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克鲁格曼

2015-01-18 01:15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财政监督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克鲁格曼国际贸易规模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学者点评

两个克鲁格曼

●孙兴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其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当然,这还不是他的全部,他的货币危机理论特别是对199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预言似乎让他更为知名,同时人们对其不停发表的“毒舌”式的财经评论专栏也保持着持续的兴趣。

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他时没有照顾到他在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等研究中的建树,主要强调的是他在“贸易模式上所做的分析工作和对经济活动的定位”的突出研究。这种审慎或许是必要的。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顺应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并超越要素禀赋的约束的现实而生。为什么要素禀赋差别不大的国家之间贸易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同一行业产品之间的贸易?传统的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论无法解释,而克鲁格曼的理论是具有说服力的。今天,国际贸易模型有了更多的变量,需要予以揭示。影响全球市场结构的因素除了过去和现在都存在着重商主义倾向的政府对国际贸易的介入外,还有规模经济和同一行业内产品差异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所以克鲁格曼将国际贸易纳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分析是站得住脚的。

在克鲁格曼的理论中,引发国际贸易的最重要变量不再是自然禀赋而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存在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这是上世纪初就有人提出的理论,过去只用来解释企业生产规模的优化,克鲁格曼的开创性贡献在于用这一理论对产业聚集和国别优势的形成进行分析。为什么存在规模经济并因此导致产业聚集和国别优势的形成?这一是因为劳动、知识和信息等要素市场和基础设施、专业化投入共享所形成的正外部效应,如技术人才会自动地向产业聚集区集中,同样的公用设施和专业化投入能服务于更多的企业和产出更多的产品;二是这些外部效应能自我强化,产生关联,延伸价值链,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形成累积循环因果关系,产生进一步推动产业聚集的向心力(当然也会有一定的离心力,如要素价格的上升、拥堵和其他的负外部性)。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规模地参与世界贸易,这同样与产业聚集——规模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与累积有关,一个个专业化、地方化的产业聚集区域的形成,使中国特别是沿海的外向型经济特色十分明显。

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还解释了收入增长、市场扩大、产品差异性这些重要变量对贸易的影响。收入增长不仅一般意义上使一国对海外产品的需求增长,或许还因收入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扩大形成的富裕阶层对海外奢侈名品的追捧而扩大了贸易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近些年形成了庞大的富裕阶层,使中国成为海外奢侈品消费大国。如果将产品差异化视为贸易变量,还可以推论出,市场细分不只是发生在国内,也发生在全球,由于各国都有贫富不同的阶层存在,消费需求均有分层,由此也产生了国际市场上的市场细分。例如世界上有中国廉价工业品的市场,哪怕是最发达的国家也有穷人需要廉价产品;中国也有世界奢侈品的市场,中国可以出口廉价的提包,也在大量进口LV等贵得惊人的提包。

保罗·克鲁格曼(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接过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品

世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不只是因为产品差异性的存在,也与一些国家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有关。克鲁格曼抨击中国产品出口对世界市场具有“掠夺性”,他的理由是中国人为压低汇率,还包括一些出口补贴政策。

克鲁格曼等人的新经济地理学与其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不可分割,因为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仍是产业聚集问题。理解了其贸易理论,也不难理解其新经济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作为金融危机“预言家”的克鲁格曼则不见得十分可靠。如果要当一个“预言家”,对了一次是幸运,误判或许更多,这是“预言家”必然付出的信誉成本。从逻辑规律上讲,复杂的世界、多变的未来、市场主体和政府应对未来的决策本就无法捉摸,没有充分的信息让预测变得可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预言对了,他却不得不面对中国危机并没有按其预言而到来的尴尬。即使是1997年的危机预言,“预言家”克鲁格曼猜中了结果,在原因的解释上却在经济结构的脆弱性、“权贵资本主义”,市场恐慌的蔓延等方面摇摆。

作为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克鲁格曼有些反衰退的主张或许是对的,但有些主张却让人觉得危险。克鲁格曼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出的强刺激药方就十分可疑。事实证明,严守财政纪律、削减政府开支的欧洲国家恢复得比“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财政刺激和量化宽松的国家快,选民的支持率也更高。

理解克鲁格曼是困难的,因为似乎有两个克鲁格曼。在学术成就上,有一个建立起严谨的经济理论和模型的克鲁格曼,也有一个极尽危言、常被发现和证明出错甚至自相矛盾的克鲁格曼;在学术风格上,有一个“独立生存”,勇猛抨击“愚蠢的政府”的“自由主义者”克鲁格曼,也有一个在主流经济学界少有的极度或过分相信政府力量的彻底的“凯恩斯主义者”克鲁格曼;有一个宣称“坏政策”、“蠢政府”、“权贵资本主义”制造了金融危机从而支持财政纪律和紧缩政策的克鲁格曼,也有一个把金融危机归结为恐慌在市场中蔓延从而主张用赤字、刺激、债务来稳定市场信心的克鲁格曼。两个克鲁格曼能自然地融为一体吗?哪一个克鲁格曼更值得信任?■

(本栏目责任编辑:阮静)

猜你喜欢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规模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规模之殇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The Impact of RMB Revaluation on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克鲁格曼,“太爱放炮”的诺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