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过尽与君安

2015-01-08 17:04蝉十七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5年11期
关键词:蔡文姬风烟故土

◎蝉十七

风烟过尽与君安

◎蝉十七

图/雅 雯

蔡文姬离开大漠那日,日落黄昏,尘烟旋风般扬起,遮住了天边那抹残红,也遮住她生活了12年的家。她是汉人,却快要将这荒芜大漠认作家了,只因这里有对她极尽宠爱的丈夫,有两个可爱的稚子,还有她再也追不回的韶华。然而这一切离她越来越遥远,她要回到中原故土了,那片自被掳掠后就再没见过的土地。

她盼了那么多年,竟真的盼到中原使臣来胡地,说曹操要接她回故乡。

故乡,这是日夜萦绕于她脑中的两个字。记得当年被匈奴掳至此地,她以为此生无望归去。云山万重归路遐,疾风千里扬尘沙,那时她想着,活下去才有来日方长。而今她终于可以再回到那片有山花烂漫、青峰碧水的故土,却去留两难。

回到汉地后,曹操做主把蔡文姬嫁给董祀。董祀是一个屯田都尉,玉树临风,风华正茂。他仕途平顺,又通史书、懂音律,这样的少年郎不知是多少闺秀们的梦里人。他也得意于自己的相貌才学,想娶一位琴瑟相和的名门小姐,但是曹操赐婚,命他娶从胡地归来已是三嫁的蔡文姬。

两人一个抗拒,一个将就。年轻男子爱的多是青春动人的姑娘,怎会懂得欣赏眼里写满过往沧桑、身形与容颜都不再姣好的女人?此时的文姬尘霜满面,又年长董祀近十岁,纵其才名世人皆知,却并非董祀心仪的妻。迫于无奈,董祀虽百般排斥也只得迎娶文姬入门,只当是把一个身世可怜的才女养在家中,平日相敬如宾,却从不放在心上。

还好,文姬也从不要求董祀像丈夫那般宠爱她。胡地归来的她看惯了人世离合悲欢,此时望着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土,她只想有个家。董祀官职尚可,置有家产,于她而言是个好归宿。若能如此将就着活下去,了尽余生也罢,再不敢奢求相守一生的爱情。她的心早被大漠风沙吹得支离破碎,余生怕是只能留给她舍在胡地的两个孩子身上。

本以为时光如此安稳度过也并无不好,但命运翻转,仍是没有放弃对这女子的折磨。许是因家中事烦扰乱了心智,许是因军中遇到难解之事,董祀犯了罪,依令当斩。

军法无情,曹操一纸文书下来,这人便要与她阴阳两隔。她没能像一个妻子那般好好爱他,却也不想他死。于董祀,文姬是感激的。半生漂泊,终归故土,是董祀给了她一个家。董祀亡,这个家也亡了。他终归是她的男人,她要救他。

来不及梳妆,顾不得换衣,蔡文姬就这样带着倦容、披着乱发来到曹操的军营。士兵告诉她,曹操正在宴请宾客,此时传她进去是为了让在座宾客看看蔡文姬这个传奇才女的风姿。文姬进门,未顾及身边数十宾客,只是慢慢走到曹操身边,跪在儿时的友人前,求他放自己的夫君一条生路。曹操看向面前跪着的文姬,她衣衫不整,发丝凌乱,似是多日未曾梳洗,面容却如深秋湖水,寂寥中透出撼动人心的力量,还带着一如往昔的沉静与美好。

半晌,曹操道:“可是文书已送出,又怎追得回?”文君猛地抬头,道:“丞相指挥千军万马,手下又怎缺救人的一卒一骑呢?”那双眼睛就这样静静地望着他,沉默却坚定。他还记得她当年的眼眸,美丽灵动流光溢彩,花月正春风;而今眼波沉静,是月下浩渺的江水。她不再是长安城那朵绚丽的花朵,而是雪地里幽远坚定的白梅。也罢,曹操知她从小有辩才,但愿这回遂了她的心意。

董祀回家了,心境也有了变化,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他从前没有用心去读的女子,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散发枯容去忤逆曹操使之收回成命,救下他性命。从前只当她是府中摆设,而今文姬从他不待见的妻子变成恩人,他忽然发现了她身上不一样的美丽。

他开始留意她沉静的眼波,嘴角弯起时温婉的笑容,倚在窗边时端庄秀丽的身影,他的心慢慢安静了下来。从此时光悠长,他竟不愿再去理会外面花花世界的喧闹,只想和文姬待在一起,哪怕只是帮她整理《悲愤诗》的书稿,或是听她奏《胡笳十八拍》。

他的依恋和爱,也唤回了文姬留在胡地小儿身上的那颗心。她试着将过往藏在心间,做这个家里贤惠温婉的夫人,虽不能如当年初嫁般羞赧又满怀憧憬,却也愿意温柔相待,为他诞育子女,与他举案齐眉。或许爱情最美好的一刻,便是双方都发觉彼此才是自己终将珍惜一生、眷恋一世的人。只是他们的爱情发生在婚姻之后。

这世上没那么多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的故事。文姬年轻时她爱学识渊博、精通音律的公子,可夫君早逝;后来乱世风云裹卷,不得已跟了匈奴左贤王,她也懂得知足;而今走过半世沧桑,依旧会为一个学贯古今、又可与自己琴瑟相合之人心动。于是文姬在三嫁之后,终得举案齐眉之幸。

他们厮守在洛阳城的家中,过起安静平和的日子。只是偶尔晃神间,董祀看出了文姬眼中的疲倦。一生三嫁,半世坎坷,曾被人侮言克夫,又遭世人诟病说她为匈奴人生子。董祀知道她早已倦了,而他也早已看淡了繁华。于是他辞去官职,携文姬居于山清水秀的洛水畔,共度余生。

洛水河畔风光旖旎,花草映水,素净纤美。文姬不曾想过,此生还能有如此平静美好的日子。平素里她是他的温婉贤妻,为他整理书卷、浆洗衣物,闲来也会吹一段胡笳思念自己远在大漠的幼儿。

后来,董祀把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改成了汉曲,唱和时可有胡笳与汉琴共奏。于是她再次吹奏胡笳时,董祀便会执琴相和。正是因着他的改编,文姬的诗词才得以在中原流传,而董祀是用古琴和筝演奏文姬诗词的第一人。

沧桑历尽终得安稳,风烟过尽得与君欢。得此良人,唯有感激上天,她为他生了一男一女,每日临水照花,登山作文,抚琴吹曲,唱和诗歌。他的笑容是汉地最温柔的风,吹走了她命里的哀伤。于是,她甘将余生交付,将日子过得如长空秋水般美好。

猜你喜欢
蔡文姬风烟故土
步量故土,史述吾乡吾民
星光
中秋夜吟怀
抗美援朝赞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一生三嫁
一生 三嫁
风烟俱净,兼致Y
蔡文姬(下)
岳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