不断创新尝到了甜头

2015-01-06 12:23郝杰
纺织服装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棉纱纯棉纺纱

本刊记者_郝杰 文/摄

科技奖系列报道

不断创新尝到了甜头

本刊记者_郝杰 文/摄

无锡一棉300s棉纱生产形成产业化

无锡一棉实现生产车间管理智能化。

项目名称:

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

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项目成员: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纺纱厂应该是很多穿着白围单的女工在高大的纺纱机下来回穿梭,不停地巡视,完成接头、换纱等工作。而走进无锡第一棉纺织厂的纺纱车间, 却是另一番景象。偌大的生产车间干净整洁,一排排纺纱机飞速运转,纱线在车台上盘旋飞舞,却见不到什么人影。业界早已熟知,无锡一棉的万锭用工人数在业内最低。参观中,记者注意到一排排机台的产品标签上,醒目地标注着300s字样。这意味着,无锡一棉的特高支纯棉纱线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化。面对棉价的大幅波动,不少棉纺企业陷入困境,而无锡一棉的业绩却不受影响,“这些特高支纱全部发往欧洲,如果做常规产品,我们也早完了。”厂长周晔平静地说道。

熟悉棉纺业的人都知道,现在生产100s以下的纱线,技术及工艺比较成熟,国内用单纺技术生产200s以上的企业很少,300s以上基本都处于实验室和小样试验阶段。无锡一棉依靠多年的不断创新,向纺纱的极限冲击,通过与江南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成功突破特高支纱纺纱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生产,纱线品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提高了我国高档纱线的市场竞争力,为棉纺产业升级换代树立了标杆。“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研发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因此获得了纺织之光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

欧洲订单随即而来

无锡一棉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作为一个传统的纱线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无锡一棉仔细分析了棉纱市场状况后认为,目前世界上棉纱支数呈现两极分布趋势,一方面高质量、高支纱的产品需求上升,高支纱比重持续提高、用于国际顶级服装品牌的面料;另一方面粗支纱产品如牛仔产品也受到青睐。但特高支纱技术含量高,利润较好。我国的棉花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决定了常规纱线品种国际竞争力越来越低,棉纱线支数、技术难度越高,产品越高档,竞争对手越少,附加值越高,同时更能体现一个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作为中国棉纺企业的领军企业,无锡一棉显然有能力向特高支纱发起冲刺。

无锡一棉投资数百万元建了一个实验厂,开始的时候在实验室连几十个锭子的特高支纱都做不出来,因为要反复试验牵伸倍数到底能有多大。后来实验室里做了出来,但在车间的机台上还是不成功,技术人员又不断研究实验,300s纱线最终在细纱机上纺了出来。特高支纱线在欧洲的需求很迫切,听说无锡一棉已经试纺成功,意大利的订单随即而来。没想到虽然纱线出来了,但后道的络筒又成了问题,由于纱线太细,进过槽筒摩擦,纱线很容易被损坏。千辛万苦纺出来的纱线,都成了废品,“当时我们很心疼,虽然客人说可以等,但客人花了那么多钱,要的是完美的纱线。”周晔回忆说。研发人员又夜以继日地攻关,终于解决了遇到的难题,300s纱线完好地交到意大利客户手中。

纺纱水平上新台阶

特高支纱线的成功是无锡一棉多年不断创新的结果,在别人为订单减少、棉花大起大落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无锡一棉一直在探索差异化竞争之路。300s纱线的产业化并没有让公司沾沾自喜,按照周晔“其实我们很早就做出来了,但一直没有对外公开”的说法,这固然符合无锡一棉在业界始终保持低调的风格,但是,公司还是认为在产品没有达到完全成熟之前,不应该过早推出。如今,“作为成熟的技术,终于可以拿出去了。”周晔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依然透着谦逊的微笑。

以自主知识产权在国产细纱机上改造超大牵伸机构和紧密纺装置;自创钢领润滑技术;自创纺纱段增强装置;同时研发了精密水雾捻接器、高精度数字电清、适应超高支纱络筒的槽筒等器材,实现了特高支精梳纯棉单纺紧密纺纱线的纺制。这一系列的创新,让无锡一棉成为特高支纱线领域的领航者,而且成为世界许多一线著名服装品牌的专用纱。在欧洲客商眼里“无锡一棉是全球高支棉纱的最佳供应商”,至今其精梳纱线出口欧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

在无锡一棉看来,特高支纱线的成功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高端产品开发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对成纱机理和器材专件的研究,使纺纱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把创新成果应用在100s、200s,以及其他常规品种上,产品品质得以新的提升,使纺纱难度大大降低,为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猜你喜欢
棉纱纯棉纺纱
纺纱过程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智能控制模式实践
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装备的开发与实践
单梳经编织物编织过程对棉纱毛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纯棉朋友
小心错爱了纯棉
两种集聚纺纱装置生产赛络集聚纱的技术探讨
短纤纱经编产品开发与应用
苎麻棉两面效应针织面料的开发和生产实践
纺纱器材的技术进步与应用
棉锦交织双层布生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