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4月“回南天”天气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2015-01-12 01:49古明悦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5年2期
关键词:露点平均气温南宁市

古明悦

(南宁市气象局,南宁 530029)

引言

每年冬春季,广西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回南天”天气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主要出现在2~3月份,个别年份从11月份开始出现,次年4月份结束;“回南天”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经过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后,气温快速升高、湿度骤升、气压急剧下降,风向由北风转为南风,且风速突然加大的情况下,空气湿度趋于饱和,室内冷的下垫面(如墙体表面、物体表面、地表等)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凝结产生水珠,形成“回南天”天气现象。

由于“回南天”天气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常规的天气现象,目前,在我国气象工作规范中没有将“回南天”天气纳入常规的气象观测和预报业务,所以在“回南天”天气多发的华南省(区)无完整的“回南天”天气历史观测记录;近年来,随着“回南天”天气对各行各业影响程度的加深,民众对“回南天”天气发生情况关注度的提高,一些学者针对“回南天”天气开展了研究,如:张东等[1]对广东 2012 年 2~3月“回南天”5次个例的天气形势、气象要素特征和物理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陈芳丽等[2]对广东惠州市2010年冬末春初的2次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回南天”天气过程进行总结分析;郭媚媚等[3]对2012年春季肇庆“回南天”天气形势特征和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和天气学原理分析;何飞等[4]通过对2010 年冬春季节回潮过程的天气环流形势及本站气象要素变化分析,探讨开展回潮现象的预报方法;余江华等[5]对广东沿海 2005~2010 年 18 次“回南天”过程做了分析,统计“回南天”天气出现形势和要素变化特征。

由于缺乏历史资料,目前对“回南天”天气的分析和研究均以个例分析为主;本文拟根据南宁市近9年较完整的“回南天”天气观测记录和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南宁市2~4月“回南天”天气出现情况,及其明显 “回南天”天气过程主要气象要素演变特征,为今后开展同类研究提供一些经验和方法。

1 资料与定义

(1)南宁市气象观测站与自动气象观测站2006~2014年海平面气压、气温、水气压、露点温度等气象要素资料,南宁市探空分析资料。

(2)2006~2014 年欧洲数值预报中心(ECMWF)格点资料。

(3)以ECMWF格点场中5个格点代表广西区域,即:105E、25N,107.5E、25N,110E、25N,110 E、22.5N,107.5E、22.5N。

2 “回南天”天气统计标准

自2006年开始,一些气象学者对南宁市“回南天”天气发生情况进行了记录和整理,依据是通过观测“回南天”天气发生时的自然现象和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两方面确定“回南天”天气出现过程,即:(1)根据室内墙体和物体表面、地表出现潮湿、有水珠或水滴流淌等自然现象的实际观测;(2)根据“回南天”天气发生的原理和实际观测记录的资料,找出表征“回南天”天气发生时的温、压、湿、风变化特征,通过反查历史资料,确定“回南天”天气开始期和结束期。

2.1 根据自然现象观测记录“回南天”天气过程

将自然现象观测记录“回南天”天气过程分为一般和明显两类,定义为:当室内地表有水珠,墙体表面或物体表面出现水滴流淌现象时,记为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当室内地表湿润或有水珠,墙体表面或物体表面有水滴但无流淌现象,记为一般 “回南天”天气过程。

2.2 根据温、压、湿、风变化特征确定“回南天”天气过程开始期和结束期

2.2.1 “回南天”天气过程开始期确定

“回南天”天气是出现在冷暖急转的天气背景下,当偏南暖湿气流加强影响广西,西南暖低压发展,使得在广西维持的锋区北退,广西区域出现气温骤升、气压骤降;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

(1)地面暖低压发展,冷空气北退移出广西

分析广西西部有暖低压发展,广西地面气压出现西低东高、西低南高分布特征,在广西维持的锋区北退移出广西,具体分析地面气压在广西北部的变化情况与广西西部、南部指标站气压差,取处于桂东北的桂林站为广西北部代表点,赣州、兴仁代表西部站点,海口代表南部站点,指标站特征描述为:当桂林p由>1017hPa减小到≤1017hPa,桂林p-海口p≤4hPa,兴仁 p-海口 p≤-1hPa,兴仁 p-赣州 p≤-3hPa,表明冷空气北退过南宁,且在广西西部有暖低压发展。

(2)500hPa广西西部西到西南气流加强

500hPa高度场上,当广西西部较广西东部地区偏低,表明广西西部有偏南气流,取95E经度上,20 N、25N、30N三个格点代表广西西部,110E经度上,20N、25N、30N三个格点代表广西东部地区,分析两组格点的高度差,即:∑△H500=[h500(20N,95E)+h500 (25N,95E)+h500 (30N,95E)]-[h500(20N,110E)+h500(25N,110E)+h500(30N,110E)],当∑△H500≤8gpm时,表明广西西部有西到西南气流,∑△H500≤0gpm时,广西西部西南暖湿气流加强。

(3)广西区域气温骤升、气压骤降

分析850hPa高度上的气温变化和地面气压变化,可判断广西区域气温骤升、气压骤降的特征,取850hPa高度上广西区域5个格点气温之和的48小时变温(∑△T48)判断广西区域气温变化情况,地面广西区域5个格点气压之和的48小时变温 (∑△P48)判断广西区域气压变化情况。

当广西区域∑△P48≤-20hPa,表明冷空气快速东撤,∑△T48≥14℃,表明暖空气快速东进,当∑△T48-∑△P48≥30,表明气温快速升高且气压快速下降;当2~3月∑△T48-∑△P48≥40易出现一般性“回南天”天气,∑△T48-∑△P48≥60易出现明显“回南天”天气,当4月∑△T48-∑△P48≥30易出现一般性“回南天”天气,∑△T48-∑△P48≥40易出现明显“回南天”天气。

若当日20时指标站要素满足以上3个条件,则当日08时~次日08时之间南宁市可出现“回南天”天气。

(4)南宁探空资料与地面风分析

分析南宁探空资料,当有锋区影响时,南宁中低层(700hPa以下)存在锋区逆温层,当无锋区逆温层,表明冷空气已移出南宁,“回南天”即开始;分析08时和20时探空资料,当锋区逆温层上限下降到≤925hPa,且下一时次无锋区逆温层时,“回南天”天气开始于08时和20时2个时次之间。

分析南宁自动气象站风实时资料,当出现北风转南风时,结合探空资料分析,可确定“回南天”天气开始时间。

2.2.2 “回南天”天气结束期确定

“回南天”天气分为冷性结束和暖性结束,冷性结束是因为新的冷空气到来,北转南风,使得气温、湿度、露点温度下降;暖性结束是因为西南暖低压加强,地面气压1000hPa线快速东扩,因气温升得太快,湿度上升跟不上,破坏原来空气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状态,“回南天”天气过程结束。

表1 南宁市2005~2014年2~4月“回南天”天气出现情况统计表

3 南宁市2~4月“回南天”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3.1 “回南天”天气出现概况

统计南市宁 2006~2014年 2~4月 “回南天”天气出现情况(表1),从表1可见,南市宁2~4月每年都会出现“回南天”天气,主要出现在2~3月,年平均出现3次,多数年份出现2~3次,出现次数最多的2010年6次,出现次数最少的2008年1次,最长持续时间为6天。

3.2 月平均气温与“回南天”天气的统计特征

当2月份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低时,表明当月低温阴雨天气多或持续时间长,而难以出现明显的回暖天气过程,因而不易出现“回南天”天气;而2月份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时,表明当月低温阴雨天气少或持续时间短,也不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在2006~2014年9年中,南宁2月份月最高平均气温排名前两位的是2007年和2009年,较常年平均偏高 4.3℃和 5.7℃,2月份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2008年,较常年平均偏低4.2℃,这3年2月份均未出现“回南天”天气。

3月份开始,南宁气温逐渐升高,当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时,表明当月低温阴雨天气少或持续时间短,则不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在2006~2014年9年中,3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是2013年,较常年平均偏高3.4℃,该年3月未出现“回南天”天气。

4月份,南宁气温继续升高,该月出现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较初春明显偏少,当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低时,表明当月低温阴雨天气多或持续时间长,由于4份气温较初春偏高,低温后易出现明显回暖过程,因而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在2006~2014年9年中,4月份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2010年,较常年平均偏低2℃,当月出现3次“回南天”天气,是历年2~4月出现次数最多的3个月份之一。

3.3 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

统计2006~2014年2~4月,南宁市了出现5次明显的“回南天”天气过程, 5次过程前5天均出现了持续性的低温天气 (2~3月日平均气温≤12℃≥3天或日平均气温≤14℃≥5天,4月日平均气温≤14℃≥3天),且“回南天”天气出现当日指标站要素均满足“回南天”天气出现的3个条件,从描述广西区域气温骤升、气压骤降的指标 (850hPa∑△T48-∑△P48)看,5个过程均满足明显“回南天”天气出现的条件(表2)。

表2 2005~2014年2~4月南宁市明显“回南天”过程指标站要素统计表

4 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发生前后气象条件变化特征

4.1 “回南天”天气发生前探空曲线变化特征

一般春季在平流雾后期,锋区逆温落地时“回南天”天气即开始。分析5次过程开始前最近一个观测时次探空曲线(图 1a~1e),由图可见,南宁上空锋面逆温层顶已降到≤925hPa,2012年2月5日20时锋区逆温已经基本接地,从地面到高空的湿层很厚,均达到850hPa以上高度,在2010年和2011年的过程达到了720~750hPa左右高度,近地层(1000hPa)温度露点差≤1℃,表明大气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925hPa有风速≥10 m·s-1的偏南风,偏南风加大有利于气温急剧上升。

4.2 “回南天”天气发生前后温、压、湿变化特征

受较强冷空气影响,5次过程前5天均出现持续性的低温天气,“回南天”开始时,较强的偏南暖湿气流快速推进控制广西各地,使得“回南天”前后温差大,湿度增大,空气接近或达到饱和;对南宁市5次明显“回南天”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回南天”发生的气象条件特征。

4.2.1 “回南天”发生前后温、压、湿日变化特征

图1 南宁市5次明显回南天过程出现前最近一个时次探空曲线图

表3 “回南天”发生前后48小时气温、海平面气压变幅和24小时湿度变幅

分析“回南天”发生当日与前48小时气温、海平面气压和24小时湿度变化情况 (表3),从表3可见:(1)海平面气压明显降低,当日20时海平面气压1008.9~1011.8hPa,48 小时降幅达 8~14.4hPa, 表明锋区已移过南宁;(2)日平均气温明显上升,当日日平均气温为 13.6~17.5℃,48 小时升幅达 2.3~6.0℃;(3)露点温度明显上升,当日14时露点温度为12.8~17.9℃,24 小时升幅达 3.8~6.2℃;(4)水汽压明显上升,当日 14 时水汽压 14.8~20.6hPa,24 小时升幅达 4.0~6.1hPa,表明空气中水汽含量明显增加。

4.2.2 “回南天”天气发生前温度露点差逐小时变化特征

分析5次过程“回南天”天气过程,当逆温层顶已降到≤925hPa时次的次日或当日08时至前48小时温度露点差变化情况(图2),由图可见,在过程当日或次日08时前35小时~23小时(即前二日21时~前一日 09 时)温度露点差在 1~1.5℃,主要是受偏南气流加强和冷空气影响,夜间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接近饱和状态,但此时由于锋区还未退过南宁,室内温度仍偏低于露点温度;前一日20时~当日08时,锋区开始逐渐退过南宁,温度露点差呈持续下降趋势,在 08 时左右到达最低值(0.5~1℃),表明空气已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由于室内温度较室外气温回升的慢,即室内温度露点差较室外小,表明室内空气更接近饱和状态,“回南天”天气在此阶段即开始。

图2 5次“回南天”过程开始至前48小时逐时温度-露点温度差变化情况

5 小结

(1)2006年~2014年南市宁“回南天”天气主要出现在2~3月,年平均出现3次,多数年份出现2~3次,出现次数最多的2010年6次,出现次数最少的2008年1次,最长持续时间为6天。

(2)当2月份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低或异常偏高,3月份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高时,当月不易出现“回南天”天气;当4月份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低时,易出现“回南天”天气。

(3)近9年2~4月南宁市出现5次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发生前12小时南宁上空锋面逆温层顶已降到≤925hPa,从地面到高空的湿层很厚,近地层大气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925hPa风速≥10 m·s-1的偏南风有利于气温急剧上升。

(4)南宁市明显“回南天”天气过程发生前48小时有明显的降压和升温,表明暖湿气流快速推进,锋区移出南宁;过程发生前24小时露点温度和水汽压明显上升,表明空气中湿度和水汽含量增加。

(5)过程前一日20时开始温度露点差呈持续下降趋势,在过程当日08时左右到达最低值,表明空气达到或接近饱和,“回南天”天气在此阶段开始。

[1]王庆国,黄归兰,黄增俊,等.“回南天”的客观分析方法研究 [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4, 35 (2): 1-6.

[2]黄廷炎,邱泉成.海温对春季冷暖环流的遥相关及影响我国南方春温的过程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1): 6-9.

[3]邓英姿,胡宗煜,黎颖智.2008~2011年南宁冬春季雾天气特征分析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1):21-23.

[4]潘杰丽,潘静,谢仁忠.钦州市一次春季连续性大雾气象特征分析 [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1):45-47.

[5] 张东,汪瑛,冯业荣,等.广东 “回南天”现象分析及其预报 [J] .气象科技, 2014, 42 (2): 302-308.

[6]陈芳丽,李明华,吴蔚.2010年冬末春初 “回南天”环流背景场特征分析——以惠州市为例 [J].热带地理,2011, 31 ( 6): 570-574, 603.

[7]郭媚媚,麦冠华,高俊杰,等,黄成南.肇庆市春季“回南天” 的天气特征 [J] .广东气象,2013,35 (1):27-31.

[8]何飞,柒广萍,黄远盼.贺州市冬春季节回潮现象分析及预报方法初探 [J] .广东气象,2011,32(3):36-38.

[9] 余江华.广东沿海地区 “回南天” 初探 [J] .广东气象,2010, 32 (s1) : 13-15.

[10]李晴岚,武杨,曹春燕,等.深圳 “回南天”天气预报探讨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5): 971-976.

[11] 张燕光.1999.华南沿海春季大雾的分析和预报 [J] .气

象, 25 (2): 53-55.

[12]陈见,李佳颖,高安宁等.2015.广西 “回南天”发生特征及预报着眼点 [J] .气象, 41 (3): 372-379.

[13]刘传凤,高波,田辉.2001.华南春季温度气候变化研究 [J] .气象, 27 (5): 19-24.

[14]简茂球,秦晓昊,乔云亭等.中国南方春季大尺度大气水汽汇时空变化特征 [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 V03 (02): 74-079.

[15]伍红雨,杜尧东,何健,潘蔚娟.2011.华南霾日和雾日的气候特征及变化 [J] .气象, 37 (5): 607-614.

猜你喜欢
露点平均气温南宁市
药厂洁净空调箱的BMS 控制策略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主路小学
Sam’s Family
西一线天然气烃凝析物对水露点检测的影响
提高岩石乳化炸药做功能力研究
乌兰县近3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关 公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