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有效教学探讨

2015-01-08 01:50陈铁柱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陈铁柱

摘 要:精讲多练,把课堂教给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通过过关激励和过关奖励机制,加大过程性评价。采用简单分层教学,把学习任务分为基础类和提高类,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由选择任务难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既有个人成绩,还有小组成绩,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实行网上答疑,扩展课堂空间。

关键词:少讲多练;过关激励;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网上交流答疑

1 少讲多练,重视在实验练习中提高技能

在课堂中,要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贯穿"精讲多练"的原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反而听得越糊涂,洋洋洒洒地讲解一堂课的内容,不如学生自己实际操作10分钟的效果强。所以课堂采用了三段式教学。第一段为复习考试,配置题目为上次课内容,程序判分60分过关,过关加平时分。第二段为老师讲授新课,采用任务驱动方法,知识点都编成习题,老师讲内容并领着做题,完成后交卷,交卷加分。第三段为学生自己做训练题,训练题题目与老师讲课内容类似,需独立完成,电脑判卷过关加分,如果操作困难可看视频教程,也可求助小组其他成员或老师,小组全体成员过关有额外加分。这样每个内容要操作三遍,老师领着做一遍、自己做一遍,下次课课前复习一遍。采用程序自动判卷可以把老师解放出来专门辅导程度差的学生。也可以根据学生程度不同配置不同的过关题目,以达到分层次评价学生的效果。

2 引入激励机制,采用过关激励机制

首先过关加分机制,加大过程性评价,节节课有考试,每节课都有加分,这些加分都作为平时分的累计,复习考试过关加分,老师领着做的卷子交卷加分,最后训练题过关加分。每节课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分,迫使学生不能放松,不能溜号。其次采用过关娱乐机制,过关后学生可以打开游戏或开QQ上网,程度好的学生先过关,先娱乐,程度差的学生后过关,后娱乐或者不能娱乐。在加分和玩的驱动下,学生都努力争取过关。

3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对于同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很多时候差距非常大,同样一个问题一个学生10分钟学会,另一个学生可能要花20分钟。如果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如何分层次教学却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通过几次课把学生非常准确的分成几个层次是不可能的,而且分层次和小组教学模式有时候有冲突,在教学中学生的层次还可能发生转变,所以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只分成两个等级,基础类任务和提高类任务,不把学生硬性的归到哪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任务难度。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去准备自己的上课的材料,对学生要采取合理的分层方法,要让学生很清楚自己是哪一个级别的,要去哪一个层次学习,自己想要得到那个学习成果,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能力来进行定教学基本目标,进行分别准备课件、做分类教学的方法设计,并进行分层次指导,最后进行根据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来设计合理的评价制度,比如对高层度的学生的题出的要稍稍灵活一些,但加以更高的权重加以平衡,而且学生要保持动态的,也许学生没有准确的把握自己的学习能力选错层次,他应可以经过教师考核认定,动态的选择他的组别,教师就要熟悉每个程度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来开展教学,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对差的学生,要知道其差的原因,积极的做好指导,做好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平稳过渡。分层评价是分层教学的难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水平提升的过程评价,而减少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对程度差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尤为重要。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控制过关时间来达到动态分层的目标评价,提前过关的学生必须完成提高类任务,而只完成基础类任务的学生只能在下课前过关得分。这样既鼓励学生完成提高类任务,程度差的同学也能过关,避免有的学生为了省时省力主动降低层次目标。知识的学习是不断深入的,教师应做到无论计算机原来的基础怎样都对计算机这门学科有兴趣,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有一个合理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4 分组进行学习,进行讨论性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是有效教学的一种课堂组织方式,协作学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建立互相尊重的良好关系。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和发现的知识和技能,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

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具有很强的惰性,学习主动性差,不爱动手,不愿意创新,都是教师追着教,学生推着学,努力让学生学会知识,通过考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首先重新调整原班级座位,开始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进行分组。在上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动态调整分组,尽量让每个小组实力均衡,程度好的学生和程度差的学生搭配组合。即力求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是水平有所差异的,首先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个人感情自行选择组别,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力争做到分组方式可以让大部分的组别都是学习程度不同的,尽量能使每个学生的计算机水平都有所提高。其次,就是改革评价体制,我们不能仍然采用原来的考试机制,如果那样将使分组教学效果降低,以小组为单位,为每一个小组提出不同的计算机任务,让每组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力求每个人都有其合适的任务,然后每个小组都要在最后出具一个任务书和报告,具体介绍每个人的任务,以及每个人的完成情况,教师就可以根据报告去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的做了任务,当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进行分组答辩,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而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能更为实际的考查学生的

5 建立QQ群,加强网上交流和答疑

针对目前智能手机普及,中职学生几乎人手一机,而且现在手机上网也非常常见,学生的手机QQ一直在线,所以采用时下流行的QQ群作为网上交流和答疑平台再好不过了。老师随时将讲课的文字、视频、作业上传到群共享,学生随时可以下载查看,老师也可以针对性课上任务完成不好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交流,找出问题的源头,解决问题。

总之,中职的计算机课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加强教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的研究,促进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可以积极的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卢惠贞. 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中专业案例素材库的构建[J]. 当代职业教育,2013,07:38-40.

[2]万莹.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 广东科技,2013,18:172-173.

[3]包莹莹,王兴伟.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09,11:133.

[4]杨守营. 浅谈建构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 中等职业教育,2012,16:15-16,19.

[5]刘晓莉.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如何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824-826.

[6]吴彩霞.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7:129.

[7]金野.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探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03:75.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