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

2015-01-08 07:57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



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

庄金勇1,范玉琴2

(1.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清 350300;

2.华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1021)

摘要:凭借于网络高效应用以及大学生自身群体的特殊性,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事件已从幕后关注演变成前台互动搭戏,社会热点问题已然与大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它们总是从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重在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原因,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提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关键词:热点;社会热点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各类矛盾激烈碰撞而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民众的议论范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这些热点问题事件通过校园生活、课堂学习、家庭环境、社会实践、各类媒体等途径和方式影响着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同时,各种复杂情况的交织、新的矛盾出现也使大学生极有可能对现实问题失去正确的分析,被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的“说法”所误导,产生各种困惑、带来思想混乱。

高校作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领地,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对待热点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的影响

社会热点问题一般是指在特定历史语境下,在特定时空范围中,人民共同关注、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或者是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重要变化[1]。它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一)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团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从而不断涌现出各类新问题,新思想,这些新兴思潮蔓延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快,他们对社会各类热点问题比较敏感,热衷于关注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思想不够成熟,阅历少,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尚且有限,大部分大学生未能够深刻了解这些热点问题发生的前后因果,他们的思想就很容易受到热点问题背后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侵蚀,价值取向逐渐发生了偏斜,据调查显示,普遍受访大学生对涉官、涉富、特权、腐败、官二代、富二代等社会热点话题都一边倒给予抨击,但是当问及今后自己的理想或者职业规划,相当部分学生最终还是以获得权力跟金钱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志。社会上滋生的一些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不良社会思想,这些思想日渐侵蚀着大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主流人生观、价值观。

(二)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基于当今开放的社会,大学校园已不再是昔日的“象牙塔”,大学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社会,浸润着市侩的气息,加上网络的风靡,大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越来越多,了解的社会资讯也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乏掺杂着许多虚假或与社会主流思想背道而驰的东西,加之大学生自身家境差异、生活波折、情感受挫等影响,感受到世间冷暖炎凉,更容易使其思想上遭遇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而在行为上表现为盲目服从,待人冷漠、踽踽独行等影响大学生自我发展。同时,在社会热点问题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念,也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面对学业、就业等重大问题时,容易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而选择错误的行为方式。笔者最近在针对学业、就业问题的访谈中发现,由于近期股市回暖,部分在校生存在热衷炒股现象,认为毕业后也就是为了谋得一官半职,同样是为了赚钱,决不能错失赚钱良机,学生甚至利用上课时间炒股,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同时,许多毕业生因不满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以及微薄的报酬而频频跳槽,甚至待业在家。大学生的这些行为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社会热点问题的影响。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主体的言传身教功能不断减弱

今天,世界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观念借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涌进大学校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大学师生。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职责就显得更加突出。韩愈《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授知识、技能,尚德,帮助学生解答人生历程中遇到的困惑。现今教师都经过严格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其授业解惑的能力不容质疑。但近年来,高校中频频出现的天之骄子极端行为现象,不断暴露出这一时代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扭曲、道德沦丧、是非不分等问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教师传道、正德、育人的功效在减弱,甚至教师的思想宣传跟中央的步调不一致,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时,不断夸大或扭曲热点问题中对国家的不利因素。一些教师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不坚定,在课堂上公开发表杂音与噪音,“抹黑中国”“扭曲历史”“美化西方”的言论喋喋不休。据有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3]。这种“呲必中国”的言论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曲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势必会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理性教育的缺失和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90后,年龄基本处于18-22岁之间,这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强调个性、突出自我,他们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能力较强,同时也热衷于关注身边的诸如国内外重大事件、民生、社会道德与人生价值、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学生择业与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社会热点问题,愿意积极参与跟踪整个热点问题事件,思考、讨论并发表意见,有较强的政治参与的愿望和热情。但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大学生还处于精神成长的上升期,其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稳定,缺乏理性思辨能力,在认识问题时很容易陷入感性因素主导的情绪化、直观化的误区,遇事不够冷静沉着,办事缺乏深思远虑。与此同时,在高校的日常教育学习过程中,普遍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灌输,强调技能的学习,往往忽视学生心理的引导与教育,缺少对学生自我情绪调节的教育,许多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也形同虚设,缺乏主动出击。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认知上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高校对大学生理性教育的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新媒体的广泛运用催生价值选择的多元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迅速赢得广大民众的青睐,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更是成为了当今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新媒体具有自由和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与广泛的参与性,对于受众交流与参与的限制非常宽松,个体发表意见和观点的空间很大,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参与到整个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并且发表的意见能够立即得到反馈。同时,随着西方思潮的大量传入和我国复古主义思潮的卷土重来,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选择网络媒体的内容,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相互冲突和激荡,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当今学生思想多元化方面力不从心。学生容易受到非主流文化以及错误价值观念的吸引,对高校提出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感兴趣,这使得高校统一的意识形态体系逐渐瓦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挑战。多元文化的社会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逐渐削减了学校应对热点问题的能力,使得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得心应手。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思考

(一)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引导师生成长

我国在动荡的过程中探索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对整个社会和文化具有一定的教育和规范作用,高校作为我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工作有助于提高其对多元思想观点的引导力和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力保障。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4]。因此,高校在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上,要积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抓住当今教育改革契机,让主流意识形态进教材、进课堂,进媒体。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师生道德素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端正教育主体行为,发挥好高校教师对热点问题的导向作用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通过高校教师的另一方阐释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为此,正确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导向作用,要加强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师需要养成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习惯,了解主要专家学者对社会热点的评价,他们当中不乏真知灼见,有一定的影响力,借鉴专家学者的主导价值观,弥补自身对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的不足,只有教育者自身更为透彻地掌握了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才能在日常的思政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同时,高校教师要坚持良好的党性原则,在关键问题上要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不模棱两可,以致给学生以误导。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语气和分寸,传播正能量、传递中国自信,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中国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是值得提倡,这是解决问题的始点,但不是一味地吹捧西方,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不能将一切问题因由都归为中国政治的失败。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一些制度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和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5]教师有责任给学生讲述一个完整的中国,而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迷茫的,应该是色彩斑斓、坚韧昂扬、目光四射。

(三)学会运用新媒体工具,及时掌握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当代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或者平时与人沟通交往过程中获取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信息,大部分时间还通过网络获取社会信息。据调查数据显示,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占网民比例高达97.9%,96.4%的大学生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为互联网。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获取新闻资讯,更以网络为平台通过跟帖、转载、分享、评论等方式表达意见、表明态度,或通过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互动交流,实现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与参与。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掌握社会热点新动态的基础上,要克服年龄、时间、地域、心理等问题,积极主动地运用诸如QQ、微信、微博、博客等大学生最为常用的新媒体工具,融入到学生群中,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对社会热点所持有的主流价值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样在日常的思想教育中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效果。同时,高校教育者还要及时、深入、有针对性将热点问题引入到日常课堂特别是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去,如果能够在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时间段内及时做好教育引导,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庆婷,陈勇,梅红.由热点事件引发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2011,199(10):74.

[2] 钱伯城.国学经典导读 韩愈文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79-84.

[3] 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N].辽宁日报,2014-11-13(A04).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7-31]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1/19/c_1114051345.htm.

[5]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6-7.

[责任编辑、校对:王国成]

Rational Thinking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Hot Social Issues

ZHUANGJin-yong1,FANYu-qin2

(1.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ol Vniversity,Fuqing 350300,China;

2.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Hua Qiao Vniversity,Quanzhou 361021,China)

Abstract:Due to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network and their unique group character,college students pay high attention to hot social issues.College students' life has been mixed with hot social issues that act on students in a certain way and influence their thoughts and behaviors,which constitutes a new challenge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ew century.The paper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influences of students' thoughts and behaviors and reasons acted by the hot social issues,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hrough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and hot social issues.

Key words:hotspot;hot social issues;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33(2015)06-0026-03

作者简介:庄金勇(1988-),男,福建福清人,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思想政治研究会课题(20422403)

收稿日期:2015-07-31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热点
热点
热点微评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全面依法治国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