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柑桔生态价值开发成效与对策浅析

2015-01-23 02:46刘春荣
中国果业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衢州市衢州柑桔

文/刘春荣

特约编辑:艾 华

【导读】 浙江省衢州市的柑桔产业发展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其生态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促进。笔者介绍了衢州柑桔林的形成、特点及其生态价值,总结了提升柑桔林生态价值的主要技术措施,并提出了进一步培育柑桔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衢州市位于浙江省的西部,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是浙江省柑桔生产第一大市,现有柑桔面积3.54万 hm2,年产量70万 t

左右。衢州市森林覆盖率71.5%,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地区之一、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浙江省首个全市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作为浙江省的生态屏障,近几年来当地不仅看重柑桔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看重发挥柑桔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一、衢州柑桔林的形成与特点

衢州柑桔栽培有1 400多年历史,明清时就是闻名全国的柑桔产地。改革开放前主要沿衢江两岸平地种植,随后向丘陵山地扩展,水稻田改种的也较多,2008年面积最大达4.25万hm2。随后实施以“减量提质”为核心内容的转型提升工程,低洼易冻地、较高海拔地、坡度过陡的桔园等进行 “退桔还林”“退桔还菜”“退桔还粮”,面积有所减少。衢州柑桔林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离城区近,对城区影响大。衢州原为衢县,城区面积很小,1985年成立地级市以来,城区不断扩大,原先近郊的桔园融入城区,加上城市众多的公园采用柑桔树作为主景树以及街道的行道树,桔园成为城区的“绿肺”。

二是集中连片,形成桔海。柑桔树曾是衢州人的致富树、摇钱树、养老树,虽然前几年市场行情有所下滑,但衢州人对柑桔有一种迷恋的情结,舍不得挖,舍不得砍,即使外出打工,也不愿让柑桔园荒芜,仍要请假回家施肥、剪枝、防治病虫害,大部分柑桔树得以保留。

三是生态种植水平较高。椪柑、胡柚为主栽品种,适应性强、生长快、冠幅扩展迅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一个穴、一株壮苗、一担有机肥”的标准化栽培,并推广生物覆盖、扩穴改土等技术,总体上生态种植技术水平较高。

二、衢州柑桔林的生态价值估算

柑桔树为常绿果树,树形美观,春季花香扑鼻,秋季金果满树,又是阔叶林种,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噪声、改良土壤、完善城乡生态系统、改善人居环境等生态价值。衢州椪柑、胡柚生产实行计划密植,平均每667 m2栽植83~110株,栽后第3年树冠覆盖率约60%,第5年树冠覆盖率可达85%左右。衢州市现有柑桔90%是成林柑桔,其主要的生态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改良衢州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强化生态功能作用巨大。衢州市森林覆盖率虽然较高,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不佳,生态功能弱化。针叶林的比例过高,占52.4%;阔叶林的比例偏低,仅占12.7%;幼龄林面积较大,占31.8%,影响森林整体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功能。而柑桔为经济林种,属于阔叶林,正好能弥补当地森林阔叶林比例偏低、幼龄林面积较大的缺陷。

二是净化空气作用显著。按每公顷柑桔林每天吸收二氧化碳1 000 kg、释放氧气750 kg计算,全市3.54万hm2柑桔林一年可吸收二氧化碳 1 292万t,制造氧气969万t。柑桔树是对氟、硫等废气抗性较强的树种,按每公顷柑桔树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4 t计算,全市柑桔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5.0万t。柑桔树可遮挡、过滤、吸附空气中的粉尘,按每公顷柑桔树每年可滞尘28.1 t计算,全市柑桔林每年总的滞尘能力达 99.5万 t。

三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为衢州最主要的果树,柑桔以其“冠幅大、叶宽阔、叶片多”的特点,充分发挥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按每公顷柑桔林每年防止土壤流失244 m3测算,3.54万hm2柑桔林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863.8万m3;按每公顷柑桔树每年涵养水源9 855 m3测算,全市柑桔林每年总涵养水源量3.49 亿 m3。

四是具有改良土壤、调节气温和休闲观光等作用。桔园土壤经培肥得到改良,有机质含量从1.0%左右提高到1.5%左右,酸度下降,pH值从4.5~5.5提高到5.5~6.5。夏天桔林中的气温比空旷地带低3~5℃,而在冬天则高出2~4℃。柑桔林更是市民体验柑桔果实采摘、休闲观光的最佳去处,柯城区石梁镇桔海森林公园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水果主题公园。全市现有休闲观光柑桔园35个,年产值超5 000万元。

三、提升柑桔生态价值的主要技术及模式

柑桔产业发展首先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生态价值日益受到重视。衢州柑桔林在改善环境、美化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海绵”城市等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柑桔产业发展过程中,推广应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逐渐生态化、绿色化、有机化。

一是以改良桔园土壤为主的技术,包括开壕种植、挖穴种植、扩穴(壕)改土、生物覆盖等。修筑等高梯地开壕沟种植、挖穴改土种植桔苗,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通过收集有机质、有机肥来改良土壤,填壕沟(穴)的材料有栏肥、塘泥、堆肥、稻草、杂草、树枝叶、食用菌渣,同时撒施石灰中和土壤酸性;就地取材用杂草、稻草、秸秆等生物质材料覆盖桔园地面,夏天可降低地温,冬天可保温;生物质材料腐烂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通透性。

二是生态循环类技术,如生草栽培、废弃果实及修剪的枝叶还园技术与 “猪—沼—桔”模式。用生猪的排泄物作为沼气原料,沼渣、沼液做柑桔肥料,桔园里种草为猪提供饲料,沼气为种养殖业和农村生活提供优质廉价能源。这三种技术实现了物质循环利用,实施清洁化生产,进行良好农业规范(GAP)实践,受到桔农欢迎。

三是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减药控害等农业先进技术,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因过度施化肥、用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又为人们提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将生态理念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传递共享。

四、进一步培育柑桔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措施

2014年8月,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目标,其主要措施为着力工业产业的转型提升和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的培育,尤其是生态柑桔产业的培育。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政策引导。在衢州市县农业产业转型提升专项资金中,主要扶持农民“退桔还林”“退桔还菜”“退桔还粮”,防止低产、低质、低效等“三低”桔园荒芜以及引导连片规模化发展柑桔优新品种。对柑桔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实行以奖代补政策。

二是技术研发应用。集成研究与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生草栽培、生物覆盖、废弃果枝叶还园、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以及 “猪—沼—桔”种养结合模式。

三是加大柑桔生态价值的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柑桔树的生态价值、生活价值;利用阳光工程、人才培育工程等培训柑桔生态栽培技术,普及生态循环农业理念和相关技术。

四是持续实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工程。培育区域公共品牌,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培育优新品种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让桔农增收,从而增强桔农运用生态栽培技术、重视生态环境培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是拟建设生态柑桔林长效保护机制。通过议案、提案建议将衢州3.54万hm2柑桔林列为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建立保护培育机制,落实相关工作经费。

猜你喜欢
衢州市衢州柑桔
衢州烂柯山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柑桔树青苔病的发生与防治
柑桔园冬季管理技术
柑桔砂皮病研究进展
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
衢州治超亮剑
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
衢州市常山县天马一小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