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A的中国HIV领域专利申请人合作与竞争情况分析

2015-01-06 06:31尤金秀付秀颖魏绪秋肖强王春莉
现代情报 2015年12期

尤金秀付秀颖魏绪秋肖强王春莉

(1.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2.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061;3.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淄博255049)

基于SNA的中国HIV领域专利申请人合作与竞争情况分析

尤金秀1付秀颖2魏绪秋3肖强1王春莉1

(1.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03;2.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1061;3.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HIV是人类公共健康比较关注的疾病,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加,我国对HIV疾病的治疗的药物重视程度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领域专利申请人的合作和竞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国外申请网络相比较,国内申请合作网络规模比较小,合作申请人类型比较单一;国内专利申请主体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企业专利申请比较少,且有效发明专利少,市场竞争力不足,与国外企业有很大的差距。针对我国专利申请状况,本文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HIV;SNA;合作分析;竞争分析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uman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与治愈措施[1]。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该病以来,在世界各国迅速蔓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2-4]。截至2011年底,估计中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PLHIV)78万人(62~94万人),2011年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4.8万人(4.1~5.4万人),相关死亡2.8万人(2.5~3.1万人)[5]。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我国有可能成为全球HIV感染和艾滋病病人绝对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尽快加大力度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不仅在全球,而且在我国已迫在眉睫。目前国际上已经有19个国家的30多个研究单位从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工作,各国资金投入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也加大了对该领域的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十一五”重大专项领域中就安排了“暴露前预防用药的研究”;“十二五”计划中将启动全面应用于艾滋病预防的研究,同时还启动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等大计划。投入资金从2003年的3.9亿逐渐增加到2008年的9.94亿,地方财政投入也从2003年不足1亿到2008年的6亿左右。

中国HIV项目承担单位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数研究也主要是从病理[6-9]和药物疗效方面进行的[10-13],鲜有从市场角度研究分析HIV专利申请人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情况。本文以专利为视角,对HIV领域的在华专利申请人进行研究分析[14-15]。同行企业虽然是竞争对手,也存在合作基础,一方面从一个侧面揭示我国HIV领域的产业状况、面临的机遇和危机,为今后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和资助HIV药物申请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形象的展示专利申请的竞争和合作情况,为企业制定专利战略提供数据支撑。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于佰腾网(http:∥baiten.cn)、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专利产权网,检索条件:(ti:(HIV o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or AIDS or艾滋病or爱滋病)and class:(1 or 2 or 8 or 9))or(ti,ab:(HIV o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or艾滋病or爱滋病or AIDS)and ic1:(C07*or C12*or G01N*or G06F*)),其中ti表示发明名称class表示专利类型(1和8表示发明专利,2和9表示实用新型专利)、ab表示摘要、ic1表示主分类号。检索日期为2013年12月20日,共4 905件专利申请文献。

数据处理:首先,对Excel中的样本数据,通过自编程序将主分类号与申请人数据转化为Bibexcel软件可以处理的格式;其次,利用Bibexcel统计申请人出现频次,找出该领域高产的申请人,并构造合作网络矩阵;第三,用Netdraw对申请人合作网络矩阵绘制可视图,分析申请人合作现状;第四,通过自编程序构造领域——申请人2——模数据矩阵,利用Netdraw软件绘制2——模可视图,分析该领域的主要研发机构及其主要竞争范围。

虽然专利文献撰写格式是国家规定的标准格式,但在标注申请人单位所在地时涉及一级、二级、三级等机构名称,对于国外申请,有时候还会出现英文简写等现象,造成数据混乱。因此本文取一级机构进行分析,对二、三级机构进行升级处理,例如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是哈佛医学院主要的教学医院,研究用哈佛大学代替。同时,本文对英文简写和中文表述相同的单位进行合并,UAB是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的英文简称,所以UAB研究基金会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研究基金会统称UAB研究基金会。

2 数据分析

2.1时间序列图

图1 HIV领域专利申请时间序列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十年HIV领域专利申请比较平稳,基本处于150~200件的范围,高与200件的年份为2005年和2011年,专利申请分别为222件和213件,低于150件的年份是2010年和2013年,专利申请量分别为123件和147件。而2013年由于专利数据上传有时间差,数据不全,可以确定2013年的专利申请量不会低于123件。从数据可以看出,HIV领域专利申请处于稳定期。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该领域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比较重视,为科研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撑;另一方面HIV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对抗HIV药物需求量也在增加。

2.2申请人合作情况分析

本文用Bibexcel构造合作矩阵,并转换为网络分析工具Ucinet可识别的文件,并用Netdraw绘制合作网络图,合作网络图的阈值设定为2,得到该领域申请人合作网络,如图2所示。图中,点的大小代表节点的度数,即节点机构与其他机构合作总次数;线的粗细代表两两机构之间的合作频次。从图2可以看出:

2.2.1国外合作网络规模较大,申请人类型较复杂

其中合作网络最大的一种是以埃默里大学为重点研发单位的网络。该网络申请主体有11个,主体类型有3种,包括1个大学(埃默里大学)、1家企业(佐治亚州大学研究基金有限公司)和9人(等)。其次是以杜克大学为重点的研究网络,申请人包括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是哈佛医学院主要的教学医院)、UAB研究基金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这些研究单位都是大学。最后是以中国科学院昆虫动物研究所为重点的研究网络。和国外产学研转化能力较强相比,中国申请人合作网络较小,比较分散,主要发明人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复旦大学之间,二者合作比较紧密。此外与复旦大学合作的还有两家企业,分别是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前者是一家从事技术推广和科技交流服务行业的公司,本身并不研究和生产药物,其所有与HIV有关的专利均有复旦大学转让或共同申请;后者是一家生产基因芯片和基因药物的企业。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的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大学,两个合作单位均不是市场主体,转化能力有限。

2.2.2研究单位主要为大学或科研院所

大多数研究单位以2个为主,并且以高校或科研单位共同研发的居多,共15对单位,其中高校与企业或科研单位为企业共同研发的有8对单位,占到一半之多,凸显出高校科研单位在该领域的重要性,企业研发能力有限,借助高校或科研单位的高新技术,可以缩短前期研发阶段的时间,较早推进产业化,以便占据市场有利位置;企业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数量并不多,有5对单位,其中国内3对单位,国外2对,国内外差距不大。

2.2.3专利权人所在地比较集中

如图2所示,大多数申请人没有形成合作网络,研究单位比较分散,就中国而言,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其中北京有11个研发单位(包括高校、研究所和企业),上海有9个研发单位,江苏有6个单位。一方面,这3处的科技比较发达,经济水平比较高,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水平也在全国前列,吸引个多数企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该领域技术比较复杂,研发比较困难,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和科技的支撑。

图2 专利申请人合作网络图

2.3申请人竞争情况分析

基于申请主体——研发领域2——模数据的我国HIV研究单位的竞争情况,竞争单位之间,一定有一个或几个相同的研究方向。因此,本文通过构建申请主体——研发网络,了解我国HIV领域重点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领域,以及主要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机构,并对重点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领域的法律状态进行分析,掌握我国HIV市场竞争现状。

2.3.1各个领域国内外专利主体分部情况分析

如图3所示,C07K领域中除了杜克大学(美国)和比奥诺尔免疫有限公司(挪威)以外,其他申请主体均为中国企事业单位,C12N领域中除了葛兰素集团有限公司(英国)和巴斯德研究所(法国)以外,其他申请单位也是中国的企事业单位,同样C07C除了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瑞士),其他申请单位是中国的高校和科研单位,没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C07K和C12N只有4家企业和两家医院申请专利,其他的均为高校或科研单位。说明我国在这3个领域研究成果大多还处于试验阶段,企业转化还存在困难;C07D和A61K这两个领域申请人国别比较多,有中国、美国、日本和瑞士等国家,申请主体也多为企业申请,反映出这两个领域技术较为成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多数申请主体以1个领域为主,其中先灵公司、麦克公司、默克公司等7家公司同时参与2个领域的竞争,葛兰素史克是世界著名的医药集团,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产和供应商之一,同时参与3个领域的研发,处于领先地位。

2.3.2主要申请人竞争情况分析

图3 专利申请人竞争网络图

专利法律状态是指一项专利或专利申请当前所处的法律状态。表1为主要申请人处于各种法律状态的专利申请数量明细。“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检索日2013年12月15日,专利权仍处于维持状态的专利,通常有效发明专利越多,专利主体占据市场的实力越强;“在审专利”是指仍处于审查阶段的专利申请,处于“在审”状态的专利申请虽然不具有排他性,但能反映专利主体的创新活跃程度;“失效专利”是指专利授权后因专利权中止或被宣告无效的专利,反映技术淘汰情况;“未批专利”是因专利不符合授权条件,被审查员驳回,或是申请人自己撤回的专利,这部分专利往往技术创新不足,市场价值较低,说明专利主体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差。

表1 排名前10为专利主体专利法律状态分布情况

从国别来看,10位专利主体有6位是中国的企事业单位,申请量也占绝对优势,爱尔兰、美国和瑞士各1个专利主体,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研发投入比较重视。从申请人类型看,中国申请人类型比较丰富,有2所高校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1所科研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1所服务机构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为高校和科研单位成果转化提供实施渠道和单位,2家具有生产能力的企业上海博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博容基因开发有限公司,其他国家申请人类型比较单一,均为企业申请。但从不同的法律状态来看,中国与其他几个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首先从有效发明数量来看,数量最多的是爱尔兰的泰博特克药品有限公司,为31项,占有效量的35%,市场竞争力最强,其次是复旦大学,有效量是20件,再次是山东大学和美国的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斯奎布公司均为13件,最少的是美国的麦克公司,有效量为2件,市场垄断能力比其他专利主体要弱;从在审专利看,上海博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最多,技术创新能力最活跃,远高于其他申请人;结合失效专利看,中国企事业单位失效专利比较少,技术淘汰比较少,失效专利量最多的是美国的麦克公司,为13件,其垄断地位在下降,从未批准专利看,中国高居榜首,上海博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失效专利占其总量的91%,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占99%,复旦大学为81%,上海博容基因开发有限公司为100%,这足见我国企事业单位在该领域技术资源整合能力与其他国家差距甚远。爱尔兰泰博特克药品有限公司未批准专利仅占14%,该公司资源整合能力最强,美国麦克公司和布里斯托尔-迈尔斯斯奎布公司分别为55%和26%。

2.3.3竞争领域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专利主体在不同领域的垄断能力(有效专利),本文绘制了专利主体——竞争领域2维图,如图4所示。从图4中可以看出:泰博特克药品有限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最强,专利领域分布最广,尤其是在C07领域,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最多,在A61领域为9项,在C12仅有的2个研发单位中其有1项;复旦大学的研究范围也比较广,3个技术领域也都有研究,并在A61领域中与泰博特克药品有限公司并列排名第一,在C07排名第三,为8件,在C12中比较有优势,有3件有效专利;山东大学仅在C07中有市场竞争能力,排名第二,为13件;有效发明数量较少的美国的麦克公司,仅在C07领域中有2件;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最少的中国的3家企业,上海博德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博道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博容基因开发有限公司,数量均为0,可见我国企业在国内的竞争力十分有限,与国外差距较大。

图4 专利主体——竞争领域2维图

3 结语

本文利用UCNET展示了我国1985-2013年12月20日在中国申请的HIV领域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人合作和竞争情况,针对我国HIV领域专利申请人的合作和竞争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与国外合作情况相比,国内研究比较分散,合作不够紧密,HIV研究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要有持续不断的科研,企业侧重市场,高校侧重科研,两者结合,不仅可以节约研发成本,还可以缩短投产时间。

(2)我国企事业单位专利申请量多,明显占优本土优势,但专利申请主体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主,企业研发较少,且有效专利量少,未批准的专利多,存在资源浪费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应该注重创新,充分运用专利制度的“早起公开,延期审查”制度,杜绝为了专利而专利。

(3)专利申请出现区域集中化,以上海为主,占总量的65.8%,国家或者上海市可以考虑建立产业集群,充分利用上海独特的地理和人文优势,以复旦大学为辐射点,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优势,以点带面,满足企业的产业需求,加快HIV药物的研发。

参考文献

[1]蒋英丽,周向军.治疗性HIV疫苗的研究进展[J].今日药学,2008,18(4):1-2.

[2]Rowand Jones,s.Dong T,Fowke KR,et al.Cytotoxic T cell response to multiple conserved HIV epitopes in HIV-Resistant prostitutes in Nairobi

[3]Saag M.S,Hahn BH,Gibbons J,et al.Extensive variation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 in vivo[J].Nature,1998,334:440-444.

[4]Nabel GJ.Mapping the futrer of HIVvaccines[J].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2007,(5):482-484.

[5]张德清,王俭,牛俊巧,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局灶性脑炎获得~1H-MRS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8).

[6]韩宇,张艳萍,许秀梅.艾滋病的病理生理及检验问题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451-452.

[7]谢静,邱志峰,李太生.26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免疫病理改变特点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6,(14):965-969.

[8]孟德权,姚宏.艾滋病病理学研究新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6):449-450.

[9]刘心.AIDS病因及病理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1,(2):115-117.

[10]刘颖,邹雯,刘婷婷.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临床文献回顾性分析[J].中医杂志,2013,(19):1686-1691.

[11]张国梁,李泽庚,尚莉丽.艾滋病中医药防治实践回顾性分析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1).

[12]张红霞,黄荣清,杨建云.艾滋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23):7081-7087.

[13]高永军.中药复方抗艾滋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职业与健康,2009,(24):2816-2818.

[14]刘红光,吕义超.专利情报分析在特定竞争对手分析中的应用[J].情报杂志,2010,(7):35-39.

[15]富琳.竞争情报分析下商业情报的祛魅[J].现代情报,2014,34(11):166-168.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业务研究·

Research About 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Patent Proposer based on China's HIV Field

You Jinxiu1Fu Xiuying2Wei Xuqiu3Xiao Qiang1Wang Chunli1
(1.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Qingdao,Qingdao 266003,China;2.Jiangsu Baiteng Scinece&Technology Co.,Ltd,Weifang 261061,China;3.Institude of Scientific&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SDUT,Zibo 255049,China)

〔Abstract〕HIV is one of bigger concerns for human public health.The medicines for HIV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s of AIDS patients in China.In this article,the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of patent proposer in the field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social net analytical method.These results have been shown:firstly,compared with foreign applying for network,the domestic collaborative network had small scale and sole type patent proposer;secondly,the subject of domestic patent application is mainly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but business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validity of patent were few,so that the patent was in the lack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bility.Therefore,the domestic patent of business is far from that of the foreign.In this situation,this article gav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Key words〕HIV;SNA;cooperation analysis;competition analysis

作者简介:尤金秀(1979-),女,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情报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8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2-0119-05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