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2015-01-19 02:28赵湘湘金桂龙丁之玮王锦宏蔡巧英
浙江医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经腹肠系膜结肠

赵湘湘 金桂龙 丁之玮 王锦宏 蔡巧英

横结肠及其系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赵湘湘 金桂龙 丁之玮 王锦宏 蔡巧英

结肠是人体疾病的好发部位之一,尤其是结肠癌的发病率居世界癌症发病率的前3位。横结肠在腹腔内移动度大,肿块型癌可移动至髂窝甚至盆腔,而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附件炎等疾病[1]。因此,笔者探讨肠道准备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横结肠及横结肠系膜声像学特征和定位问题,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结肠镜检查无横结肠病变的患者83例,其中男47例,女36例,年龄19~79岁,平均(53.12±11.28)岁。排除标准:年龄<14岁;腹部及肠道手术史;有腹腔及腹部器官巨大占位行病变影响结肠位置者;结肠镜检查发现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Crohn肠病等重大横结肠病变者。

1.2 方法 采用意大利百胜彩超MyLab90,频率3~7MHz。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前禁食12h以上,检查前6~8h分次口服离子导泻剂及温开水1 000ml,直至排出稀水便2~3次。二维声像图显示胰腺、胃、结肠肝曲、横结肠结肠脾曲,测量横结肠中段上缘与胰腺下缘距离以及横结肠中段上缘与胃下缘距离,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并追踪中结肠动脉,显示肠系膜上静脉追踪胃肠干并留存图像。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结肠肝曲、横结肠、结肠脾曲声像图,横结肠表现为液体充盈肠腔,肠壁显示清楚,为厚度一致的层状结构(图1),结肠袋排列成波浪状或糖葫芦状(图2),结肠肝曲和结肠脾曲解剖特征也容易获取。横结肠上缘与胰腺下缘的距离为(28.83±13.98)mm;胃与横结肠的关系分别有胃上位70例,重叠位7例,胃下位6例,胃上位横结肠上缘与胃下缘的距离为(40.31±13.52)mm,重叠位横结肠上缘与胃下缘的距离为(10.57±2.75)mm,胃下位横结肠与胃下缘的距离为(61.92±6.90)mm。

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率100%,中结肠动脉的显示率为55.42%(46/83)。中结肠动脉表现为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前壁或右前壁向右上走行的彩色动脉血流信号(图3)。肠系膜上静脉的显示率100%,胃结肠干显示率74.70%(62/83),胃结肠干表现为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彩色静脉血流信号(图4)。

图1 横结短轴切面

图2 横结肠长轴切面

图3 肠系膜上动脉(中结肠动脉起源处)

图4 肠系膜上静脉(胃结肠干汇入处)

3 讨论

3.1 横结肠超声解剖定位和声像图特点 经腹肠道超声应用于临床诊断肠道疾病已有多年历史,对肠道肿瘤的诊断价值已经被认可[2-3]。经腹超声检查根据假肾症声像对结肠肿瘤的诊断率80%或更多,对结肠癌的诊断率为90%[4]。结肠回盲部、升结肠、降结肠在腹部的位置比较固定容易识别和定位,横结肠的位置变化大,常规超声不容易识别和定位,相应的病变也容易误诊漏诊。刘东屏等[5]研究结果显示,超声对病变肠管的定位符合率右半结肠为91.30%;左半结肠和全结肠为86.49%和83.33%;横结肠的定位符合率较低,为35.71%,可能与横结肠位置变化较大有关,故病变漏诊较多;直肠病变显示率偏低,定位符合率71.43%,可能与检查受肠道气体影响有关。范秀萍等[6]采用口服法肠道准备对正常结肠的超声表现作研究,结果显示,329个结肠部位的管壁显示率为83.89%,肠壁层次显示率61.09%,测得结肠壁厚度为0.44~0.19cm。本研究采用口服离子导泻剂进行肠道准备,显示结肠肝曲、横结肠、结肠脾曲内腔液性充盈状态,排除了肠道气体和粪便的干扰,肠壁显示情况明显改善,表现为厚度一致的层状结构。结肠袋排列成波浪状或糖葫芦状,结肠肝曲和结肠脾曲解剖特征也容易获取。通过观察测量横结肠上缘与胰腺下缘的距离为(28.83±13.98)mm;胃与横结肠的关系分别有胃上位70例,重叠位7例,胃下位6位,胃上位横结肠上缘与胃下缘的距离为(40.31±13.52)mm,重叠位横结肠上缘与胃下缘的距离为(10.57±2.75)mm,胃下位横结肠与胃下缘的距离为(61.92±6.9)mm。对判断横结肠冗长、胃下垂、结肠脾曲综合征等疾病有指导意义。

3.2 横结肠系膜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 横结肠系膜为双层腹膜结构,内包含血管、淋巴管、淋巴结、神经组织和脂肪组织。横结肠系膜包绕横结肠,横过十二指肠降段、胰腺前下缘、双肾,止于膈韧带附着处。横结肠系膜的前层与大网膜的后层紧密相连。横结肠系膜根部与小肠系膜根部、肾旁前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十二指肠周围间隙相邻近,横结肠系膜和小肠系膜根部在胰腺钩突处融合,胃结肠干是两者结合处的标志[7-8]。

近年来,横结肠系膜肿瘤、横结肠系膜冗长等结肠系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McDaniel等[9]研究认为横结肠癌可直接侵及横结肠系膜,也可沿边缘血管、淋巴结侵及胰腺,造成与胰腺癌鉴别困难。临床多应用螺旋CT对结肠及其系膜疾病作检查和诊断。刘文娟等[8]结合正常横结肠系膜活体解剖,探讨正常横结肠系膜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结果中结肠动脉显示率93.00%(38/41)、胃结肠干显示率100.00%(41/41)中结肠动脉的伴随静脉汇入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内含有动脉及其伴随静脉血管,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肠系膜的标志。本研究中,肠系膜上动脉的显示率100.00%,中结肠动脉的显示率为55.42%。中结肠动脉表现为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前壁或右前壁向右上走行的彩色动脉血流信号。肠系膜上静脉的显示率100.00%,胃结肠干显示率74.70%,胃结肠干表现为汇入肠系膜上静脉的彩色静脉血流信号。腹部超声检查时可通过中结肠动脉和胃结肠干的显示,有助于横结肠系膜位置的判定。血管位置的变化取决于横结肠的位置。

综上所述,肠道准备后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良好显示结肠肝曲,横结肠,结肠脾曲的声像图,通过观察横结肠与胰腺,横结肠与胃的解剖关系,以及肠系膜上动脉与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上静脉与胃结肠干的显示对横结肠及横结肠系膜的了解有一定的作用。

[1] 浦江,孙涛,付山峰,等.横结肠癌16例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6,28(8):558.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733-754.

[3] 姚宗歌.结直肠癌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2007,28(4): 185.

[4] 王建国.经腹超声在大肠癌定位诊断中的作用[J].西南军医,2009,11 (2):285-286.

[5] 刘东屏,陶春梅,张艳梅,等.63例炎症性肠病经腹超声检查与结肠镜的对比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8,22(3):177-178

[6] 范秀萍,朱强,夏春霞.口服法肠道准备正常结肠的经腹超声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11):2049-2052.

[7] Okino Y,Kiyosue H,Mori H,et al.Root of the small-bowel mesentery:correlative anatomy and CT features of pathologic conditions [J].Radiographics,2001,21(6):1475-1490.

[8] 刘文娟,董鹏,王滨,等.正常横结肠系膜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9):616-619.

[9] McDaniel K P,Charnsangavej C,DuBrow R A,et al.Pathways of nodalmetastasis in carcinoma of the cecum,ascending colon,and transverse colon:CT demonstration[J].AJR Am J Roentgenol, 1993,161(1):61-64.

2014-11-21)

(本文编辑:严玮雯)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3-085)

322100 东阳市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赵湘湘、金桂龙、丁之玮),结直肠外科(王锦宏、蔡巧英)

金桂龙,E-mail:jinguilong@126.com

猜你喜欢
经腹肠系膜结肠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