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杂志的态度与温度

2015-01-19 07:16张智慧
中国期刊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医院院长院长杂志

张智慧

一本杂志的态度与温度

张智慧

《中国医院院长》创刊号封面

《中国医院院长》创刊10周年纪念号封面

《中国医院院长》近期封面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新闻界,医疗卫生自然也不例外。作为一家行业专业媒体,无论我们以怎样的视角去回溯,留存于记忆的都只有它的报道,以及字里行间的态度与温度。

2005-2014年,《中国医院院长》疾走于行业的风口浪尖,为医界记事,为院长表情,为时代立言。回望过去10年所做的一切,令我们欣慰的其实并非是曾经报道了那些人所共知的“大事件”,而是不断以独立的思考和观察呈现于读者的那些篇章——那些人和事乃至思想在当时可能并不被业界关注、了解,甚至会被误解,但最终却被证明这些才是真正印证了行业发展脉搏的东西。更多时候,是它们启迪了一些人的思维,改变了一些事情的走向,促成了一些领域的变化。而我们的存在,只是为了客观而公正地记录这一变化的背景与前景,自觉承担起行业守望者和启蒙者的角色,即便在最躁动的年代也始终保持着清醒与理智。

“不冲动、不跟风、不臆断、不悲观”,这事实上也是10年前《中国医院院长》创业者们在杂志上第一次署下名字时所立下的誓言。因为有这种一以贯之的追求,我们才可能锻造出一本有态度的杂志。从反映问题到瞭望时代,从观点供应商到行业前沿观察家,这本杂志一直秉持“新锐”的旗帜励志前行,为当下的中国医院院长群体注入一种全新的精神气质,并在引领主流的过程中,也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主流中的一分子。

当然,除了态度,《中国医院院长》同样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在最近10年间,其敏感的神经一直连接着医院院长们奔流不息的情感冷暖,一个时代的情绪心态凝结在这本杂志当中,化为血液的粘稠度和身体的温度,历史也因此成为有生命的活的历史。

一、与医院管理职业文化相伴而生

把时间的指针回拨到10年前的1月1日,那时,《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的创刊号(2005年第一期)就已巧妙地隐喻了这本杂志与时代的关联。

杂志的封面是一众职业人奔走、求索的剪影,一条向上扬升的曲线垫在他们的脚下。

在原卫生部《关于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通知》下发后不久,我们选择这张底图作为封面,其实是在强化一种历史过渡的信息。中间的大标题定义为《医院院长走进职业化元年》,同样表现出一本新生的杂志对时代接替的欢欣鼓舞。

与此相对的行业现实是,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期,一个长期封闭的医疗领域正在被日益深化的改革开放逐步取代;“时代变了,环境变了,要求也变了”,在计划经济时期,医院赖以为生的是国家财政拨款,而在打破垄断,建立竞争机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国家财政对医院拨款的“水龙头”骤然拧紧;医院面对市场的、外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多,原来的体制内循环让位于“开门办医院”“向市场要效益”;“曾经非常熟悉的‘患者’转眼间可能变成陌生的‘客户’”,员工由“铁饭碗”改变为市场经济中的“合同工”,而既了解医院又谙熟市场经营之道的职业化医管阶层开始萌芽,并最终推动了《关于开展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通知》和《卫生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意见》两份文件的下发。这一切正是《中国医院院长》创办的背景,而这本杂志的问世也可以说是因应了市场经济时代医院管理群体的阅读需要。

及至2006年以后,随着各种职业化教育与培训的次递展开,中国医院院长逐渐摆脱了“粗放式”“经验式”的传统形象,他们更加关心市场、经营与医院成本绩效,带动了医院的市场化转型和新管理思维的大发展。同时,他们萌发了文化自觉,需要通过某些文化产品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定位。当时,国内卫生传媒界风头正劲的《中国卫生产业》与《中国医疗前沿》,在他们看来,要么偏重苦大仇深,要么过分追求新锐,而没有兼顾到院长这一特定群体的认知需求和情感冷暖,即便也涉及一些管理话题,但多数还在沿袭着80年代以来的启蒙式观点表达和说教式理念灌输,这一切和他们的职业生活仍有不小的差距。他们要的是精致、实用,既拓宽视野又不落俗套,最好还有“一点点‘多愁善感’的姿态”。

《中国医院院长》正好符合这些要求。主次分明的板块、精美的图片、快意的表达,多元而深入的选题设计以及专注于院长职业情感丝丝入扣的解析,注定使它成为这个群体的文化象征之一。而迅速成长的新生代院长阶层,亦在塑造全新的价值取向,召唤多元职业文化的兴起,为这本刚刚诞生的杂志不断提供内容滋养,增加着它的思想深度与厚度。

所以,与其说这十年我们主动塑造着自己的形象,不如说3万忠实读者和这个时代的厚重期待塑造了我们的性格——一本杂志,一个群体,一个时代,就这样在十年之中相携成长,互为补益,水乳交融。

二、问题的解构与多维视角的快意宣泄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的这句话至今光芒犹在。处于改革攻坚期、行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这个时代提出了许多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媒体人,我们虽然与行业新阶层和新时代相伴而生,但眼下要做的却不仅仅是取悦读者、应和时代,而是应该带着“问题意识”去发现社会、记录时代、感知冷暖、推动发展——毕竟,这是所有媒体人都该坚守的一种态度、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责任。

2005年,《中国医院院长》创刊之时,正值中国首轮医改大讨论、大反思的高潮之年。一句“医改基本不成功”的论断,以及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有关“此前的医改问题多多,不能算成功”的表态,让喧嚣一时的市场化医改浪潮骤然降势,准备进入医疗领域的内外资本集团随之陷入低迷,未来医改的走势,被此起彼伏的各种论争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迷雾。

“练就一双慧眼,重新发现社会”,这是年轻的《中国医院院长》写给自己的使命。此前两年,一场突然袭来的SARS疫情,在媒体人眼中照出了中国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陋弊沉疴,也让人们对下一步医改如何纠偏以及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坚守方式充满了无尽想象。然而,在那个社会舆论普遍追求深度新闻的时代,一些失衡报道甚至偏颇言论却频频出现于媒体报端,反映出“问题意识”的弱化:将“天价医药费”当成行业丑闻大报特报,却对“让牛多拉快跑却不给牛吃草”等时代课题无动于衷;对医患纠纷津津乐道,却对身边医护人员的诸种不公视而不见;常拿公立医院的营利之实细细品咂,却对医者的执业诉求置若罔闻。

“医权更需要保护”“医院需要‘见死不救’的定义”“医院‘反哺’政府,折射卫生责任的遗失”“谁的法律”“医疗改革谁来做主”“谁制约谁”“医患行路难”“如何为医务人员治病解困”“看病到底贵不贵”“谁之罪”“受贿医生黑名单为谁而鸣”“别总拿基本药物说事儿”……这是《中国医院院长》在那个时期发出的声音,一个群体的困惑与不解、压抑与委屈、感性与理性亦从中得到了完整的释放。

当然,我们也绝不会刻意地为一方代言,毕竟提升媒体反映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只有改进传播风格,才能让问题牵动更多目光,引起各方重视;树立职业精神和专业客观的态度,才能让问题得到完整、深刻的呈现;搭建观点平台,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进而理性引导并谋求舆论场的“最大公约数”,让政府、行业和民众共同“去塞求通”。

基于这种价值诉求,《中国医院院长》自创刊第二年起,就有针对性地开辟了“观察家”回声“圆桌论坛”等若干个功能板块,推出了《天价医药费因何而起》《剪不断的医药链》《在否定中成长》《谁是公立医院救世主》《双向转诊堵在哪里》《齐二药假药拷问医药生态圈》《院长官帽该不该摘》《人才流动不能失去游戏规则》《规模适度才有规模效益》《指标细化并非万能》等一批针砭时弊、启迪多维思考的文章,有效促进了各方观点的交流、交锋与交融,使问题的呈现更加多元、立体。

与当时媒介同行或不愠不火、或哗众取宠的两极态度迥异,《中国医院院长》自创刊至今,情绪表达始终大鸣大放、鲜明而锐利。封面又常用白底的写意漫画,辅以四到六个字的醒目标题,纯粹得让人触目惊心。诚如一位读者在来信中所言:“这种大写意形式,居然能将一些复杂议题变得不那么政治化,尤其像《逃离危机门》《夹缝审计》《医路难行》等封面文章,更是把原本沉重的行业问题表达得如此具有‘冷调的快感’,读之的确非常过瘾!”

“下笔如刀,尖而不锐”,这或许正是《中国医院院长》多少年来一直挺立舆论潮头的风骨所在——对某种既成事实、规范形成直接挑战与批判,同时加入了时代的先锋感和快意、积极的解读。得益于此,这本杂志也在短短半年创下了发行量上万的小众媒体神话。

三、“后转型时代”的失落与追寻

进入2009年,民众暌违已久的中国新医改最终拉开大幕,医疗行业也随之跨入全面转型的拐点期。此阶段,公立医院改革被公认为是“最关键、任务最艰巨”的部分。

在“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控制质量和稳步发展”的原则框架下,公立医院的体制、管理、人事、债务等方面将如何一应性调整?此轮改革对医院效率、医生、院长的积极性和专业性而言,都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诸如院长身份及职、权、利的结合到底该怎样设计,以实现其职业化的平稳过渡?因为上述问题迟迟没有厘清,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复杂情绪在院长们心里的折射——这其中,有对改革的躁动不安,有对未知前方的担忧,也有从传统经验式管理转入现代职业化管理后,内心无法抑制的失落与惶恐。

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陈仲强在本刊记者撰写的“职业化十年”中曾分析过这种五味杂陈的心境:“现行的任期规定阻碍了院长职业化发展。在此种机制下,院长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发展目标都不清晰。”他坦陈,自担任院长以来,自己一直都未曾丢弃医学业务“。这一方面是对专业的眷恋不舍,另一方面也是在为未来预留出路。”

陈仲强的担忧恰恰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根据我们的调查,有近65%的公立医院院长任期结束后,年龄仍在50岁以下。在正式退休前,他们不得不面临再次择业的尴尬。

事实上,让人担忧的还不只是职业出路不畅问题。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国的公立医院院长多从医生中选拔,缺乏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任职前的相应培训也往往很不充分。这客观上也导致了院长普遍对管理工作了解不全面,岗位角色进入较慢。而这些问题最终都会转化为医院的成本。

可以看出,“后转型时代”的职业化院长群体,其成长的“土壤”仍旧掺杂着许多不良因子,甚至这个群体本身也远未完善。不过,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一群体未来的乐观评价。

在更多时候,我们依然提倡“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相信植根于市场土壤的院管“新生代”注定会成为推动整个中国医界前行的最生动的力量。

也是秉持着这种信念,十年之间,我们始终坚持着做好一件事:用市场的语言,来寻找院长与时代的对位关系;用理性、建设性思维和启发式报道,来梳理总结现代医院的领导力演进趋势、变革方略及经营管理智慧。在承担媒体的导向传播功能之外,我们更希望把自己变成平面化的“医管商学院”和院长们的“职业加油站”。

如果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整本杂志中,占总篇幅一半以上的几乎都是我们用心血熬制出来的管理类精品文章,像《决胜于市场细分》《看得见的目标》《让财务报表说话》《空降兵的战术》《奖惩的艺术》《拯救病人满意度》《执行为王》《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成本管理路线图》《资产安全阀》《不中用的预案》《CMIO角色转换》《权与责》《医疗缺陷成本货币化》等,这些内容均带有鲜明的实用主义标签,一方面是对中国医院经营管理宏观与微观现实的梳理与反思,另一方面给出了相关改良及改革的具体路径谋划。

除此之外,《中国医院院长》还有“镇江十年”“民营破茧”“歧路求生”“纳税新主张”“药师归来”“中心化革命”“扭亏记”“品管发力”等这些封面专题,同样是在为中国医院崭新管理形态的到来摇旗呐喊、舆论铺路。

另外,它还描绘出许多关于现代化医院的探索与想象,比如精益化管理的导入以及各地智慧医院的兴起。“决战数据”“远程之春”等专题就是这种趋势的表达。

一切均如《中国医院院长》对于自己报道定位的描述:我们要当“中国医院管理形态改变的记录者”,甚至成为“改变的倡导者”。而今再回首,十年已归入身后,站在新的历史门槛上,我们深知自己的力量仍很弱小、声音尤显稚嫩。但我们认定,这就是我们事业的起点!

(作者系《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社长;本文摘自《中国医院院长》)

猜你喜欢
医院院长院长杂志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As Light as a Feather
Looking Forward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控费 听听大医院院长怎么说
公立院长能否操好民营医院的盘
医院院长必备十大技能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一位县级医院院长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