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乡三月采茶忙

2015-01-08 23:14江初昕
骏马 2014年4期
关键词:茶乡竹篮茶农

江初昕

“布谷布谷,忙了嫂姑,摘茶摘茶,老人小娃。”这是流传在我们茶乡的一句土话,意思是说,当听到布谷鸟啼叫的时候,农忙即将开始了,而摘茶的农忙时节,老人小孩都得齐上阵。

摘茶就是在茶树上捡钞票呢!茶乡的茶农们忙碌却很快乐,可苦了我们这些做小孩的。每天天才露鱼肚白的时候,就被自己的父母叫起床,一般像这样的叫要三下,头一下是打招呼,再一下是警告,见没有动静,就要上前动手揭被子了。迷迷糊糊地接过大人递过的竹篮,深一脚,浅一脚,神情恍惚,摇摇晃晃,眼屎巴巴地走在田间小道上,磨蹭着来到自家的茶园里。一路还会遭到大人的呵斥,痛骂之后又跟你讲道理:起得三天早,抵上一个工。娃呀,懂事点啊,帮爸妈做点事。

太阳冉冉升起时,一轮红彤彤的朝阳照亮了大地,忙碌了一个清早,各自的竹篮里面已经堆满了翠绿的茶叶了,原来的懈怠散漫被灿烂的阳光给照射得烟消云散,带来的是清新的空气、芳香的野花,满眼碧绿的茶园,神情顿时饱满了起来。挎着满篮子的茶叶回家,大人把刚摘来的茶叶晾在水泥地板上,以防沤着,烧坏了。

别看摘茶是手上功夫,可累人了。首先是枯燥无味,站在茶园里,听到最多的是“嚓嚓”的摘茶声,当然男人们可以抽空吸根香烟,女人可以唠家常什么的,偶然也会说个笑话,闹得大家开怀一笑,但这样的情况很难得。还数父亲机灵,他把家里的那台收音机摆在竹篮里面,活跃了枯燥的气氛。其次是腰酸背痛。摘茶是俯着身子,半悬在空中的,而且从早到晚长时间都是这样的姿势,因此是腿脚僵硬,脖子酸。再就是下雨天,也得身披塑料薄膜,头戴箬笠脚踏烂泥站在雨雾中也得摘,衣袖裤褪全被雨浸湿了,弄得浑身湿漉漉的,非常难受。茶叶的市场行情不稳定,今天卖到了个好价钱,说不定明天跌了不少。再说“雨前摘茶茶是宝,雨后摘茶便是草”,隔了一夜的茶叶也老了许多。因此,尽量赶在前面总是错不了的。

摘茶叶苦,做茶叶同样辛苦,而且技术含量高。到了晚上收工的时候,各家各户便把茶叶装进箩筐里,挑到村里的茶叶初制厂里过磅称好,斤两记在本子上。茶叶初制厂也算得上村办企业,机器设备开动率不高,平时都是闲置在那儿,只有到了开春采茶的时候,才开启机器。初制厂的动力是靠一台柴油机带动的,用皮带传送到各点。机器为滚筒炒茶机、揉茶机、干燥机等。要是机器的负荷突然加大,皮带就容易脱掉,这时,就要先排除故障,再把皮带复位。皮带用得时间久了,就会松弛,时常会掉皮带。刚开始,可以把皮带油点燃,滴在皮带内侧,起到缩紧的作用。实在太长了,就要把皮带截短,用皮带扣两头嵌入,中间用插销接拢。机器运行起来,皮带裸露在外边,是很危险的。曾经有个小孩,就是被皮带划伤了手背,流血不止,后紧急送到卫生所,缝了不少针。后来,村里通了电,全部都改成电动的了。

做茶叶很辛苦,有七八道工序,大家各司其职。茶叶多的时候,要做到天亮,最多的时候,连轴转。人不是机器,哪消受得了。特别是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眼皮子就像胶水粘住似的,怎么也睁不开。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强迫自己吃辣椒。有时,实在熬不过了,就在蔑席上躺一会儿。有促狭鬼,趁别人熟睡,往你脸上涂满了锅底灰。等起来干活后,大家捧腹大笑,自己却浑然不知。这也是醒瞌睡的一种办法。也有打平伙吃夜宵的,无非就是那种散称的饼干、桃酥之类。

茶叶做好了,打包装入布袋中,第二天挑到集镇的茶叶收购站去。由于十里八乡的茶农都集中到这里来卖,人多就得排队。茶叶收购站内有专门的验茶员,主要是抽样验茶。取样是在茶叶袋中伸手进去掏出一把,又把各袋的茶叶倒在一起,再抽一个茶样。验茶员把茶叶放在小竹匾里,不停地动,查看茶叶的品质。茶叶品质的优劣主要看两点,采摘的质量和做工的技术这两项。倘若茶叶里头茶梗、老叶子较多,说明采摘潦草,是要降档次的。至于采摘潦草,也是无可奈何。到了茶叶旺季,茶叶是采摘不赢的,这就必须请散工来采摘。一般都是论斤两来算工钱,因此,请来的散工只管斤两不顾质量了;至于茶叶的做工,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记得以前村里上了年纪的人都是做茶叶的能手。比如头道工序杀青要大火,掌握时间的长短,除用眼睛看外,还用手摸,老茶工只要抓一把,就能知道杀青的程度。这头道工序是重要的,杀青掌握得好,做出来的茶叶色泽墨绿,卖相好;反之,时间久了,有焦点(俗称蛤蟆点),时间不够,做出来的茶叶就会发黄。因此,要想被评为优等茶叶,这两项属于硬性指标。验茶师们就是根据这两点来评定茶叶的等级。

只见茶叶收购站的验茶师抓起一小把茶叶放进小竹匾,走到光线明亮的地方验看。这个村庄前来卖茶的人赶紧围拢了上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只见验茶师很老道地把小竹匾上的茶叶潮了潮,小竹匾上就立即分出界线来。轻薄的茶叶在前头,肉质厚的茶叶在后面。验茶师不断用手轻轻拨动。倘若看见验茶师不住地点头,这说明茶叶的质量不错;反之,看见验茶师皱起双眉,这茶叶不是采工不好就是做工有问题。查验完毕后,验茶师当场就给出个茶叶等级。要是认为验茶师评验得不合理,卖茶的众人就会七嘴八舌争论起来,觉得这么优等的茶叶没评上档次,是吃亏了。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最后敲定等级,接下来就是过磅入库了。那时候的茶叶收购站基本都是打白条,记在本子上,开一张票据,到时候一起结账。

茶叶卖掉后,一帮人就急匆匆往家里赶。走在乡间的茶园里,采茶的人见卖茶的人回来了,都关切询问茶叶的行情,评了个什么等级?卖了什么价格?得知被评了个好等级,采摘起茶叶来格外的有劲;倘若得了个差等的评级,不由唉声叹气,摘茶叶自然也就不上劲了。正所谓:茶叶两头尖,两日三日就发颠。这也说明茶叶的价格是不稳定的。

有的男人顾家,丢不下茶园里的茶叶,做了整晚的茶叶,也不休息,照样挎只竹篮到茶园摘茶叶,只是摘着摘着,人就睡着了。实在熬不住了,身子一歪就倒在茶丛中,鼾声如雷。路人经过,都不由地哈哈大笑。

除了机器做的茶叶外,还有手工做的茶叶。手工茶为一头一尾的茶叶,头茶在清明前,茶叶才刚刚露出一个芽,用小竹篮,里面还要垫上一张报纸。采摘下来,就是毛尖茶。往后,茶叶长出一芽一叶,做出来叫仙枝;末尾茶叫收园茶,也叫迟茶,茶树似乎睡过了头,满茶园里的茶叶都下树了,迟茶才刚刚长出叶子来。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茶掮客上门收购茶叶啦,一时茶农相互转告,纷纷回到家中拿出做好的茶叶。大家都拿出自家的茶叶,相互评论、交流着,看外形,查色泽,闻香气,验过,称好,就掏出了大把的钞票。大人接过辛苦挣来的钞票,疲倦的脸上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这个时节的茶乡大人最忙碌,忙得匆匆地吃饭,匆匆地走路,忙得头昏脑胀,恨不得能多长出两只手来。而不懂事的顽童借喝水上茅坑之机,溜到了河边捉鱼拔小竹笋去了。大人见小娃迟迟不回,跺着脚,撕着喉咙喊。你家叫完他家喊,声音此起彼伏,在幽静的山谷中久久回荡。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正艳,紫燕啁啾,山林中的杜鹃鸟不紧不慢地叫着,一声紧过一声,仿佛是在催促着这忙碌的茶乡的茶农一般。

责任编辑 王冬海

猜你喜欢
茶乡竹篮茶农
老党员“卖”茶忙
彩色竹篮
夜宿神峰山庄
“早春茶”开采
茶乡
茶乡人家
熊熊
武夷山茶农采茶忙
湖北茶乡全面开采新茶
我家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