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创业机会识别作用探析

2015-01-07 01:19王竞一博士生张东生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130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36期
关键词:宜家家具企业家

■ 王竞一 博士生 张东生 教授(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天津300130)

引言

创新一词来源于20 世纪的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在 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概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即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根据1992年出版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最早赋予企业家突出重要性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3年,萨伊在《政治经济学》中提出了“企业家”这个经济学概念。他指出,“企业家是在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产业中承担一家公司的直接责任和管理职务的人,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三个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要素”。我国学者张维迎认为,“所谓企业家,就是承担经营风险,从事经营管理并取得经营收入的人格代表”。周叔莲认为,“具有创新精神,善于经营管理企业使之兴旺发达的人叫企业家,或者说,用创新精神来经营管理企业使之兴旺发达的人叫企业家”。

2013年2月Schwab基金会选出了2013年度社会企业家,其中一项筛选标准就是这些社会企业的创新措施。被誉为我国经济领域“奥斯卡”的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多年以来也将企业的创新作为评选标准之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业就被公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的起点,熊彼特指出,“创业机会识别是产品选择、供给选择、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市场选择等要素的总和。与企业家的动态创新有关,并取决于创新精神”。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就是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而一个企业的最大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死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先后出现过四次创业浪潮,然而,在每次创业浪潮下涌现出的千千万万位创业英雄,真正大浪淘沙后剩下的却往往寥寥无几,因为创业的成功离不开创新,而企业的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够敏锐地识别出有价值的创业机会,让企业发展壮大。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创业机会识别的重要意义

以往的很多研究都认为创业机会识别仅仅是企业创建初期的事情,其实创业机会识别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能够不断成长壮大、保持基业长青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不断的机会识别,因为企业不是创立之后就会一劳永逸的,企业在整个存续期间都存在风险存在竞争要面对周围无数的变化无数的挑战,所以企业需要不断创业,需要创业者不断进行机会识别,而这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强生公司曾提出:“一定要有一位专门负责革新的副总裁, 以便在那些比较习惯于传统的人当中不断引起骚动,煽起改革之风”。

企业家的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即意识创新、物质创新、过程创新和准则创新,分别指的是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在诞生之前和诞生以后所带来的创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可以体现在多方面,下面将通过具体实例来阐述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对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创业机会识别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其能够识别出具有良好前景的经营领域

创业领域的选择关系到创业后续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能够识别出一个有潜力的领域,则会事半功倍,反之则是一棋不慎,满盘皆输。但凡取得成功的企业家,无不和其对创业领域的成功识别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方面,财经作家梁凤仪、商界大亨霍英东、邵逸夫、梁庆德等人则做出了好的榜样。

20世纪70年代的香港,随着经济的发展,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佣人变得供不应求,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又让很多人对从事该行业有所顾忌,香港著名的财经女作家梁凤仪,敏锐地识别出该商业机会,于是在朋友甚至家人反对的情况下,毅然放弃电视台的高薪工作,于1977年创办了碧利菲佣公司,为正在兴起的香港中产阶级家庭介绍菲律宾女孩来做佣人,成为了第一个将菲律宾女佣引入香港的商人,有人甚至说此举可以载入香港的发展史,而她本人也凭此获得了商界的肯定,碧利菲佣公司的大获成功离不开梁凤仪的商业智慧、市场眼光与行政修养,更离不开她的创新精神。

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淘沙业属于那种劳动力密集、资金投入高,但获利却相对偏低的行业,所以很少有企业家选择进入该行业,但具有创新精神的霍英东却从建筑业的广阔前景中敏锐地预见了淘沙业未来将会出现的蓬勃发展,他不惜花巨资购置大挖泥船,随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起飞,建筑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市场上对黄沙这种建筑材料的大需求,霍英东先进的机械化淘沙设备则为其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其淘沙船队赢得了巨额利润,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沙大王”。与霍英东一样,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他在旗下邵氏电影公司正发展的风生水起之时,察觉到电视对电影的威胁和挑战,毅然决定收缩电影业务,全力转投电视业这个新领域,而后来的行业发展也验证了他当初的判断。

相比于前几位分别在企业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识别到新的创业领域,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格兰仕的机会识别则是发生在企业即将步入衰退期,格兰仕的前身是一家生产羽绒制品的乡镇企业,然而羽绒服属于季节性产品,且市场空间有限,出口前景不佳,行业面临着萎缩衰退的迹象,创始人梁庆德经过多方考察之后,选择避开国内已经竞争激烈的大家电市场,进入国内刚刚兴起、当时只有四家生产企业的微波炉领域,让企业发展迈入了新的高峰,成为了名副其实微波炉大王。

(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其能够识别出具有潜力的产品和技术

技术/产品创新可以说是创新的最基本表述,有人甚至说是企业家带领企业在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这方面,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可以称为企业届的楷模,这位曾被美国总统奥巴马评价为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的天才,也曾被很多媒体拿来与爱迪生、福特相提并论的创新者,在去世之前的三十年,本着其创造性地使用别人的成果、找到一种完美的体验的创新理念,将许多领域、许多行业重新定义,比如其iPod音乐播放器重新定义了音乐产业,iPhone智能手机重新定义了手机产业,iPad平板电脑重新定义了PC产业,iTV重新定义了电视产业。乔布斯带领苹果公司凭借这些产品,屹立于当代科技产业的顶峰,为当代科技产业带来了重大变革。乔布斯不仅带领企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技术/产品创新的奇迹,而且重新诠释了创新的意义。

而在传统家居行业,宜家的创始人坎普拉德于1950年首创的自助式组装家具也可以称得上产品创新中的杰作,因为在这之前,家具都是整体出厂销售的,而宜家的家具则可以在顾客收到商品之后按图自己组装,该项创新一改以前家具行业因为产品体积大、整体运输破损严重、运输成本高而导致的发展受限局面,让家具真正开始走出国门卖向全球,也为宜家成为全球巨头奠定了基础。

(三)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其能够识别出更好的营销策略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还可以体现在营销策略上,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说企业的两项核心职能就是营销与创新。在此方面,我国的霍英东和瑞典的坎普拉德也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20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开始步入工业化,人口增长速度也加快,这些都间接带动了对土地和楼宇的市场需求,但当时的楼宇买卖采取的是现楼销售政策,这就限制了一部分中产阶级置业的愿望,而霍英东的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则创造性地采取后来被外国人戏称为“中国人的第五大发明”的分层预售“楼花”的营销方式,此举不但扩宽了顾客群体,而且通过预收定金为自己降低了盖楼成本。

同样,作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家的瑞典宜家集团,其发展与成长和其创始人坎普拉德非凡的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二战结束后,很多瑞典人需要重建家园,购房置业,坎普拉德敏锐的察觉出家具市场的巨大商机,并意识到当时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瑞典人需要的是价格低廉、方便健康的家具,应运而生的“宜家”走上了控制成本、注重设计的道路。并在同年刊登出第一条家具商品广告,为了让顾客记住商品,他一改以往家具业仅仅标记商品序号的做法,而是开创性地给商品起了些简单易记的名字;为了让顾客信任宜家的产品,坎普拉德又首创了家具商场的营销方式,通过家具展览让顾客亲眼看到宜家的产品,并且在展览销售时,采用将便宜的家具和稍贵一点的家具并排放置的对比方式来向顾客展现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宜家产品。

(四)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其能够识别出更好的管理制度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向世人展示了组织管理制度上创新的惊人潜力,一系列如丰田生产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等全新的管理理念开始被世人所熟悉接受,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海尔的斜坡球体论、华为的狼文化管理理念、娃哈哈的利益共享联销体、吉利的特色产品线利润中心模式等组织管理制度上的创新活动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也让我们认识了一批像张瑞敏、任正非、宗庆后、李书福等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企业家。

(五)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可以让其能够识别出更好的运营模式

20世纪70年代,转行电视业之后,邵逸夫为了解决公司拍戏需要大量演员的困境,开创性地创办了被誉为“港星摇篮”、香港明星的“黄埔军校”的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来培养拍戏所需的专业演艺人才,并让还在参加培训的学员在公司的剧集中客串角色,该举措不仅解决了自己公司拍戏的演员需求,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雇佣成本。除此之外,邵逸夫还将之前香港断断续续举办的香港小姐比赛看成了一个重要的商机加以运作,他不仅让选出来的港姐戴桂冠,更让她们拍戏唱歌主持等,使其成了公司无形的广告宣传,扩大了TVB的影响力,艺员训练班、港姐比赛,邵逸夫这些创新性的运营模式让TVB一步步成为世界第一大华语商营电视台。

结论

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新,企业要想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并维持长期繁荣, 必须依赖于不断的创新,而企业不断的创新需要一个具有持续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从以上成功企业的事例可以看到,一个好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因为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总能够在别人漠视的、尚未觉察的地方抢先一步。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来说,这些机会的识别和把握可以让其未来获得良好发展,对于处于发展期成熟期的企业来说,则可以避免衰退,甚至可以对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也可以让其起死回生。而一个不具备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无法成就百年基业的,最终会被消费者所抛弃,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0

2.[美]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周叔莲.企业家要发扬三种精神[J].中国国情国力,1996(9)

5.Schumpeter,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4

6.[美]汤姆·彼得斯.彼得斯创新理念全书[M].九州出版社,2002

7.李隼.论经济体制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作用[J].学海,2002(1)

猜你喜欢
宜家家具企业家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2018宜家春季新品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环保企业家发展前景光明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