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选任课老师”背后的真问题

2015-01-18 01:27朱四倍
中华儿女 2015年23期
关键词:选本任课老师试题

朱四倍

11月23日,一门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课程期末考试在广东某高校进行。一拿到试题的学生们却傻眼了,因为第一题是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考试结束后,有学生将拍摄的试卷相片发到朋友圈,引起疯传和热议。(《广州日报》11月24日)

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一认真,大学师生之间的关系就露出了“陌生化”的马脚——在“图选本课任课老师”的考题上,有些学生连就在身边的监考老师(任课老师)也不认识——谁之过?

为了让学生听课,不少大学和教师可谓用心良苦,从点名、签到到指纹打卡,再到现在的“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但效果呢?是学校和老师出了问题?还是学生出了问题?或者是大学课堂有“病”了?因此,解剖“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并不仅仅是因为其奇葩,相反,是因为其有可能让我们直逼大学课堂本身和师生当下关系的真实面貌。

谁制造了老师和学生的陌生化和隔阂化?社会学认为逃课是一种初级越轨行为,尽管不是违法、犯罪行为,但当逃课成为群体现象时,就有可能对教育规范、课堂秩序和学校秩序造成无形的混乱,如大学生调侃的那样:大学的课只分为两种,选逃课与必逃课。也有大学生用精密的公式计算了逃课一天的成本是282元——每年的学费、住宿费乘以4,每个月的生活费乘以32,加上购买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费用,再除以实际上课的天数,所得的结果即逃课一天的费用。如此种种,谁还能觉得“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是奇葩试题呢?

正如出“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的教师所说,“因为平时学生到课率太低,他才想出这个办法”,但这样的办法让人无语——“虽然亲自监考,却仍有学生选错答案。”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看似表面现象的大学生逃课, 实际上折射出高教办学观念、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层次问题。对我们的高校来说,惟有从制度入手才能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问题。

须知,逃课问题并非学生单方面问题,而与教学管理、授课艺术、学习氛围等因素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更何况,与“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之类相关的单方面的行动都不是灵丹妙药。中青报调查发现,84.7%的大学生受访者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这意味着逃课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但这不是大学推卸自身责任、把逃课都归责为学生的理由。我国高校管理上过于注重统一要求,过于强调共性,对大学生个性重视不够。应承认,大学生逃课,并非是简单的青春期叛逆行为,而是隐藏着对教材、教学水平的不满。

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德论坛上,中国高校教材滞后成了炮轰的焦点。“大学里的教材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等话题,接连成为专家毫不避讳的批评对象。可以说,大学的一些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内容、体系等都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在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选择逃课也就不足为怪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生选择余地很小,一旦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再想改变就很困难。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公共课和基础课逃课率分别占到了50%和25%以上,而这些大学生大多选择将“逃”出来的时间用在考研课和自己喜欢的一些专业课上。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的反思吗?

遏制大学生逃课,不能靠表面的“图选本课任课老师”试题,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优秀的教材和培养大师、名师以吸引学生,更为重要和紧迫。在课堂充满吸引力的前提下,逃课现象即使不可避免,也可大大减少。同时,应改变严进宽出的大学人才培养路径。

猜你喜欢
选本任课老师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下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与实践
如何协调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古代朝鲜编纂的中国诗歌选本考述(下)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高等教育转型期的素质结构与养成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