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素质杂谈

2015-01-22 15:54Seamouse
小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空姐国人

Seamouse

一对年轻情侣泼向泰国空姐的方便面,再一次灼伤了在媒介报道中同胞们本就不良的海外形象,也浇灭了国人对内地年轻游客的素质期待。

事实上,一段视频、几张图片往往不可能捕捉到事件的原貌。

在媒介报道中,我们见识了内地游客在卢浮宫水池前泡脚;在卢克索神庙浮雕上篆刻“×××到此一游”的字迹;香港街头甚至地铁上把着孩子大小便;欧洲大教堂台阶上对向姑娘裙底的长枪短炮;东南亚回国航班上因调整座位而导致的拿餐具互殴……劣迹之多,不一而足。

作为一年中有大半时间浪迹欧美的我,这其中,感觉有些被刻意夸大了。如若将卢浮宫泡脚照拉大画幅,会发现各国男女老少都在那么做,炎炎夏日,在公共场合脱袜脱鞋随地躺下的,更多是生性自由的欧洲人,这并不算什么不雅之事;至于“神庙赐字”的行为确实恶心,但如若进到德国维尔茨堡世遗名胜主教宫,会在壮观的回廊上看到同样壮观的各国语言“到此一游”,唯独没见中文。

如若论及某些“劣迹单向”,国人恐怕还是不能“一枝独秀”。公共场合和公共交通里高声喧哗的分贝数,美国人要大好多倍,以至于在有些欧洲城市地铁站上,当地人一听到美国口音,就会在列车到站后试着钻进不同的车厢;而最爱在浮雕和公共建筑上一显“矫健好身手”的,当属战斗种族俄罗斯人,去过几次雅典帕特农神庙,每当保安呵斥时,他们已经迅速完成了Youtube上又一段极限运动视频。

如果用数据说话,那么不同机构不同领域不同渠道的调查,又总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不过,综合看来,美国、中国、俄罗斯的游客,也和他们各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相似,总处于形象糟糕排行榜“前三甲”。

最有意思的是,在针对酒店从业者的调查中,酒店非常青睐来自美国的度假者,因为他们出手阔绰,给起小费来尤其大方;可在另一份行为调查中,却偏偏有超过四成的美国游客承认顺走过酒店的毛巾、浴袍、枕头、遥控器和《圣经》等物品。而来自中国、法国和德国的游客,则会对酒店消费精打细算,甚少打开装满收费酒水的迷你吧,下车后从门童手里抢过自己行李以免产生可能的小费。

显而易见,中国游客出手阔绰的形象,基本停留在奢侈品店和奥特莱斯。而在其它方面,国内土豪或许不及来自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的富商,酒店服务人员常抱怨,“俄国人和阿拉伯人经常亮出大把现金,责令工作人员听他们使唤”。

而无论国人有多么不喜欢日本人,他们总在各类游客形象排行榜上高居榜首。清洁工时常发现,日本人离开后的房间,竟然比入住前打理的还要干净。而清理起来最麻烦的,或许是英国人扫荡过的房间和酒吧,他们总是彻夜狂欢,总会吐个一塌糊涂。而在观赛和演出等特种旅游项目上,国人形象同样不敢恭维。我曾在首尔看过恒大的亚冠决赛,也在塞维利亚看过国家队客场与西班牙的热身赛,比赛一结束,客队看台上,除了满座的报纸、纸杯,还丢满大家之前拿在手里呐喊并摇晃的五星红旗,为了接下来的生活和声誉,当地留学生们都只好自觉留下来,艰难地清理满地狼藉。

在2013年3月美国市场调研机构曼达拉研究公司的数据中,中国游客就是最“不讲卫生、不遵守公共秩序、在飞机上争夺行李架空位”的那群人。关于最后一项,尤其体现在国内城市飞往莫斯科的航班上。那些航班总能坐着近90%的国内乘客,往往飞机刚一落地,还在高速滑行,国人就迫不及待地解开安全带、打开行李箱,直至被空姐以难辨的汉语进行干预,才勉强停下。而很多遵规守矩的同胞,见此场面也不免非常尴尬。

回到向空姐泼方便面的安徽籍年轻情侣,即便退几步为他们设想,认为是作为廉价航空的亚航没义务为其提供免费热水和食物,而乘客在事先不知情情况下和态度可能冷淡的空姐发生冲突,可接下来视频里几句“以为老子付不起钱吗?”,就彻底暴露出中国游客在海外形象低劣的一个重要原因——处处以为受歧视被迫害的自卑心理,转而导致夸张报复。而改变和扭转这一心理,现在看来,还真不是70、80后就能完成的。

猜你喜欢
空姐国人
空姐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被嫌弃的宋国人
首批台籍空姐入职厦航
多高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