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2015-01-09 08:44张茂泽
西部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体西用西化中国文化

张茂泽

摘要:晚清向西方文化学习,改革固有文化,展示了中国文化顽强的生命力。晚清文化大致经历了“师夷”、“洋务”和“西化”三个发展阶段。严复以“中西学问同异”,对“西化”产生重大影响。其后新政推行,建立共和,皆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中国文化有化野蛮为文明的综合能力,体现为化天为人之能力,化人为己的学习能力以及再文明的化己为文之能力,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发展主线。

关键词:中国文化;晚清文化发展;中体西用;“西化”;三大能力

进步的普遍规律因素,需要发掘和总结。从野蛮迈入文明的门槛,数千年间,中国文化经受了来自内外的各种历史考验,现在愈益成熟、强大。我国近代史,也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强力挑战背景下经受考验,展示自己顽强生命力的过程。晚清学习西方文化,改革固有文化,增加文明含量,则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反思这段历史,感受中国文化的顽强生命力,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近代史,而且对我们现在自信地充分汲取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也不无借鉴作用。

一、晚清文化的发展历程

晚清文化发展大约可分三阶段:

(一)“师夷”时期,睁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器物。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让国人认识到大清王朝之外的“天下”、不同于古代夷狄的西“夷”,直观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发达和强力。西方文化既是压迫中国的西方列强的文化,和中国文化对立,但内容上也是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有先进性。“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首批代表魏源,在1842年的《海国图志》总序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呼声,又将这种学习定位为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强大,为近代学习西方文化定下了基调。魏源所谓西人长技主要指他感性认识到的西方军事强项,如战舰、火器和养兵练兵之法,量天尺、千里镜、龙尾车、风锯、水锯、火轮机、火轮舟、自来火、自转碓、千斤秤等先进器具;他还具体提出学习办法是:“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1]27

(二)“洋务”时期,以曾国藩、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清廷洋务派大员,自上而下发起自强运动,推动向西方学习进入全新阶段。围绕国家富强目标,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更丰富,而且落实为翻译、建厂,发展近代工商业,培养洋务人才等官民共举的文化实践活动。西方文化开始进入军事、经济等领域,在中国文化内部发挥现实作用。

洋务派是当时的社会精英,儒学修养深厚,和洋人打交道更多,了解“夷情”更细;遂有条件一方面以儒学为安身立命之所,于传统义理、词章、经济、考据诸学均不偏废,以礼制为核心,致力维系纲常名教,另一方面务实地“师夷智”,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工商实业;认识到“中国自强之本”,在能自己独立制造近代炮船等,翻译西书,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呈现出中体西用的中外文化交流、交融格局,建立起中国第一批有近代意义的军事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及教育和翻译出版机构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影响十分深远。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对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超越民族性,就文化本身立论,提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确立以“善法”为核心的文化交流、传承指导思想;学习西洋文化的原则是:“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预计我国自强的路径是,“始则师而法之,继则比尔齐之,终则驾而上之”。④他设想在广东、上海设“翻译公所”,选15岁以下学生入学,学习外国语言文字、经史、算学等;“凡有益于国计民生者”,⑤如历算之术、格致之理、制器尚象之法,都要学习;要求给通西洋技艺者以科举待遇等。他主张发展军事工业,改革货币,要求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机器,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间,洋务运动蓬勃兴起,他们本着中体西用共识,试图借助西学实现富国强兵目标。他们理解的中体,既有伦常名教、四书五经,也包括中国史志、政书、方舆、食货等经世学问。而他们理解的西学,指数、理、化、天、地、生等自然科学这些“格致”理论,以及制器作业的工艺技术;郭嵩焘、薛福成、马建中、郑观应等人还重视西学中制度文化的内容。郭嵩焘主张提倡富强应与百姓有关,西洋即“富专在民,不在国家”;应发展民营工商业,“使商民皆得置造火轮船以分洋人之利;能与洋人争利,即能与争胜无疑矣”。[2]255精通数国语言的马建忠认识到西洋富强,有相应经济政治文教制度和政策,“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护商会而赋税可加,则盖藏自足;得民心则忠爱倍切,而敌忾可期。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⑥郑观应则有办企业的实践经验,著《盛世危言》,倡富强救国。要求更加重视商业,因为“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与士农工相表里。士无商则格致之学不宏,农无商则种植之类不广,工无商则制造之物不能销。是商贾具生财之大道,而握四民之纲领也。”[3]607明确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认为商战比兵战更加重要。他发现,西洋“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讲农学,利水道,化瘠土为良田,使地尽其利。造铁路,设电线,薄税敛,保商务,使物畅其流。”[3]233为此,他主张建议院,改革君主专制制度,“欲行公法,莫要于张国势;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欲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结论是,当时中国想安内攘外,永保太平,“必自设立议院始矣”。[3]314

(三)“西化”时期,比洋务派学习西方更全面、彻底,内容触及专制体制变革的,是戊戌维新运动。加上后来的清末新政,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政治、教育、经济等已经产生全面的影响。其学习西方的特点,可以借用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话说:“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4]164“西化”一词遂成为学习西方以求近代化的标志,也适应了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深层需求。清末新政,朝廷用行政力量废八股,设学堂,办银行,发展工商实业等,可以说是在教育、经济等方面进行西化的实践尝试。

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主张“治体”西化,办法是效法东邻日本、北邻俄国,“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5]213建立近代国家“治体”,预计“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5]224他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断定西汉古文经是刘歆为王莽篡汉编造的伪经,不足信,能为变法进行论证的今文经“三世”说才可靠;现世为据乱,当行民权、宪法,奔小康、升平,一旦去除国、级、种、形、家、产、乱、类、苦“九界”,则大同太平世就实现了;认为孔子述而不作,其实托古改制,“道主进化,道主维新,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6]455孔子作六经,推崇尧舜、文王,寄托了对“民主”和“君主”理想社会的向往;而“孟子言治天下,皆由与民同之……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6]181他致力用他理解到的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诠释儒家王道政治,为维新变法作论证,也充实、丰富了儒学内容,推动古代儒学向近代儒学的内在变革。他主张学习、引进西方民主和科学,“兴农工商矿之学”,让“士人通物理”,[6]264晚年有感于基督教的教化效用,又试图将儒学发展为孔教,说明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内容上,越来越认识到西人精神深处,而西方文化的影响,也触及到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家园的堂奥。

戊戌变法虽然政治上失败了,但其君主立宪的思想影响却延续下来。1906年清政府宣布立宪,未尝无维新派之功。维新健将梁启超当即表示支持,并撰文宣传宪政,成立政闻社,提出议会政治、责任政府、司法独立、地方自治、平等外交四大纲领,派人回国参与立宪。民国建立后,他积极参与政党政治,主持共和党,合并民主党、统一党,组建进步党,与国民党竞争。后来又极力反对袁世凯复辟,组建宪政研究会,继续为宪政抗争。结合其晚年的中西文化观看可知,他理解的宪政不应是全盘抄自西方。他认为东方学问重精神,西方重物质;西学有知识的长处,中学有精神的长处。两者应当结合,办法是,运用近代西方的科学思维重新诠释中学,寻求本土文化的真相,但必须先对本土文化有敬意和诚意;追求中学和西学结合,创造全新民族文化而后推向世界。[7]482

近代第一位真懂西学而对当时“西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学人无疑是严复。1877年,他从马尾船厂受派留学英法,进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在欧洲,他注意研究“中西学问同异”,涉猎了亚当·斯密、约翰·穆勒(密尔)、孟德斯鸠、达尔文、赫胥黎等人的学说,实地考察了议会、法院等政治设施。甲午战后,他连续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政论,批判传统文化,辨析中西差别,呼吁变法,成为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断定义理、汉学、词章三学于“今日救弱救贫”[8]45均无切实作用,必须学习西方。只要能“愈愚”、“疗贫起弱”,“虽出于夷狄禽兽,犹将师之”。 他认为西学的真正命脉,“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而为公”;[8]2西方文化“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8]132以科学为本,施诸政事,“通理公例,经纬万端”,即为善政。他比较中西,认为中国重三纲、亲亲、尊主,西人明平等、尚贤、隆民。当时应以改革鼓民力,以科学开民智,以民主新民德。这隐约已开五四新文化运动科学、民主两面旗帜的端绪。戊戌政变后,他致力翻译系列西方学术名著出版,引导中国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进入全新时代。在文化上,他主张不论中西、新旧,务必“统新故而视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8]560使中西、新旧各安其位,各有其用,“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且守且进,此其国之所谓骏发而又治安也”。[8]119但从根本上看,“耐久无弊”的还是“孔子之书”,“四书五经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8]668这实乃用西方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先声。

慈禧太后自上而下推行新政,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疏,进行教育、政治改革,采用西法,基本实施了戊戌变法各项措施,如编练新军,改革军制,办武备学堂;奖励实业,发展工商;废除科举,办新式学堂,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等,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新政在实施过程中任用非人,多“网利”、“自便”[9]96之徒,贪腐盛行,弊端丛生,制造了更多的社会政治矛盾;新政不讲民权,立宪也是骗局,皇族内阁最终破产;但它训练的新军,却成为清廷的掘墓人,推行新式教育,发展实业,也培育了自己的反抗力量。清末革命思潮风起云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高举民族、民主、民生大旗,最终在1911年推翻专制清廷,建立起民主共和国,开辟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新纪元。学习西方文化终于结出了硕果。

二、中国文化的三大能力

需要澄清的是,我国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私天下的专制制度流行千余年,但不应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的本质所在。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不是文化本质的变更,而只是文化表现形式的变革。中国文化的本质以天人合一的“道统”形式凝聚在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中;正是这些优秀传统的作用,使国人具备不断文明化的综合能力,即文化能力,才让近代国人终能从困境中走出来,阔步迈上国家富强、文化振兴、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关于世界,关于人和自然(古人称为“天”)的关系,马克思概括为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两大方面。自然人化,表现在社会生产力或个人能力上,即“化天为人”的生产能力,指人认识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力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发明农业、医药、文字、宗教、国家等文化物的活动能力;这是人类文化得以产生的前提、基础。根本上说,一切人力、一切文化的力量都源于自然。只有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规律,满足需要,人类才可能创造出不同于自然而又本原于自然的文化。关于人自然化,表现到社会生产力或个人能力上,指人运用自己已有的能力,创造文化、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实践活动能力。人类达到文明阶段后,人有了一定的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运用这种能力于社会生产生活,也意味着人运用自己的认识实践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文化,改变社会历史面貌,推动文明史前进。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两者结合,共同构成整个世界;在此世界里,自然人化是基础,人自然化则是其结果和引申。

猜你喜欢
中体西用西化中国文化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刍议中医何以西化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近现代中国法律变革中的中西之辩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浅析汉风壶与中国文化
伊朗关停800“西化”服装店
浅论“中体西用”中的“实用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