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困生”心理帮扶与实践

2015-01-08 01:50苏晓玲孙晓东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帮扶心理

苏晓玲 孙晓东

摘 要: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除了对其进行经济帮扶之外,这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更不容忽视。要将关爱与教育结合,并渗透到帮扶中。在学生离开校园走进社会之前,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合理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增强自信,自立自强,积极合理地就业、择业,在走入社会后努力成为传递正能量、向往成功人生的年轻人。

关键词:双困生;心理;帮扶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我校对于这类学生同样给予高度重视,从不会让他们因为经济问题辍学。除了对其进行经济帮扶之外,这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更不容忽视。要将关爱与教育结合,并行渗透到帮扶中。“双困生”的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也关系到和谐校园的构建和教育的健康发展。那么高校该如何正确面对“双困生”心理障碍,正确引导其健康发展并顺利进入社会呢?

1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

要想解决“双困生”心理问题,就要对其出现的成因进行分析并解决矛盾。那么“双困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双困生”是自卑与过于自尊的矛盾体。普遍来说,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他们在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面前会有自卑心理。他们甚至会很敏感,会受到别人无意中的“伤害”,也许会因此和同学结仇,也会独自埋在心里,不再与他人接触。而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别人可以尊重他们,因为尊严无关贫富,他们想要公平的待遇,不想被人看轻。除此之外,“双困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有很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值一方面来源于家庭,家里人希望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生活,改变未来;另一方面来源于本身的自强。而过高的期望值可能会让他们极容易受挫,受挫会带来焦虑心理和盲目心理,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自甘堕落,孤立他人。即便没有失败,过高的期望值使他们扭曲的成长,有了自己独有的傲气,一旦失败,仿佛堕入谷底难以自拔。

其次,“双困生”是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体。社会状况的影响使他们总想把自己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状况,以免被别人看不起,被别人孤立。所以他们会很内向,不想甚至不敢向他人打开心扉,觉得难以获得真挚的友情,让自己退缩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人总要交朋友,“双困生”内心也非常渴望友情,可是参与社团活动也会有额外的开销,朋友间难免要一起出去游玩,一起吃饭,这些怕是承受不来的。孤独的他们觉得自己非常不幸,情绪低落、消沉抑郁、自我否定。

最后,“双困生”是自立自强与得过且过的矛盾体。他们很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人生,也想接受学校的帮助参加一些勤工俭学的工作。可是大部分来自农村的他们,没有很好的适应能力。所以一些很好的想法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成了过眼云烟,怕丢人、想掩饰、报酬低等想法让他们总是想再等一等。部分“双困生”追求名牌、沉迷网络,没有经济基础还硬要装样子,非常虚荣。

2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想要做好“双困生”的帮扶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双困生”的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真诚的为其着想的心。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表明,如果和学生熟识,相应工作会顺利50%;如果和学生成为知己,那么工作效率会增加到85%。那么对于敏感孤独的“双困生”,一定要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你和他们敞开心扉,他们便会和你无话不谈。

第一,亦师亦友。如果孤单的他们渴望交朋友,那作为老师的我们成为他们的朋友是不错的选择。他们也许很坚强,家里的困难只会一个人承受;他们或许很软弱,有时会被困难击败独自伤心。如果我们可以在他们坚定志向的时候给予支持与肯定,在他们遭遇挫折的时候激励鼓励他们前行,在他们盲目踌躇的时候打一盏前行的明灯,那么这样的帮扶是是最有效的,是直达内心深处的。只有双方敞开心扉,才会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才会知道他们哪些方面需要帮助,才会更好地进行帮扶,让他们的心灵提升。

第二,亦主亦客。所谓亦主亦客,就是指一方面要从“双困生”主观上进行经济帮扶和心理帮扶,另一方面也要从客观环境出发,注重相关政策的执行途径、所在班级凝聚力的建设和同学的关爱度、一些相关的培训活动的开展。让他们身在其中,乐在其中,真正地交朋友,锻炼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人人都是教育者,相处是最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会看到别人的生活方法,别人的交友方法,别人性格为人处世的闪光点,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对于还年轻没有定性的他们来说会非常有效。

第三,亦坚固亦创新。国家的政策推陈出新,高校对于这些政策应大力支持,积极执行,这些政策是帮扶任务坚固的基石。另外,科学的创新的方法是“双困生”帮扶工作的基本手段。只有科学创新的办法,才会减少不确定因素的产生,才会更有效更具说服力。科学创新地提供机会,科学创新地建立支援机制,科学创新地完善师资队伍。

3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

“双困生”自身素质欠缺导致就业难。“双困生”家庭条件困难,很多人甚至是由于国家政策而贷款上大学,未进入社会就已入不敷出。这导致其中一些人思想顽固,一定要找到稳定、有地位的工作,因此就业受限。贫困的生活和艰难的成长经历使他们过于自强,想着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再过以前的生活。而过高的期望值也让他们极容易失去就业机会,甚至由此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再就是欠缺个人综合素质,大多来自于小城市的他们没有太多锻炼的机会,内向自卑、抵触人际交往、计算机英语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无形中给他们的就业增加了障碍与阻力。

就业双向选择制度的实行,也带来了许多就业问题。由于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人际关系,他们在就业中总是扮演被动的角色。另外,由于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这样的趋势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惨遭淘汰。高校“双困生”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缺少社会关系、成长受限等因素导致个人素质不高,就业竞争力较低。只有了解高校“双困生”就业现状和社会就业趋势,进而深入分析就业形势和趋势,才能更好地帮助“双困生”就业,顺利走入社会。

4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 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智慧;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双困生”要自强自立,首先学习期间要有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另外要不卑不亢,怀着阳光感恩的心与人相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走向社会。毕业生要合理运用各种媒体介质,了解就业动态参加招聘会。

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要引导“双困生”正确认清自我,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新的就业竞争新概念。引导“双困生”积极参与就业心理辅导讲座,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进入校园,免费为其提供就业网站信息。及时梳理“双困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其建立积极的就业心态,正确对待求职困难,正确看待求职挫折,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人关注“双困生”这一群体,期待在我们积极努力下,“双困生”可以成功转型,在走入社会后成为传递正能量、向往成功人生的年轻人。

参考文献:

[1]仝宏伟.关于高校贫困生不合理利用资助的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04).

[2]张吟梅.高校贫困家庭学生“思想扶贫”对策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5(04).

猜你喜欢
帮扶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民间组织保护和传承村落文化的动力分析
心理小测试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