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平和

2015-01-13 02:45钟祥瑜
海峡旅游 2014年11期
关键词:土楼林语堂柚子

钟祥瑜

“两岸看不绝山景、禾田,与乎村落农家……那船家经过一天的劳苦,在那凉夜之中坐在船尾放心休息,口衔烟管,吞吐自如。其时沉沉夜色,远景晦冥,隐若可辨,宛是一幅绝美绝妙的图画。对岸船上高悬纸灯,水上灯光,掩映可见,而喧闹人声亦一一可闻。时则有人吹起箫来,箫声随着水上的微波乘风送至,如怨如诉,悲凉欲绝,但奇怪得很,却令人神宁意恬。我的船家,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慈禧太后幼年的故事……”

——林语堂

西溪忆语堂

这是林语堂笔下挚爱的西溪航道,而我也深陷其中。想象追忆着一百年前的水路,车子驶入平和县城,花山溪映入眼帘!10岁那年,他和哥哥姐姐们从坂仔到鼓浪屿的教会学校读书,这里是必经之路,顺水两天两夜,逆水三天三夜。如今它已不再用作航道,而是被改造成防洪堤坝,溪水依旧,物是人非。两岸楼房林立,柚子灯点缀在旁,来来往往的市民散步溪边,闲话家常。在溪水上游有个可供大家游泳的河段,平和县城人经常来这里享受一番。如果不是行程受限,真的很想纵身跃下,感受林语堂当年在水里看世界的角度。站在延寿桥上望去,花山溪一路向西流去,汇入西溪,再奔向九龙江。

顺着花山溪行车,环顾四周,绵延不绝的山峦上,处处可见遍布的柚子园。平和从前是蕉林,如今是柚海。一路驾车平稳地行使在水泥路上,硕大的金黄的柚子沉沉地坠在树上,树枝仍旧挺拔,这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植物,肩负着平和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希望。平和是农业县,琯溪蜜柚是县里的支柱产业。每年9月开始,收柚子的客商就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大卡车轰隆隆地穿梭在平静的重山间,汇入乡镇和村庄,直至车后装满了黄橙橙的柚子,如山一般,随后又大张旗鼓地离去。来来往往间,承载的是农家一年耕作的血汗。平和柚子有史可查,史上又称“平和抛”,早在清朝就已名声大噪,乾隆年间更是被列为朝廷贡品,而顺治皇帝以“西圃信记”印章和青龙旗独享琯溪蜜柚,“皇帝柚”之名由此传开。历史更迭,沧海桑田,蜜柚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大潮,一度衰败。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下定决心,开始重振蜜柚当年的雄风,广而告之,大力推广,鼓励农人耕种,恢复规模,才又有了如今的大势。

夜宿平和宾馆,晨起驱车前往坂仔镇。

林语堂对家乡赞誉有加,感恩坂仔山水给了自己看世界的独特视角和健康的精神世界。“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是走错的。”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诞生于此,住在父亲任职牧师的礼拜堂中。教堂建于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为园林式建筑,后来大多已损毁,仅保留有他出生的小阁楼。现在的故居是根据故人们的回忆重新建造的,青砖黑瓦,坐落于花山溪边,远眺青山,近观溪流,这在旧时也只是寻常农家景观而已,而如今城市人看来,却是值得艳羡的生态园地。庭院里树木茂盛,不时有阵阵桂花香,一对新人在这里取景拍照,如果林语堂知道,定会忍不住调侃一番吧。走进故居,二层小楼,布局简陋,有如当年他们的生活场景。墙上的老照片展示着身为文化名人的西装革履的林语堂,而当年身为牧师儿子的他,在这里得到最自由的野蛮生长。院子过去就是铭新小学,当年林语堂上课的地方。清晨八时,父亲会召集他们背诵诗词,朗朗书声,伴着朝阳,和着流水潺潺;下午,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分担家务,照料菜园;闲暇时,观远山落日,嬉戏河边,或者讲讲古老的鬼故事。想必,这就是林语堂一生极其乐观快乐的缘由吧。

如今,走在故居外的花山溪边,眺望远近青山,十尖、石起山依旧值得入梦,只是溪水不复当年之势,偶有白鹭飞过,停在高高的竹子上,轻盈得如混迹江湖的武林高手。溪中再也不见五篷船摇曳,箫声低诉,船家说古,只有那岸边群起之别墅,语堂烟斗、图书创意的建筑群,以一个“林语花溪”之名,穿越古今。

西溪忆语堂

这是林语堂笔下挚爱的西溪航道,而我也深陷其中。想象追忆着一百年前的水路,车子驶入平和县城,花山溪映入眼帘!10岁那年,他和哥哥姐姐们从坂仔到鼓浪屿的教会学校读书,这里是必经之路,顺水两天两夜,逆水三天三夜。如今它已不再用作航道,而是被改造成防洪堤坝,溪水依旧,物是人非。两岸楼房林立,柚子灯点缀在旁,来来往往的市民散步溪边,闲话家常。在溪水上游有个可供大家游泳的河段,平和县城人经常来这里享受一番。如果不是行程受限,真的很想纵身跃下,感受林语堂当年在水里看世界的角度。站在延寿桥上望去,花山溪一路向西流去,汇入西溪,再奔向九龙江。

顺着花山溪行车,环顾四周,绵延不绝的山峦上,处处可见遍布的柚子园。平和从前是蕉林,如今是柚海。一路驾车平稳地行使在水泥路上,硕大的金黄的柚子沉沉地坠在树上,树枝仍旧挺拔,这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植物,肩负着平和人对于生活的美好希望。平和是农业县,琯溪蜜柚是县里的支柱产业。每年9月开始,收柚子的客商就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大卡车轰隆隆地穿梭在平静的重山间,汇入乡镇和村庄,直至车后装满了黄橙橙的柚子,如山一般,随后又大张旗鼓地离去。来来往往间,承载的是农家一年耕作的血汗。平和柚子有史可查,史上又称“平和抛”,早在清朝就已名声大噪,乾隆年间更是被列为朝廷贡品,而顺治皇帝以“西圃信记”印章和青龙旗独享琯溪蜜柚,“皇帝柚”之名由此传开。历史更迭,沧海桑田,蜜柚也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大潮,一度衰败。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下定决心,开始重振蜜柚当年的雄风,广而告之,大力推广,鼓励农人耕种,恢复规模,才又有了如今的大势。

夜宿平和宾馆,晨起驱车前往坂仔镇。

林语堂对家乡赞誉有加,感恩坂仔山水给了自己看世界的独特视角和健康的精神世界。“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是走错的。”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895年10月10日,林语堂诞生于此,住在父亲任职牧师的礼拜堂中。教堂建于19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初,为园林式建筑,后来大多已损毁,仅保留有他出生的小阁楼。现在的故居是根据故人们的回忆重新建造的,青砖黑瓦,坐落于花山溪边,远眺青山,近观溪流,这在旧时也只是寻常农家景观而已,而如今城市人看来,却是值得艳羡的生态园地。庭院里树木茂盛,不时有阵阵桂花香,一对新人在这里取景拍照,如果林语堂知道,定会忍不住调侃一番吧。走进故居,二层小楼,布局简陋,有如当年他们的生活场景。墙上的老照片展示着身为文化名人的西装革履的林语堂,而当年身为牧师儿子的他,在这里得到最自由的野蛮生长。院子过去就是铭新小学,当年林语堂上课的地方。清晨八时,父亲会召集他们背诵诗词,朗朗书声,伴着朝阳,和着流水潺潺;下午,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分担家务,照料菜园;闲暇时,观远山落日,嬉戏河边,或者讲讲古老的鬼故事。想必,这就是林语堂一生极其乐观快乐的缘由吧。endprint

如今,走在故居外的花山溪边,眺望远近青山,十尖、石起山依旧值得入梦,只是溪水不复当年之势,偶有白鹭飞过,停在高高的竹子上,轻盈得如混迹江湖的武林高手。溪中再也不见五篷船摇曳,箫声低诉,船家说古,只有那岸边群起之别墅,语堂烟斗、图书创意的建筑群,以一个“林语花溪”之名,穿越古今。

楼内城池

晨起,山间飘起云雾,白茫茫一片,带着无法观看日出的遗憾,徐徐下山。身后走来的寺庙管理员赶超了我们,据他说他每天至少上下山两次,已练得一身好脚力。只见他步履轻盈,谈笑自如,颇有一股灵通山的仙气,真是相形见绌。收拾好行装,重新出发,来到山下大溪镇的庄上土楼。

庄上土楼建于清朝顺治至康熙年间,是村中叶姓客家人的聚居地。这个方形土楼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东南北三面为直线,西面则呈弧形,类似一个马蹄形,前方后圆。内部建筑分内外两环,均为穿斗式木构梁架,外环三层,将一个近10米高的小山丘包围在其中。土楼楼高9米,建筑面积9千多平方米,占地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所知的土楼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土楼坐西向东,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及1处小东门。楼内宗祠雕梁画栋,构件精美。楼内共有140多间房,高峰时期,约有180多户,千余叶姓客家人居住于此,是居住人数最多的土楼。除住房外,社会生活诸多功能方面所需的公共建筑和设施应有尽有。因此,大溪的当地人从来就不叫庄上土楼而名之为“庄上城”。

按照叶氏族谱,此楼系叶冲汉所建。据传,明末清初,血气方刚的叶冲汉加入天地会,与郑成功部将万礼结拜为兄弟。从此,叶冲汉不仅得到官府的照应,还受命替郑成功在当地征税筹款,分享“抽头”积攒起大量财富。叶冲汉于是开建庄上土楼。据土楼里的老人介绍,土楼里的祠堂木雕原有鎏金,后来被贼人偷偷刮去,前几年门上的木雕也被人偷走部分,新补上的雕刻相比之下就显得笨拙了些。祠堂前的旗座,根据官位大小而格局不同。两座石座上的四面图案是对应的,不同官阶配有不同图案。他曾听城中一位九十多岁的婆婆说,现在新补的一些图案有误。城内有五个门,新中国成立后,城内的居民以各个方位的大门来规划生产队,自由组合。90年代,城内居民有条件的陆续搬出了土楼,在城外购房置产,脱离了土楼生活。现在的土楼城内已有萧瑟之感,住在这里的人家继续着土楼生活,孩子们雀跃着从课堂归来,嬉笑打闹,为土楼增添了几分生气。但毕竟,城外的生活已经精彩十分,城内的辉煌也只好从老人家的故事里去寻找了。我们来到土楼包围的小山上,一个写着武字的老房子静置于草丛间,是城里人家强身健体之所。土楼总是有几分抵御外敌的意思,练得一身好武艺也是大有裨益。从山上看土楼城,再远眺灵通山,不得不羡慕当年住在这里的族群,有山水依傍,有旺族依靠,生活该有多么安逸。

古镇新生

九峰为闽粤边界重镇,是潮汕文化和闽南文化的汇总处,自古称“弦歌地”。民间的音乐、舞蹈、戏曲、书画创作活动丰富多彩且相当普及。茶叶是这里的土特产,人们种茶、制茶、饮茶,随处可见镇上老人和女人们闲坐屋内,细细挑拣茶枝,玩笑逗乐。旧时,闽粤商品、客流在此汇聚、分散,热闹而有序。九峰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境内群山连绵,东部分布30余座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也在其中。当年王阳明设立平和县,看到此地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便向朝廷奏请在九峰设县治以控制贼巢,建文庙学堂以易风俗。直至1949年县城东迁小溪镇,九峰作为“文化古镇”和“闽粤边贸重镇”的地位也一直没有改变。

漫步古镇,遍地都是古迹,你不经意走过的老街,树立的牌坊,兴盛的寺庙,家族的祠堂,一碰都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往昔。一个古镇之所以迷人,一是那悠悠的历史,时间的绵长,足够容下几世纪的爱恨情仇;二是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古建,只有身在此地,才能感应当年的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古镇最特别的建筑莫过于400多年历史的四进的城隍庙,堪称闽南各县之冠。庙内保存着“十八层地狱”、“二十四孝”等40多幅壁画,虽已开始剥落,但仍可见当年的精到画风。所供奉的城隍也别出新意,竟是唐朝诗人王维夫妇,这在全国也属特例。被黄道周称为“庙宇沦奂,甲于他邑”的文庙,经历400多年的风雨冲刷依然坚固。最让人流连的莫过于那条鹅卵石铺就的明代老街了。街道不宽,曲曲折折地延伸着,两边的房子,大多是木结构的,一概是方方小小的铺面。据说,在1947年以前,这里有开茶叶店的,有开糕饼铺的,有开药铺的,想像着古驿道上客商云集,该是一种怎样的热闹。从明代的老街走出,便来到民国初期建成的骑楼式老街。老街已老,没有当年的辉煌,只有那留存的石刻招牌在默默彰显着昨日繁华。一路走来,朝代更迭,时光穿梭,引人无尽遐想。

九峰人爱闯荡,历史上出过不少巨商大贾,这种精神一直延续在九峰人的身上,“游记饼家”里的小游就是如此。饼屋流传至今,已历经三代。这里出售的隔壁香花生酥、白皮饼、肉饼、姑娘肉等都是一绝。从外公那一辈开始,家人就以此为生,后来传给母亲,现在则是由小游来传承。就像爱闯荡的年轻人一样,他也想着能够不依靠家里,自己出去闯荡一番,尝试着做过一些咖啡馆类的小店经营,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痛定思痛,他决定从家里的手艺重新开始创业之路。一路走来,游记饼屋的品质和口感深受九峰镇当地人的喜爱,也在年轻人的努力下,走出九峰,走出平和,开始了互联网的销售渠道,供应给淘宝商店。目前的饼屋仍是作坊式,数量上受限不小,小游有心扩大规模,正在整改产销布局。店面楼上会用作车间,楼下留出空间给客人喝茶吃点心。他说,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需要耐心和经验。即便如此,在纯手工的情况下,他们的花生酥一日也要做800斤。从早上8点开始,直至晚上九点半左右,很是考验一个人的体力。制作花生酥最关键的是熬糖浆。熬糖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而且有一定的风险,不小心会被溅出的糖水烫伤。他说,这些工艺看着简单,如果你觉得看看也就会了那真是太过狂妄。正如当初心气高的他,以为自己从小看到大,应该很快就能上手。谁知道,不知道错了多少次,浪费了多少原料后,才懂得从火候、时间、颜色等等来断定糖浆的出锅时间。如果时间把握不好,糖浆倒入花生后就会发硬,切不动;或者出现糖浆过甜的情况,粘牙不酥脆。他的爱人也是婚后才开始学习这些祖传的技艺,现在已经能够把握每个点心的制作流程和工艺了。看着夫妻二人相互帮衬、同心协力的场景,嘬上一口香茶,不禁沉醉。endprint

夜宿大芹山名峰山庄。

大芹山路适合行车,虽然转弯较急,但可一路开进山庄,不用背上行李爬山,也算是一件美事。山上遍布白芽奇兰的茶园,此时已是采茶过后,茶园经过修剪,规规整整,郁郁葱葱。昨晚我们还在对面的灵通畅想大芹,此刻便漫步在山庄里,闻着茶厂里炒茶的香气,被漫山茶园包裹。傍晚时分,雾气渐浓,凉意阵阵袭来。如果天气足够好,登顶大芹,可以看到壮丽的日出景象。待到红日跳出地平线,放射那万丈光芒,笼罩平和这山水之城。我们只怕是要等到下次了。

寻一段百年情仇

平和的乡村,多隐没在群山间,村里人家过着静谧的农家生活,虽安逸,却也不乏一千零一夜般的乡野故事。崎岭乡下石村备受外界关注,是因为一座桥上书屋。书屋在2010年获得世界著名的“阿迦汗”建筑奖,由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带领他的学生,在村内两座乾隆年间的土楼到凤楼(石姓)和中庆楼(林姓)之间架起。书屋由两个阶梯教室和一个小图书馆组成。钢桁架悬空而过,巧妙地构成了上下两层的多功能建筑。下层是平日里供两岸村民往来通行的小桥。据书屋管理员70多岁的石茂火介绍,过去,这两座土楼的家族是世代仇家,小溪为界,互不来往。

旧时两家有“石上不长林”的说法,诅咒两家通婚必定“断子绝孙”。旧时,到凤楼先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名曰“凤地”,盖好了四层土楼。几十年后,林氏族人也要开始造楼,于是请来了当地的地理先生,选了一块宝地,名曰“旗鼓地”,声称如果旗鼓地上建起了林氏土楼,日后石姓家族将世代沦为林氏的长工。于是,石姓宗亲们紧急商议,如何阻止这场破坏祖上龙脉风水的灾难。夜间,石家将地理先生请来,奉上上好的大烟款待,问先生可有办法不伤害石家。地理先生摇摇头,满口“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后见石家递来的一袋白银,顿时喜笑颜开,这些银两建三个土楼都够了。于是,他问道,屋后那块地是石家的吗?石家肯定。他便点头应承下来。后来林氏土楼暂时顺利开工,到最后那块地时,地理先生才提醒他们要用白银去买。林氏毫不犹豫,问石家开价多少肯让地,好把土楼圆起来。石家毫不退让,声称就算用白银将地填平都不出让。于是,林氏土楼就变成了如今罕见的D字形。再加上后来两家出了人命案,石家的提督将案件压下来,赔钱不赔命。双方族人就这样结下了世仇,杜绝通婚,沿溪建围墙,大有此生不再照面的绝决。

直至土改后,生产队开会,两家才有往来,起初都是背对而坐,后来在政府的调节下,加上经常接触,矛盾才渐渐有所调和,开始出现通婚的情况。如今,两家已经没有不能通婚一说,更没有断子绝孙的诅咒。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们茁壮成长,雀跃在土楼和村庄里。昔日恩怨早已化为田间地头的笑谈了。

当年建桥上书屋时,需要拆掉围墙和家用厕所,涉及两族几十家的用地问题,经过与两族人长期磨合后才艰难建成。溪水两岸围墙的拆除对两族来说具有柏林墙倒下般的历史意义。现在只有墙根还在,静静诉说着两大家族针锋相对的百年历史。

踏一村古驿小道

离开下石村,来到霞寨镇的钟腾村,一个美丽的乡村映入眼帘。钟腾村在霞寨镇西部,距离县城26公里。钟腾村村庄多数属于江夏黄氏后代,祖先从河南光州固始县入闽,几经迁徙来到钟腾村。

村中最著名的古建筑,莫过于榜眼府。榜眼府的主人黄国梁是一名能够挥动120斤大刀、举起340斤巨石的大力士,19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5岁凭借殿试的“魁星踢斗”高中武榜眼。1790年间,乾隆帝为表其功,拨银一万三千三百两,在其故里铜场营建了榜眼府第。此府坐东朝西,背靠溪平山,北面远眺平和第二高山——双峰山,四周环境优美,气势雄伟,乾隆皇帝亲笔题字“榜眼及第”金匾高悬正中,而两侧悬挂:进士选魁、亚魁、会魁、武魁等金匾。钟腾村内,村道整洁,传统建筑分布密集,有永平楼、余庆楼、朝阳楼等。在清朝末年失火前,余庆楼从一楼到三楼都有一道廊道,蔚为壮观。村中还留有古驿道,如今古道周边用石头铺设整齐,山水土楼间,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依地势而建,放眼望去,你不得不感叹,真是一个美丽的乡村。

过一夜楼里人生

夜宿绳武楼土楼旅馆。

绳武楼于清嘉庆年间由芦溪十八世太学生叶处候始建,从奠基到完工,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前后长达一百多年。该楼共有二十四个开间,处处可见石雕、木雕、泥塑、壁画等,精美绝伦。其中,仅木雕就有六百四十六处,无一雷同,散见于壁橱、门窗、梯手上,既有人物花草、文字对联,又有飞禽走兽、诗画结合,动静相宜,被专家称为“木雕博物馆”。

土楼中,一楼是小小庭院,厨房、卧室一应俱全。楼梯下的隔间可以用来饲养鸡鸭和储物。房间的木质“百叶窗”,可以拉开透风,也可关上取暖,冬暖夏凉。据说,姑娘看亲时,可偷偷躲在窗户后面看看男孩儿。高高的木阶上去,则是年轻人的新房。再往上的三楼有廊道相通,房内多用来储物,可见各家的粮仓农具。土楼管理员自号“土楼人”,从小在土楼长大。记忆中的土楼生活热闹非常。一家子吵架,全楼都不得安宁。土楼只有一个大门,正对大门的厅堂是族中开会的地方,也是老人仙逝停灵的地方。只有至亲血脉才能停放,旁系的只能停在屋内。他回忆说,土楼平时不大关门,除非非常时期。民国时期,当时族中有人在国民党政府当官,中间房间用作办公。后来新四军来解放土楼,发生了枪战,才日日紧密大门。土楼在建造时早有防范战争的急救措施,如在木质大门头上留有灌水的渠道,为的是大门着火时可以灭火。与平和其他土楼一样,楼里的人家几乎都已搬离,他们带走了土楼的昔日生气,只留下许多故事供后人追忆。

夜间在距绳武楼五分钟车程的土楼旅馆住下。二层小楼里,推窗可见廊道和远山,姑且用这种方式,追忆一下当年的土楼岁月。那时应该是嘈杂而温热的景象,孩童嬉戏,女人们一边做女红一边唠唠家常,男人们则外出劳作,或厅堂议事。逢年过节,更是鞭炮声声,祝福不断。好一个楼里人生。

越野转山

山,除有名气的山峰外,还有很多野地可供越野爱好者一试车技。平和已举办了四届山地汽车越野赛,赛道设在蜜柚园中,全长约1400米,巧妙地将蜜柚、山地、汽车不同的元素融合起来。赛道里精心设计了驼峰、跷跷板、磋板路、烂泥路、深水坑、波浪路、陡坡、双边桥、炮弹坑等16种模仿自然地形障碍。一般赛事在3月举行,正是柚花开放的时节,漫山的柚花飘香,沁人心脾,在体验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难忘这一抹柔情。想要在柚子园中驰骋,一定要配备越野车,并在当地向导指导下前行。endprint

除柚子园外,平和还有很多越野线路。因多是未开发的野路而深受户外越野爱好者的青睐。漳州市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经常组织车友进山探险,在平和美丽的山水间体验狂野之旅。有些经典路线值得推荐。如从平和县城至霞寨镇,穿越双尖山,全程5个小时,至龙谭山庄休整后开车前往芦溪绳武楼,夜宿绳武楼土楼宾馆,或在土楼附近搭帐篷。车上配备自误设备,唱歌、烧烤齐全;第二天前往柚子园采摘,满载而归,欣然返程。在越野全程,车队配有指导人员,专业施救队,探路、带路人,后勤服务人员。目前越野转山仅限于车友成员。

注意事项:必须有越野车才能加入,车上自备自救工具,在团队指导和带路下前行;单车不可进山,必须要组团,路遇危险可以互相帮忙。

漳州市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在泉州、厦门等地都有车队,qq交流群:漳州汽联242372369

露营观日

灵通山上有较多空地,驴友可自行背上帐篷及随身物品,在山中安营扎寨。如想要体验云海,建议在春夏季节上山,那时雨水较多,山泉重现生气,水帘也会如期而至。灵通山庄可以提供帐篷和饭菜,饭菜虽不精致,但也算是可口的农家小炒,还可要来一杯米酒喝喝。山庄内配有烧烤工具,驴友可自带菜品,也可让店家准备。在云山雾海间和朋友、家人一起大快朵颐,也是一件美事。灵通山还是看日出、夕阳的好去处。想看日出清晨5点就得出发,爬上山顶需一个半小时,记得配备手电照明。夕阳则在寺庙前就可观看,晚霞的万丈光芒百看不厌。灵通对面的大芹山也非常适合看日出,如果想体验茶园风情,则可驱车前往大芹山,夜宿名峰山庄,还能就近品品白芽奇兰。清晨登顶观日也需提前准备,备好足够的衣物。

灵通山庄:0596-5336069

青云宾馆:0596-5336886

名峰山庄:0596-5585689

柚园采摘

平和柚园漫山遍野,每年三月,柚花绽放,香味笼罩整个县城,而九月则是收获的季节,柚子压满枝头,要寻得一个既有景观又可采摘的去处不是难事。霞寨镇高寨村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高寨村是一个兴建在海拔400-600米半山腰的村庄,全村蜜柚种植面积5000多亩,村庄被柚海环绕。在这一片柚海里,一条美丽的木栈道跨“海”而立,蜿蜒前行,凭栏远望,青山不绝,柚海连绵;近观金黄的柚子颗颗饱满,挂满枝头,让人忍不住想要摘下来尝尝。山里空气清新,柚子香甜,适合与朋友、家人一起欢度周末。因周边暂无旅社,建议自驾前来,如果想要采摘,也能用车运回,方便快捷。

采摘游热线:13906067128

逛村

平和的乡村之美,在于它的山水和历史。座座土楼掩映在蕉林柚海间,静谧端庄。交通闭塞,反倒成全了平和的淳朴自然,让很多村庄成为今人向往之地。霞寨镇的钟腾村就是一个乡村游的绝好选择。它有榜眼府作为历史底蕴,有密集的三座大土楼可供游览,加之村庄古驿道整洁宽敞,溪水清澈,公园洁净,是一个值得停留的地方。在这里,可以静享村落的悠闲安逸,也可来一场激烈的真人CS巷战,又或者来一场古意盎然的村跑。沿途欣赏土楼古建,呼吸山野花香,没有什么跑道比这更惬意了吧。

平和还有一个秀峰乡“太极村”,名为福塘村,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是闽粤边界古代商旅的重要驿站。站在高处可以看到,一泓溪水成S形状流入村中,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的界限。鱼眼处各建有一座圆形土楼:南阳楼、聚奎楼。从高处看,全村好似一个道家阴阳太极图,笼罩着神秘色彩。太极村崇文,有免费的书院书馆,有文人诗社,在这样浓郁的古意中,看山看楼,踏足生风,寻味历史,十分自在。

住宿:霞寨镇龙谭山庄:可为游客提供在古村落中的真人CS巷战,以及其他户外项目。

电话:0596-6095166

转土楼

平和土楼目前保存完好的有476座,多数是藏在乡镇村野中,不为外人熟知。这些土楼造型各异,有封闭形、半封闭型,有长方形、椭圆形、圆形、马蹄形等等。平和土楼建造技艺早在宋元时出现,在明清时达到顶峰。多数土楼隐匿在村落间,同时光一起老去。虽已破败,仍旧彰显出昔日的气势。不同于永定圆土楼,平和土楼还有“楼中楼”的特点,单元式住屋与通廊式开间相结合,非常独特。去土楼里的人家坐坐,喝上一泡白芽奇兰,聊聊古昔,话话家常,岂不惬意。无论是坂仔精巧考究的薰南楼,还是最早在邮票上出现的“丰作厥宁楼”,亦或是庄上土楼,不论选择哪座土楼为起点,都建议将落脚点放在芦溪镇的绳武楼。因为土楼附近有一座修缮改进的方形土楼旅馆,值得游客一住。旅馆前身是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福庆楼,48个房间就分布在土楼上下两层。在楼内,随处可见到土楼旧时的生活用品:屋檐下的磨盘,房间内的马灯,墙壁上的蓑衣和斗笠,房间内的提笼和箩筐。住在这里,推窗而立,遥想当年,妙不可言。

住宿:绳武楼土楼旅馆。

电话:0596-5591195endprint

猜你喜欢
土楼林语堂柚子
探访林语堂故里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柚子灯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走进福建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