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化伊氏的宗族构建看中原移民与客家宗族文化的形成

2015-01-19 12:56杨彦杰
中州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

摘要:宁化伊氏与其他客家姓氏一样,都是经历了人口繁衍、迁徙定居,以至逐渐形成宗族社会的历史过程。伊氏的宗族建构开始于明朝,至清朝雍正以后,宗族内部的整合出现了新的发展,各房派子孙联合建祠、修谱,宗族制度逐渐形成。宁化伊氏的宗族文化来源于历史,承载着厚重的中原情结与历史情感;同时又是融合发展的,它以自身的文化融入到当地社会并面向未来。

关键词:客家文化;宁化伊氏;中原移民

中图分类号:K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2-0138-05

客家人与中原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有关客家源流的研究甚多,客家先民大部分迁自中原已是学术界的普遍共识。然而,南迁的汉人到达闽粤赣交界区以后,如何在当地生存、发展,构建宗族制度?如何保存和延续他们对中原的历史记忆?而这些历史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又如何在当地宗族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作用?诸如此类的问题由于史料来源甚少,需要我们做更加细致的田野考察,以期求得进一步认识。本文拟以福建省宁化县伊氏宗族为例,利用该宗族保存相对完整的族谱资料,结合地方志记载以及田野调查所得,对上述问题做一些探讨。

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石城等地相邻,是历史上客家先民从江西进入福建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宁化县在客家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而伊氏先祖是从河南开封迁徙入闽的,随后即在宁化县居住下来。这其中既有当地有利的地理因素,也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据《伊氏族谱》记载:

吾族世居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临清乡,迨唐僖宗二年,有文敏公偕弟文景避乱过江,挈家入闽之宁化武曲锡源驿,里号永丰,视其山水秀丽,足为发祥之所,安居以为家焉。文敏公生子二:长崇公、次显公。后敏公携妣同弟文景复归何(河)南,长子崇公无传,幸得次子显公为宁阳始祖。①

上引资料当形成于清朝雍正初年②。而资料中提到的“唐僖宗二年”,指的是唐僖宗乾符二年(875)。伊氏最早的一份《谱序》云:“至唐僖宗二年乙未岁,时有祖文敏公者避乱过江,由闽鄞居宁。”③唐僖宗在位15年,其中只有一个“乙未岁”,即乾符二年。而此时唐王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走向终点,王仙芝、黄巢相续起兵,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因此原来世居于河南省陈留县临清乡的伊文敏偕弟文景一起“过江”,到福建省宁化县的永丰里武曲锡源驿居住避乱。

宁化伊氏修纂的族谱,经常把他们的祖先住地称为“河南开封府陈留县临清乡”,其实这是五代、宋以至明、清的常用说法,在唐朝陈留的隶属地不称“开封府”,而称“汴州”。

宁化建县于唐开元十三年(725)。而伊文敏兄弟于乾符二年迁入开基,已在建县150年之后。④伊文敏兄弟迁到宁化以后,居住在永丰里的武曲锡源驿(河龙乡)。由于河龙地处宁化县边陲,这里山林遍布,人口稀少,大片土地尚未开发,因此为躲避战乱的中原移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良好环境。据当地人说,现在的河龙乡全境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00多亩,而人口8200人,主要姓氏有伊、张、李、黄、谢、刘、毛等。在这些姓氏中,伊氏是最早迁来的,此后才有张氏于宋末迁入,谢氏更迟,至明景泰年间才从外地移入。⑤

伊氏迁入河龙以后,便在这相对安宁但又荒芜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伊文敏生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伊荣无传,次子伊显生有五子。这五个儿子长大后又各自分居繁衍:长子必豪居武曲桥头,次子必富居上伊,三子必稔居下伊,四子必达居县城的水南街,五子必文居城里陈家坊。至明末清初,伊氏人口繁衍明显加快,尤其是清朝时期,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超历史上的任何时期,每代男丁人数均已经达到千人以上。⑥

在人口繁衍的同时,伊氏后人也在不断分居迁徙,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据伊氏作于清朝的文献⑦,至迟在乾隆年间,伊氏子孙后代已经遍布福建省宁化、上杭、长汀、清流、建阳各县,以及邻近的江西省石城等地和江浙地区。其中在宁化县主要分布于早期开基的永丰里(今河龙、中沙两个乡),以及招得里(今安远乡)、招贤里(今水茜乡)、宁化城关。这些伊氏子孙后代散布的区域,不管是福建省内或者邻近的江西省,其地理空间绝大多数都是连在一起的。而这片区域也是后来被称作客家人聚居的核心区。因此,宁化伊氏自中原迁徙而来,在宁化及其周边地域生活,经过数百年的繁衍发展,与众多客家姓氏一样,最终由原来的中原移民即客家先民变成了客家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客家宗族社会以及伊氏的文化传统。

如果说人口的繁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那么宗族制度的形成则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宁化伊氏自然也不例外。他们自从入闽开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普遍设立的祠堂、族谱及相关的联系族人的活动,直至明朝以后这些构成宗族制度的要件才逐步确立起来。

1.编修族谱

族谱是记录一个血缘集团世系演变、祖先事迹、族规家法等重要信息的历史文献。宁化伊氏编修族谱最早是从明朝初年开始的。明崇祯六年(1633)伊氏二十二世裔孙思溪所撰《序》云:伊氏“为邑巨族。迨建文三年,族之哲士虑祖氏之世系憛其泯没,草序吊图,以待今世子孙之贤者”⑧。建文三年即公元1401年,此时刚开始考虑修谱,只有“草序吊图”,尚未形成完整的体例。这说明,宁化伊氏自从迁徙入闽以来,一直没有族谱。从公元9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初,间隔500多年,这期间的各种历史信息只能靠口传或极少的零散文字保留下来,其中的误传或遗失讹漏在所难免。

迄宣德十年(1435),伊氏出现了第一本相对完整的族谱,对此其后人特别予以记述:“夫族赖谱以传,伊氏旧谱自大明宣德十年一修,至今万历八年,一百五十余年。”⑨万历八年(1580)是继宣德以后的另一次修谱,可见伊氏早期的修谱很不正常,间隔145年(上引资料称“一百五十余年”有误)才重修一次。

明朝中叶以后,民间修谱活动日渐普及,伊氏族谱的编修也走向正常化。从明清以后至今,宁化伊氏一共修谱13次,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雍正元年(1723)和1944年两次。

雍正元年的修谱是与康熙末年发生的祖坟争控事件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底,伊氏在祭扫始祖显公的坟墓时发现有被损坏的情况。次年,围绕祖坟问题与庵僧的矛盾日趋激化,最终导致僧众捣毁伊氏祖坟,并持械打伤三名族人的事件,由此双方互控长达三年之久。后来经宁化县知县李元琦亲自审理,要求庵僧修复伊氏祖坟,此事才告了结。⑩这种围绕祖坟的争执事件在传统社会并非罕见。而此事的出现则激起了伊氏族人的强烈愤慨,宗族凝聚力显著增强。事件结束后,伊氏族人就开始建祠并扩大修谱范围。以前伊氏族谱都是各房自修的,而此次则是几房人合作共修。当时撰写的《序》云:伊氏“虽前此谱牒一订于明宣德年,再修于我朝顺治年,要第各支自为修葺,而合谱之举不无缺焉”。因此,此次重修是明宣德以来很重要的一次,它打破了原来“各支自为修葺”的局面,成为伊氏宗族在建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

另一次重要的修谱活动在1944年。雍正以后虽然已经出现几房共同修谱的情况,但伊显传下的必达公房一直没有参与,直至1944年春“召集原同谱四房绅耆,佥议重修要务”时,必达公房世居上坑之裔嗣才“持其分修谱牒前来,校对本源一体,支脉相符,加入合修”。因此,此次重修真正成为伊氏五房人共同修谱的一次盛举。从明朝初年开始草创族谱,到民国年间第十二修,最终完成了各个支派的整合任务,可见一个宗族的构建与整合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

2.建造祖祠

如果说编修族谱是为了辩明渊源、厘清世系、保存宗族的历史记忆,而建造祖祠则是为族人尊祖敬宗营造一个神圣的空间。这两者相辅相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团结族人,达到收族的效果。

宁化伊氏鼎建祖祠最早应该是从下伊开始的。据《下伊水南发源祖祠碑记》云,水南祖祠是文敏公从河南挈家入闽最早的居住地,因此它“始于唐,盛于宋,圯于元”,至明朝嘉靖九年(1530),居住下伊的子孙后代才把它恢复重建。可是,这座被下伊子孙视为“众祖老祠”的祠堂并没有在宗族建构中发挥太大作用。清乾隆十九年(1754)下伊子孙在断垣残壁中又一次重建了祖祠,但至乾隆三十五年因与当地谢氏发生矛盾,这座祠堂竟被拆毁,以后未再重建。

其实,下伊祖祠的命运仅是其中的一例。这与伊氏各房自立、尚未完全整合有密切关系。所谓“奈后显公五房,星罗棋布,蕃衍城乡,各立私祠”;“在城建祠四,我上伊围上乡建祠二,俱祀始祖维德公以降”,指的就是这种状况。然而,建造一座能够维系全体族人的总祠,毕竟是伊氏宗族完成整合的一项重要内容。

康熙末年的祖坟争控事件,为伊氏族人增强内部凝聚力创造了条件。此时他们不仅联合起来修谱,而且共同建造总祠。据《太原伊氏鼎建思本堂祠碑记》载,这座祠堂建于上伊。在康熙六十年祖坟事件未了之时,显公传下的四房精英(必达公房未参与)就已经集中起来商讨建祠,很快便达成了共识,认为“祠者祖灵陟降所也,亟宜建之!”于是,当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即卜吉动工,至雍正元年十二月完成,历时将近两年半,取名“思本堂”。随后,又设置祭田,并制定了《思本堂十条规训》,包括敦孝弟、睦宗党、隆学校、褒贞节、剪奸淫、除贼盗、惩赌博、戒荡游、严侵葬、究私卖等。这十条规训实际上就是伊氏宗族的族规。由此可见,思本堂的兴建在伊氏宗族的历史上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祠堂作为宗族祭祀和聚会、处理族内事物的场所,在宗族社会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功能和象征意义。嘉庆十三年(1808),曾任扬州守署两淮都转盐运使、裔孙伊秉绶为思本堂题赠的对联云:“启族自唐余中历四朝周十三甲,承家惟道乐支分五派衍百千丁。”清楚表明了作者的追本溯源思想,以及思本堂对伊氏五房子孙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宁化伊氏自明朝以后,就一直持续不断地进行宗族制度的建构,通过编修族谱、建造祠堂、制定族规、设置祭田等系列举措,力求把数百年来分散各地的同根血脉都聚合在一起。宗族的建构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基本特征是由下而上的,先是各房派自建私祠,各修族谱,最后到各房派联合共建总祠,合修族谱。房派的联合是宗族内部整合的结果。因此,总祠、族谱的共建合修,不仅是一个宗族内部整合程度的标识,也是族人向心力的具体表现。宁化伊氏经过明、清两个朝代的努力,至清末、民国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宗族体系。其间,雍正初年的修坟、建祠、修谱无疑具有最重要的意义,是伊氏宗族建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转折点。

宗族的建构过程也是族人在不断发掘历史题材,增强宗族集体记忆并凸显其文化印记的历史过程。宁化伊氏源自河南,古老的历史记忆和中原情结,成为伊氏宗族的文化资源和情感纽带。

伊氏起源于黄河流域。商朝名相伊尹被视为伊氏的得姓始祖,而古老传说中的尧又被尊为伊氏更加久远的祖先。因此,伊氏在编修族谱时,儒家知识分子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考辩其姓氏来源,把他们的历史与尧、伊尹的故事联系起来。

伊奚自乎?有自来矣。自尧生于伊祁而伊姓始,自尹居于伊水而伊姓著,是因地而取姓也。然尧以神圣而帝唐,尹以元圣而相商。圣君圣臣,尊卑千古;圣德圣功,徽隆万世。卓卓乎不可尚已……尝闻伊氏世居汴州陈留县。据《一统志》,今陈留有城之莘,即古尹耕有野之名莘者也。溯流穷源,则伊祁者伊水之源也,伊水者伊莘之渊也。伊莘之渊出而为陈留之派,陈留之派分而为宁阳之流。渊源流派,接续贯通,则伊在宁阳而来在陈留也,有据而足征矣。

这篇作于明朝万历八年的文字,说明的是宁化伊氏由来有自,他们的根从河北(伊祁山)至河南(伊水、陈留),与历史上的圣人是一脉相承的。这种追根溯源式的历史表达,在宁化伊氏的《族谱》中经常可以读到。而发掘伊氏的早期历史,目的是为了向世人表明他们的祖先有着辉煌的过去,从而增强族人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除了追溯历史渊源之外,伊氏迁往宁化以后出现的历史名人更是族人津津乐道的重点。宁化伊氏繁衍至第五世出现了一个豪杰叫伊盆(讳义郎),曾自告奋勇代解贡品进京,与北宋朝廷发生了关系,因此他的事迹广为流传。清初李世熊修纂《宁化县志》时,就根据庙宇碑刻的记载将其事迹载入志中。《宁化县志·伊公庙》云:

庙在永丰里上伊村。按旧碣,神姓伊名盒,为人豪毅,耿耿有烈士风。宋真宗景德元年,转运使李住起解梅州银绢,本州委通判胡某赍至本都武曲桥锡源驿,疾故,奉官茔葬。伊公慨然诣县自陈曰:“解官本为朝廷重务,客死吾土,某现充保长,亦草莽臣也,愿换牒代解。”县许之。至汴京,适皇太子生,上大悦,以覃恩赐敕一道,骏马一骑,剑一口,出镇柳州。时南蛮不共,公领军夺勇前驱。血战破贼,所向倒戈。事平凯奏。卒于官,以功特赠银青大夫,因庙食至今。

由于有李世熊的记述,伊盆的事迹更加深入人心。他的精彩故事除了为人豪毅、出身草莽等情节外,更为重要的是到了汴京,受到北宋皇帝的赏赐。这样,就把生活于山野边陲的小民与中央朝廷联系了起来。开封、朝廷、宋真宗等词汇,对于来源于汴州陈留的伊氏族人来说,无疑是唤醒历史记忆的亲切信号,更加增强了他们对姓氏渊源的认知和对中原的思想情感。

从清初开始,《伊氏族谱》又出现了伊公再被朝廷封为“洲湖润德尊王”的提法,至此,有关伊公生前死后的所有细节都在《伊氏族谱》中一一呈现:他生于宋太宗太平四年(979)十月十七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25岁代解贡品进京,受赏识出镇柳州,平南蛮奏捷;卒于官,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真身被请回,奉旨塑金身,立庙崇祀。政和二年(1112)六月再被朝廷封为“洲湖润德尊王”。族人崇奉其祖先并努力塑造祖先与朝廷皇帝的关系,对提高该宗族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十分重要,这本来并不稀奇。上述事例最令我们关注的,是这些涉及伊公与朝廷关系的时间点都发生在北宋。北宋的京城在开封。因此,伊公生前死后的诸多故事情节与其说是在塑造神明正统,从而拉近地方小民与中央朝廷的关系,还不如说更有不可忽视的一面,即伊氏族人在寄托他们对中原故土的情感,是一种隐性潜在的历史情结的自然流露。

河龙聚居着伊、谢、张、李等姓族人。伊公祖庙就建在下伊。随着其灵验故事的传播,伊公崇拜就逐渐走出了伊氏宗族的范围,成为周围53乡人共同崇祀的活动。如今,下伊的水南祖庙仍然存有多块清朝时期众姓修建庙宇的碑刻。其中,雍正十年的《水南庙碑记》云:“宋真宗时,余乡有伊公以解粮为朝廷简任,莅镇柳州,累建勋于汗马之劳,载在邑乘彰彰可考。”嘉庆二十四年《重建水南庙记》又载:“(伊)公于宋真宗景德元年解粮诣京,适皇太子生,敕赐银青大夫。镇柳州。时南蛮不共,公令军奋勇事平奏乐凯。卒于官。后于宋政和二年因海寇骚扰,公显绩平服,加封洲湖润德王。而英灵赫濯,有祷必应,于梓里诸乡素著,所以庙食至今。”上引这两段清朝时期的碑文都在讲述伊公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两段碑文书写的时间不同,但都提到伊公进京的任务是“解粮”,而不是我们原先知道的“起解梅州银绢”。解押的东西变了,这其实不是作者的疏忽大意或者失查,而是乡民百姓在传播故事过程中增加了新的内涵。

河龙乡是宁化县的产粮区之一。河龙大米在当地十分有名,至少在清朝,就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贡品。因此,伊公故事的演变,与清朝时期河龙的社会经济变迁是密切相关的。如今,当地人在讲述伊公故事时,更加上了进贡大米的情节:“(伊盆)自告奋勇,愿意换牒代解,获宁化县府批准登上迢迢解银绢的辛苦征途,并随带河龙大米进京。当伊盆解押到京城(河南开封)交割银绢时,适逢太子刚好诞生,皇上大喜。又献上带去的河龙大米,皇上吃后,甚赞其米,十分高兴,龙颜大悦,令其年年进贡……河龙大米成为贡米后,远近闻名,十分畅销,所以河龙各姓氏十分感谢伊盆打开了大米的销路。”这个故事的讲述者和整理者是当地伊、谢两姓的文人。可见伊公故事在当地人的集体创作下,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更加丰富多彩。伊公进京加上了进贡河龙大米的情节,由此伊公的历史贡献就不仅仅是慷慨忠义、护国佑民,而是把河龙与京城联系起来,把河龙大米与皇帝喜欢的贡品连接在一起。伊公由此成了有功于家乡、值得乡民永远纪念的杰出人物。伊氏的历史故事和中原情结,最终演变成了河龙各姓村民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

以往许多探讨客家宗族的成果,主要关注客家宗族社会形成的背景及其主要形式如单姓村、多姓村等,很少关注客家宗族建构的过程及其基本特征。宁化伊氏的个案则让我们知道宗族制度的建构是自下而上的,时间相当漫长,各个姓氏的发展历程或不尽相同,但最终能否完成整合则是一个宗族构建整合程度相当重要的标识。

宗族建构的过程也是伊氏族人保存、延续历史记忆的过程。族谱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了宗族的过去,而族人的口头传说则以鲜活的方式演绎着祖先的传奇和辉煌。伊氏族人虽然已经远离中原故土,但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然蕴藏着浓厚的中原情结和历史情感。这种思想情感不仅表现在对祖先渊源的追溯和考据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北宋时期伊公传奇的塑造和表达上。古代圣贤和伊公故事,两者交相辉映,构成了伊氏宗族两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印记。这些文化印记既是宁化伊氏宗族文化的鲜明特色,也是当地客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宁化伊氏以其来自历史的文化资源,形塑了自身的文化传统,同时参与了当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成为各姓乡民共同享有的文化遗产。今天,这些承载着祖先记忆的文化传统仍然鲜活,它以丰富的内涵在新的时空背景下继续向前延伸,面向新的未来。

注释

①雍正元年《太原郡源流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7页。②上引资料尽管有明确落款,时间为“皇清雍正元年癸卯岁仲冬月吉旦”,但文中又有述及乾隆年间的史事,当为后人增订加入。③洪武十二年《伊氏旧谱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2页。④又有一说,伊氏入闽的时间为“唐僖宗文德元年”即公元888年(见《下伊水南发源祖祠碑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19页),但不管何种说法,其入闽时间均在唐僖宗年间。⑤伊启烈、谢云吐、钟晋兰:《河龙的宗族、信仰与婚丧习俗》,载杨彦杰主编《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上册),国际客家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5年,第271—275、347、360、326页。⑥钟晋兰:《伊氏历代止、殇、出家、出继、出外等统计表》,载《河龙的宗族、信仰与婚丧习俗》一文,杨彦杰主编《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上册),国际客家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5年,第282—290页。⑦伊氏分支繁衍的资料,参见雍正元年《太原郡源流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7页—8页;乾隆四十七年《必达公房上坑先修族谱旧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一,1990年十三修,第27页。⑧崇祯六年《旧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4页。⑨万历八年《太原伊氏重修旧谱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3页。⑩这个事件在伊氏族谱中有多处记载,参见《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13页—17页。雍正元年《太原伊氏重修家(谱)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7页。引文中提到的顺治年间重修族谱,即为第五修,康熙元年作序。1945年《太原郡伊氏十二修族谱新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民国本,第3页。乾隆十九年《下伊水南发源祖祠碑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19页。参见《太原郡伊氏族谱》,卷一,1990年十三修,第37页。维德是伊显的字,乾隆二十年《太原伊氏鼎建下伊水南祖祠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19页。雍正二年《太原伊氏鼎建思本堂祠碑记》,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15页。《思本堂祠规训引》,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专门单页第1页—2页。万历八年《太原伊氏重修旧谱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2页。“姓伊名盒”的“盒”字,当为“盆”之误,宁化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康熙《宁化县志》,卷七《坛壝庙祠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418页。此前伊氏的历次谱序均没有“洲湖润德”这个封号,康熙元年《伊氏七十有奇翁老笔重修族谱序》、雍正元年《太原伊氏重修家(谱)序》,载《太原郡伊氏族谱》,卷首,光绪三十四年重修本,第5—6页。这些碑刻钟晋兰均已整理标点,见伊启烈、谢云吐、钟晋兰:《河龙的宗族、信仰与婚丧习俗》,载杨彦杰主编《宁化县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上册),国际客家学会、香港中文大学海外华人资料研究中心、法国远东学院,2005年,第347—363页。

责任编辑:王轲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
“客归何处去”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
客家文化视阈下的赣州市城区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满意度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