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集五大"体系下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2015-01-08 01:50罗刚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三集五大计划管理教育培训

罗刚

摘 要:企业培训工作任何行业和工种及任何层面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有效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同时更是激发员工潜能,更好的立足本职岗位,快速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方法。为此,笔者在"三集五大"体系下对教育培训工作做出新的思考,与同行交流学习。

关键词: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三集五大;内训

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的持续稳步推进后,已全面建成。我公司已经从宣传发动、新模式导入、磨合提高,直到现在的全面建成,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机构的规范设置、人员的标准配置都体现出精简高效、科学规范、集约管理的优势。但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对于机构的变化和岗位的规范,如何提高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技术或管理水平,更好更快的推进公司向更好更高的方向目标迈进,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三集五大"体系下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教培工作体现出本身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为人才强企深化"二个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多方面展开讨论。

1 解决好"培训专业户"的问题

"培训专业户"顾名思义就是在同一个单位范围内,不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工种、什么培训就是一个或几个人参与。这反映出的是,单位或部门领导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高、员工对于培训所表现出的是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认为培训的效果不能满足本人现实工作的需求要、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工作职责和工作量分配不均,使个别员工从事几个重要的或技能技术要求较高的岗位(县级供电企业普遍存在一人多岗多责),而对于这样的岗位培训机会又较多。

对于这些现象,首先要按照层次对各级负责人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意义宣传,将培训的参培率纳入考核指标并严格兑现,形成常态化的管理。各单位各班组要对所属员工的岗位进行合理的调配,避免出现工作职责和工作量大的岗位有一人担任,各个班组员工应该实行工作量的平均化,例如将班组的岗位进行分析对比,把长期工作量比较饱满的岗位与日常工作量相对较小的岗位列出进行重新的分工,避免一人从事几个工作量大,或一人从事一个工作量相对较小的岗位情况出现,从而达到员工之间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相对平衡,同时可以解决培训不均和工作效质问题。

2 做好培训的计划管理问题

事前有计划、过程有检查、结果有考核,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应该要有详细的计划,计划管理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过程的衔接顺畅与否及结果的优劣。在教培工作中计划管理所显现的重要性也十分突出,没有计划性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开展中会表现出考虑不周详、急匆匆无章法、临时对付等情况。这样的培训工作给人一种感觉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的焦躁状态,所以更谈不上效果理想与否的问题了。

培训计划管理的关键环节及要素就是如何掌握培训需求,从而围绕培训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对应工作,培训需求的掌握应该将培训单位的培训需要和公司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公司发展所要进行的培训相结合,不可单一的主导。培训需求工作应该有计划的进行上报,各单位应该在当年度的十月左右广泛征集广大干部职工的培训需要,结合公司的人员和工作实际,制定出培训需求计划上报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市公司根据各个单位上报的计划情况,对需求进行统一的汇总整理,并有针对性的将培训计划进行分类,建议将培训计划分为三类进行组织开展,其中对于要求师资力量高场地及设备严的需求上报省公司,请省公司组织;对于培训需求要求一般的可以在地市公司组织开展;培训需求比较单一,培训要求比较个性化的培训课由县级公司自行开展;

3 避免培训的"工学矛盾"问题

"工学矛盾"历来是影响教育培训开展的一个客观但又不可避免的问题。"工学矛盾"的主要因素,一是培训时间的安排与需要培训人员的月度主要工作时间段有冲突,且现在的考核体系比较完备,考核压力大,若因培训而导致工作的滞后引发考核是谁都不愿意去交换的。二是短期的培训占用了双休日的休假时间,参培人员从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抵触和不满情绪出现,这种情况下培训对象就是勉强参加了培训但是效果是得到不到保障的。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时间的安排可以根据每个专业的工作特点来进行,例如抄核收人员每月的月初和月尾都是工作量的集中期,工作量相对饱满,财务人员每年年终都要进行财务决算,工作量大时间紧。所以要根据每个专业的工作时间段及工作量的多少进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达到培训效果的有效性最大化。市公司短期的培训可以根据培训知识度的深浅,是否可以考虑送培上门(老师到县公司范围进行培训),或者每个县公司根据培训的要求派遣相关人员到市公司培训,培训完成后回县公司进行县公司层面的培训,从而减少较多人员离岗进行短期培训的现象,县公司层面的培训工作,时间相对较为方便灵活掌握,利用晚间时间及工作中的空闲时间就可以完成短期的培训,达到避免"工学"矛盾的目的。

4 加强培训教育的深度把控及对象管理

现行培训教育工作的层级对象(培训对象)管理,所采用的模式是将同一层级、同一工种的人员聚合在一起,制定统一的课程进行培训工作。但是这种方式只做到了相对的实际,因为培训对象虽然是同一层级、同一工种但是对业务的熟练程度和所需要学习汲取的知识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相对实际虽然做到了统一化,但是培训效果却达不到最佳。

教育培训既要考虑组织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考虑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你年龄的大小、知识度的宽广、从事专业的繁简都应该将岗位需求、个人需要相结合。所以培训工作中在同一层级、同一工作中还可以把所需要培训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制定出本岗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增加培训对培训对象的吸引力,为了做到每个人的课时和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培训对象的必修课在培训中是必须要参与并考试合格的,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学习,但是每个人选修课的科目数可以规定为统一数字,根据学习情况也可将选修课的成绩纳入总成绩来计算。

选修课科目的选择,可以根据对培训对象进行临时需求调查及大范围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的科目选择应该是和我们工作有关联并且是直接辅助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或一般的技能。例如:一般的应用文写作、公务的礼仪规范、压力的自我调节等等。最终达到消除培训对象对培训感觉枯燥导致没有兴趣的负面导向。

5 巩固现有培训成果,提升内训质量

现阶段培训工作的开展有两大好的方式。一是"师带徒"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将新入职的员工根据其所从事工作岗位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技术强的老员工进行业务知识及能力的一对一教授,签订协议、过程考评、出师奖励,既传授了需要的知识技能,又达到了激励员工学习兴趣的目的。二是"内训师"的内部培训方式,可以及时掌握各单位临时的培训需求,并及时的进行教授;节省了各项培训费用的支出;时间更灵活更容易选择有利的时间进行培训;有利于内部人员业务知识及技能的交流;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更紧密即学即用。

如何提高各级各类从业人员的技术或管理水平,以此更好更快的推进公司向更好更高的方向目标迈进,培训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如何在"三集五大"体系下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使教培工作体现出本身最大的功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为人才强企深化"二个转变"提供有力的的支撑是个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提升的过程。所以做好教育培训工作对企业本身和员工个人都是有百利无害的工作,因此要做好新形式下教培工作,必须分析好每一个问题,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多倾听、勤思考、立改进才可以使教培工作的成效与企业和员工的需求想吻合,以此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好而快得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望,刘欣."三集五大"体系框架下员工培训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

猜你喜欢
三集五大计划管理教育培训
论“三集五大”下县供电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新形势下供电物资全面计划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