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火爆“个人电视台”

2015-01-20 14:36
商周刊 2014年26期
关键词:吴晓波高晓松账号

互联网时代就是个性化时代。这个特点与当下的视频热结合,造就了一大拨个性化自媒体视频节目,我们姑且将它们叫做“个人电视台”。2014年,各类“个人电视台”表现神勇,在收获巨量观众的同时,风头直压传统电视台,创造出新媒体视频内容的奇迹。

No.1“卖艺人”高晓松

节目名称:《晓说》、《晓松奇谈》

节目类型:个人脱口秀

个性表现:语言幽默、观点犀利;从天文地理、海外见闻、中西野史到音乐、电影、足球、炒股,从历史典故到互联网的未来,无所不谈。高晓松在节目中给人一种“江湖百晓生”的感觉。

其人其事:高晓松曾说自己40岁之后,生活和做事的目标更明确了,并称自己就是个“卖艺人”。这两档节目是基于高晓松本人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其量身打造的。30分钟左右的节目不会限制主题,他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规划。不过,在脱口秀的形式上要求他尽可能用“高晓松”的表达方式,以突显个人的风格化。节目录制时,现场没有备用稿子和提词器,摄影师一喊开机,高晓松就开始“神”侃。

《晓说》在优酷平台播出两季后,节目累计了5亿多点击量,并一度成为了个性化视频的范本。高晓松也因此成为了巨头争夺的对象,据说曾有五家公司,包括三家视频网站和两家巨型传媒公司想要与之合作。此后,高晓松“转会”到了爱奇艺,新节目《晓松奇谈》的内容方向和呈现方式跟《晓说》相差无几。高晓松总结自己节目的个性特征时表示:“我主要讲‘识,知识够不够不重要,见识很重要,谁不会用搜索?但我能找到有意思的角度和联系,比如我在美国能接触到大量国内接触不到的资料,图书馆里就能借到蒋介石的日记。”

点评:《晓说》和《晓松奇谈》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高晓松”的名人效应;另一方面,《晓说》诞生的时机刚刚好,赶上了视频网站最早一波自制节目的试水期,平台在资源和宣传渠道上的倾情投入使其迅速在市场有了回响。此外,高晓松本人丰富的知识储备是节目内容质量的保障,而有别于传统基于台本制作的脱口秀节目,更自由、随性的表现方式则更凸显高晓松个人的独有风格。

No.2“财经八卦”吴晓波

节目名称:《吴晓波频道》

节目类型:个人脱口秀

个性表现:关注财经世界里的每一件事,以独特的视角细数企业家们走过的路、讲述财经热点新闻背后的故事、梳理与商业相关的八卦绯闻,分享每一个有意义的财经观点。

其人其事:吴晓波长期专注于财经写作,自从在爱奇艺开了个人频道以后,舍弃了自己的两个专栏,并将内容的首发阵地转移到了视频网站。在开通个人视频节目以前,他的信息主要来自朋友圈,社交产品几乎控制了他所有的信息渠道,移动端成了其知识供应的主要平台。

他曾表示,作为60后,长期以来的专栏写作、图书写作,造成了自己的受众偏老龄化,基本集中在50后、60后、70后。而通过视频平台,他最大的感触是读者群得到了扩展,年龄层比之前年轻了近10岁,互联网让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更年轻的族群。

点评:如吴晓波自己所说,《吴晓波频道》目前内容配置比较“重”:每星期有两个专栏再加一个视频。在商业模式上,《吴晓波频道》还没有突破传统的自媒体广告模式。他可以基于用户积累建立会员制度,在线下做课件分享,给企业做教育培训,以私董会或公开课的方式来拓宽现有的商业模式。

No.3“独立女性代表”田朴珺

节目名称:《谢谢你,纽约》

节目类型:个人纪录片

个性表现:以纪录片的形式将文艺进行到底,宣扬独立女性的价值观。

其人其事:《谢谢你,纽约》是以田朴珺的个人随笔集《习惯就好》为内容框架拍摄的纪录片,由田朴珺工作室和乐视网共同打造。该片讲述田朴王君在纽约留学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如何从只身一人提着箱子露宿纽约街头,到独立奋斗融入华尔街犹太人社交圈的过程,为观众揭秘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这部伴随着“田氏语录”、择友指南、曼哈顿买房经、如何选购钻石和整容等趣味实用内容的纪录片堪称一部现代“独立女性炼成记”。

点评:田朴珺用个人独有的亲身经历向观众展示一种生活状态,并现身说法,在所见、所闻、所感中传达一种“独立女性”的价值观。节目在记录她与纽约名流交往、适应生活环境、学会独立、并最终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还对时下的一些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为“田朴珺”品牌的传播增加了一些社会化元素。

NO.4“60秒强迫症患者”罗振字

节目名称:《罗辑思维》

节目类型:个人脱口秀

个性表现:罗胖通过大量阅读,将有种、有趣、有料的各种段子融入话题内,在知识中提炼出独立见解,结合有趣、新颖的思维方式讲给观众听,充当观众的书童。其宗旨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其人其事:与高晓松类似,罗振宇的个人视频脱口秀的内容同样纵横中外,谈古论今,但表示方式上则通过朗读文章或说段子加以个人观点的解读。《罗辑思维》最早是罗振宇自主运营的一个微信公众账号,用每天60秒的语音内容为大家分享一篇好文和一种新颖、有趣的逻辑思维。

在商业模式上,它在传统视频节目的广告模式外有更多延伸,比如通过“罗辑思维”公众账号的用户沉淀,建立了会员制度,并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百万会员费:第一次售卖会员,5小时获得了160万元;第二次24小时售卖会员获得800万元。此外,“罗胖”还基于品牌效应、社群运营,成功制造了“微信卖月饼”、“微信卖499元的大书包(内含罗胖精选的6本好书)”等经典品牌营销事件。

点评:《罗辑思维》通过品牌营销和互动活动验证了用户的品牌黏性,在视频节目推出后,很好地实现了用户和受众的双向导流,形成了一种文化品牌效应和个人品牌号召力,在商业模式上可嫁接的产品很多。这种知识型视频脱口秀通过线下活动、出书、招募会员、社群征婚、C2B订制等一系列颠覆性玩法激发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No.5“睡前故事大王”王凯

节目名称:《凯叔讲故事》

节目类型:故事电台

个性表现:《凯叔讲故事》也是脱胎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一档视频节目,最初是由原央视主持人王凯在睡前为孩子们讲精彩的绘本故事开始的,被誉为“哄睡神器”。

其人其事:《凯叔讲故事》为宝贝们讲优质的儿童绘本故事,起初在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每两天发布一个新故事,并通过听故事画画的“画剧”活动为宝贝提供展示平台,每个故事所传递的正能量都是为了帮助宝贝塑造健康的人格。

凯叔认为,一个微信公共账号就像一个产品。“凯叔讲故事”这个产品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思维不断地渗透,产品也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其微信上的用户累计达到了十几万,在各个平台每天的播放量平均能达到20万。

点评:王凯用一款“哄睡神器”完成了传统媒体人到新媒体人的转型。这款产品的用户定位精准,通过“社群”逻辑,以线下活动和线上互动做用户运营,开发了一系列周边产品,例如众筹绘本馆和动画片,打造了第一款付费产品《凯叔西游记》等。它未来还可以在商业模式上更发散,通过把媒体属性放大,将品牌社群垂直延伸到产业,会具备更大的商业潜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吴晓波高晓松账号
彤彤的聊天账号
施诈计骗走游戏账号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10万+资讯为何会被疯传?——基于《疯传》STEPPS 原则以及吴晓波频道样本资讯的实证分析
高晓松将客串《白夜追凶》第二部
你喜欢干什么
找个理由帮朋友
如何查看迅雷数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