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5-01-08 22:59王丽媛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王丽媛

摘 要:产业结构调整是关系发展和民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优化升级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省、投资拉动、开放带动、集群发展、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视角;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对策

党的十八大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确定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核心内容。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可以预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将为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全面深化科技和创新体制改革方向,这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当前,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增长质量和效益不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把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结构的调整优化,从而减少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与产业变迁的实践证明,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使其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不仅能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关键就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效益,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是持续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提供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能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充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持续扩大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带来了机遇。

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吉林省十次党代会、吉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对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要求和产业存在的实际问题,紧紧把握一系列机遇和有利条件,通过推动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建设,不断增强产业的内生张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深产业的生态渗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复合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变。

第一,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崛起。

十八大报告要求,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贯彻中央要求,必须坚持推进农业现代化不动摇、抓粮食生产不动摇,不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粮食安全。在此基础上,基于各地农特产品的实际情况,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农特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推广规模化、质量标准化种植,推进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快速发展。

第二,突破传统产业模式,发展生态工业。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兴则城市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重新振兴发展的关键仍在工业的突破。从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看,当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左右、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据主要位置时,就进入了工业化发展中期。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实际看,第一产业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第二产业比重基本上升到最高水平,应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对传统产业链、产品进行生态化改造,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淘汰落后生产线、高污染企业,构建新型工业化路径体系。

第三,发展生态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升级。

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第三产业兴旺发达也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是在抓服务业升级上下工夫,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带动服务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为此,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尽快做大做强,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总之,产业结构调整是关系发展和民生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意义,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优化升级各项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依托,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省、投资拉动、开放带动、集群发展、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泾,刘振泽.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江淮论坛,2010(05).

[2]武迎春.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河南循环经济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4).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诊错因 知对策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