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初探

2015-01-19 10:45殷坚季建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1期
关键词:规划目标专业

殷坚+季建峰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激发教师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当前不少学校认识到了其对于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突破成长瓶颈的现实意义,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虽为规划制定的主体,却一直处在“被制定”的尴尬境地。

自我导向学习,作为学习者能够自定学习目标,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评价学习结果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近年流行于成人学习领域,它对于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对帮助教师自主建构发展规划也具有显著意义。

一、唤醒教师对专业发展规划意义的自我认识

1.走进“自我”的理论学习——从书籍阅读上寻求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自身学习,有了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我导向学习者,才能树立起高远的专业成长目标。学校通过购买或上网搜集资料打印的方式,精选了各种教育理论书籍供老师自我学习,并组织开展阅读摘录、写读后感、读书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进行自我的知识内化。而通过一些职业规划类书籍的推荐阅读,不仅明晰了职业规划的意义,还获取了进行专业规划的有效方法,这为开启教师专业规划点亮了明灯。

2.走出“自我”的专家引领——从校外行家处借助智慧

“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专家智慧,是进行教师培训学习,让教师走出“小我”禁锢的重要方式。学校一方面多次邀请教科研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南京等地参加教学观摩或培训活动,开拓眼界,掌握课改新动向,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欲望,获取专业成长途径。

暑假期间,学校精心策划,组织全体教师远赴浙大和南京晓庄学院进行教师专题培训,多层面的学习,使教师更新了观念,看到了自身差距,踏上了向往和追寻属于自己职业幸福感的康庄大道。

3.走向“自我”的榜样示范——从校内名师上汲取经验

为了更多教师从身旁名师身上获取榜样力量,汲取成长经验,探寻成功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学校就多次组织教师开展“名师专业成长给我的启示”“校内名师专业成长故事”等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贴近教师本身,更利于教师走向“自我”,潜移默化中让老师们真切地了解身旁的名师如何自我规划,自我奋斗,从而获得专业成功的方法。

4.保障“自我”的制度建设——从激励机制中滋生动力

要让教师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主体,需要外界与他人的奖励,更需要制度来对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不竭动力,然后才能把外界要求转化为教师需求,并得到教师主体积极认同并努力践行。学校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完善制度,通过加大教师专业学习、发展上的考核和奖励,激励教师自我导向学习,通过构筑平台、创建优质学习资源,突破学校自身打破封闭的规范,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着力搭建教师学习平台,通过创设环境、营造学习氛围,来加强同伴互助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让教师明白职业规划的重大意义。

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自主制定

1.分析自我,认识自己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缺陷,全面分析自己多方面的个性因素,找寻适宜自身发展领域的“生长点”,剖析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的背景,同时考虑学校意图打造的发展愿景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整体构想,了解自身专业发展的起点和相关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目的地确定发展目标,这样的规划才更具有鲜明的个性。

2.剖析环境,把握方向

教师制定规划前,要分析学校发展愿景、学生的需求,乃至学生发展对教师自身的要求等外部条件,理清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的关系,认真分析自己所制订的规划,与其他两者是否冲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考虑资源条件是否允许自己如此规划,还有哪些资源或条件?怎样才能获取资源?只有细致剖析了发展环境,才能使自己的规划更为科学有效,有更强的可执行性。

3.自定目标,形成愿景

认识了自己及了解周边发展环境,还要明确自己发展方向和路径,是在教学上有所作为,还是做学术研究,或专注学校管理?如果基本清晰了发展路径,就要逐步考虑期许达到的结果,整体思考环境制约和个人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对于目标长期或短期的选择,应根据规划或计划的长远性进行灵活选择,长期目标要综合考虑,短期目标应操作性强,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要包含在长期规划中,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景。

4.拟定策略,推进“预案”

目标敲定,具体的措施和活动构成的行动方案就要提上议程。依据制定的目标和自身条件,确定目标达成所需专业发展内容,进而明确所需开展的具体专业活动,包括研究课、研讨会、专业阅读、课题研究等。在实际操作时,还要包括完成目标或开展活动所需时间、条件和资源。同时,还要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计划,适当设计并安排自己的相关专业活动,形成可行性预案,以确定最佳行动方案。

三、引领教师进行发展规划内容的自我评价

1.关于“我”的自评反思——在自我诊断中发现问题

通过研究和借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领教师自我评价规划的制定情况。如果清晰答问,则说明计划既有深度,也有可行性。

(1)预判发展结果: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是否有清醒认识?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没有发现问题?等等。

(2)分析发展方法:认识与分析自我时,是否借助了什么手段,获得了哪些人的帮助?等等。

(3)剖析发展环境:对当前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是否明晰?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是否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哪些因素有助于自己的专业成长?等等。

(4)定位发展目标:对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经过岁月的流逝,是否依然恰当?等等。

(5)明确发展阶段:原来设想的某个发展阶段,自己是否达到?是否知晓当前自己所处的阶段?能否明晰后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等等。

(6)开展发展活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参与哪些专业发展的活动?这些活动哪些有助于解决自己当前的发展问题?等等。

2.关于“我”的教师量表——在量化评价内了解差异

教师发展量表,是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其不但能适应本校发展需求,更能科学有效反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量表的制定,学校可以通过广泛讨论和科学借鉴,根据学校、教师发展的具体要求,协同专家和学校领导、教师共同制定,教师通过对照量表中各项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估,就可一目了然地清晰了解自己所处在专业发展水平,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3.关于“我”的教育叙事——在故事讲述里明晰价值

科学的教育研究应该是定量和定性的统一,量化的评价能够整体上反映教师专业水平现状,却较难发现教师个体间的发展差异。根植于教育教学土壤的教育叙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现实性,就能彰显出其独特的评价价值,也更凸显教师自我在专业成长中的角色地位。

教师在教育叙事过程中,重点要讲清自己如何提出研究问题和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后,答疑过程中又碰到了哪些阻碍。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策略等等。在整个叙事过程中,教师既是讲述者,又是自我诊断者,不仅明晰了自己的教学价值观、评价本人目标等方面的达成度,又为自己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了依据。

教师如何在专业发展自我规划中,实现华丽转身,需要实现对专业规划意义的正确认识,规划目标的自主制定,对规划内容的自我调整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自我导向学习者,才能享受教师职业生涯带来的激情与幸福。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西石桥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规划目标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