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念奴娇》壶的造型艺术

2015-01-17 20:33杨雪峰
佛山陶瓷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念奴娇造型艺术紫砂

杨雪峰

摘  要:笔者也制作了精美的紫砂壶,名叫《念奴娇》。陶艺的创作不是单纯的工艺品创作,紫砂艺人在创作设计每一把紫砂壶时,都必须将自己的灵感与情感融入壶艺创作中,而灵感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

关键词:紫砂;念奴娇壶;造型艺术

1   前言

宜兴陶瓷天下闻名,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代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邃,是文脉厚重的一方沃土,也是文人和书画艺术家笔下的世外桃源。几千年来这里窑火生生不息,陶业代代相传。宜兴紫砂艺术以它的独特魅力而名扬四海,享誉天下,是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2   《念奴娇》壶的造型艺术

古陶都宜兴的紫砂艺术,一直以民间的形式手口相传。几经辗转之余,在历代陶艺家们坚持不懈的精进开拓之下,发展成了当今的繁盛局面。宜兴不仅有悠久的产陶历史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还有丰富的陶土资源,这是产生陶瓷艺术品,造就一代又一代巧匠名工的首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宜兴出产的陶土,按其颜色、产地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本山甲泥、东山甲泥、瓦窑甲泥、西山甲泥、蜀山泥、白泥、黄泥、绿泥、乌泥、红棕泥和紫砂泥等。甲泥是深藏在地层里的一种页岩(未经风化),深埋于山腹,受自然压力后一般呈自然块状,是生产盆、罐、钵、瓶、鼎的主要原料。嫩泥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黏土,性质有软硬、韧脆、精细以及耐火程度的不同。它可掺和一切陶生色泥,各种陶器根据大小、厚薄、曲直之异,掺和用泥也各有区别。

紫砂泥是宜兴陶土中独树一帜、独具性能的宝贵资源,亦是中国乃至世界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紫砂泥包括紫泥、绿泥及红泥三种。其中紫泥是甲泥矿层中一个夹层绿泥,又是紫泥砂层中的夹脂,故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在一起的“胎儿”。红泥或称朱泥,是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的泥料,质坚如石,故称“未触风日之石骨”。紫砂泥质地细腻柔韧,可塑性强,渗透性好,是不可多得、性能极佳的陶土上品。紫砂泥由于矿区、矿层分布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叉变化,色泽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念奴娇是唐代歌女的名字,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苏轼也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名篇。笔者也制作了精美的紫砂壶,名叫《念奴娇》。陶艺的创作不是单纯的工艺品创作,紫砂艺人在创作设计每一把紫砂壶时,都必须将自己的灵感与情感融入壶艺创作中,而灵感源于生活必须高于生活。

《念奴娇》壶精选紫红泥制作,色泽温润,壶身微微透露出砂质感,朴拙典雅。壶钮圆润饱满,嵌盖严丝合缝,与壶身浑然一体。一弯嘴、圆把,整个壶线条流畅,不凝不滞。壶嘴外撇,下沉的壶柄与壶嘴形成相望之势,同时也造就了横向空间的无线拉伸,气势大度,气场不俗,配以如意纹装饰,寓意吉祥如意。壶身严谨敦实,但见端庄肃穆,硬朗爽利的线条将壶身勾勒得极度精致而不觉沉重,尽现典雅之美。

紫砂制品的色泽及肌理效果,充分显示了紫砂陶土的美感潜质。历代紫砂艺人高超的炼泥技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朱砂泥的细腻柔滑犹如少女的肌肤;紫砂泥的栗色黯黯如古金铁;调砂泥表面砂粒若隐若现似梨皮质感;铺砂泥星星点点灿若星辰;绞泥则可表现大理石或树木的年轮。紫砂材质还有一种最独特的潜质,就是器物用久即可发出黯然之光,如珠似玉,似乎给无生命的器物注入了灵性。

3   结语

宜兴紫砂,具有无拘无束的表达性,可以容纳各种艺人、各种艺术流派的创造性思维,具备多种艺术流派的表达形式,能够适应社会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层次以及不同年龄组合的审美心理需要。

猜你喜欢
念奴娇造型艺术紫砂
念奴娇·脱贫振兴庆盛会
念奴娇·脱贫振兴迎二十大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念奴娇 国庆(外三首)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念奴娇 ·白衣兴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