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2015-01-16 08:27邓高旺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334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肝脏腹腔镜满意度

邓高旺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334000

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邓高旺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334000

目的:观察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诊的30例肝脏肿瘤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双号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腹腔镜 肝叶切除 肝脏肿瘤 开腹手术

通常临床上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肝脏病变组织会选择肝叶切除术,其优势在于可以全面迅速地将病变组织清除,并保存其余部位完好的肝脏。就肝叶切除术的选择而言,过去传统的方式为开腹手术,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患者恢复,而且术后感染率较高。本文就我院30例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不同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诊的30例肝脏肿瘤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组(观察组)包括男6例,女9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8.17±5.63)岁;肝实质萎缩8例,纤维化及胆管狭窄7例。双号组(对照组)包括男8例,女7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7.26±5.02)岁;肝实质萎缩9例,纤维化及胆管狭窄6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实施标准半肝或肝叶部分切除,常规放置T管引流。观察组进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具体如下[1]:所有患者保持仰卧位,并行气管内麻醉。沿脐下缘形成1cm左右长弧形切口,插入气腹针脐部穿刺建立人工气腹,将压力控制在13~14mmHg(1mmHg=0.133kPa),置入10mm腹腔镜,保持其30°并探查引导置入其他套管针。钝性游离肝脏后借助于超声刀切断肝周围韧带及镰状韧带,切开左冠状韧带以及左三角韧带,在腹腔镜超声下定位肿瘤及肿瘤边界,采用超声刀切除肝,并将其置入标本袋,剪碎部分肝组织后取出。在网膜孔处置入腹腔硅胶管进行引流,可以经右侧平脐套管针戳口处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临床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进行调查。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档次,患者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例数与满意例数之和占全部患者的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此次收集的临床数据均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临床疗效对比(±s)

组别n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禁食时间(d)平均住院时间(d)不良反应发生率〔n(%)〕观察组15 190.46±70.16 293.76±217.46 1.01±0.56 8.14±4.43 0(0)对照组15 234.15±86.49 348.77±238.14 2.11±0.93 14.79±8.62 1(6.67)P值<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15例患者在调查问卷中对治疗效果有10例非常满意,占66.67%,5例满意,占33.33%,无不满意患者,总体满意度100.00%;对照组15例患者中有4例非常满意,占26.67%,8例满意,占53.33%,3例不满意,占20.00%,总体满意度80.00%。可见,观察组满意度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世界医疗卫生水平日益进步的当今社会,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以其不断成熟完善的实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尤其是位于左肝外叶的良性或者恶性病变,其病变的位置、大小及数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腹腔镜手术的可执行性[2]。除此之外,判断肝叶切除术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为术中出血量及血液制品的使用情况,而腹腔镜肝叶切除能够清晰准确地探查到病灶深部的血管结构,有利于手术者更加准确地实施手术,这是其优势所在[3]。手术中会使用到超声刀及腹腔镜血管缝合器和生物蛋白胶,这样会有效减少肝脏创面的出血量及术后渗漏,最大限度地降低残留肝脏的损伤。

由于肝脏血供较为丰富,所以常会发生术中大出血情况,进而不得不将腹腔镜肝叶切除术临时换为开腹手术,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加大对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止血重视。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手术者必须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储备与实践技能的训练,重点掌握了解肝内各主要血管尤其是肝静脉、门静脉的主要分支及大致走向,以免在手术中造成不必要的失误;(2)术中用超声刀切除肝组织时应该尽量减少钳夹,操作中必须保持仔细耐心;(3)超声刀与电铲的使用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或灵活搭配应用,特别是肝断面发生渗血且超声刀不易钳夹的,可以替代使用电铲。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采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张红卫,李闻达,曹君,等.3D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应用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4,3(3):152-153.

[2]尹新民,沈贤波,易为民,等.腹腔镜区域肝血流阻断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附122例报告)〔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89-1292.

[3]胡晓川.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8例〔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9,6(5):279-280.

(编辑雅文)

R735.7

B

1001-7585(2015)19-2643-02

2015-01-28

猜你喜欢
肝脏腹腔镜满意度
七种行为伤肝脏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肝脏里的胆管癌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
肝脏病人的饮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