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检测的比较

2015-01-23 05:45贾晓东潘晓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造影斑块

贾晓东 潘晓芳

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检测的比较

贾晓东 潘晓芳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检测的比较。方法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周后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测和CT血管造影检测,同时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作为黄金标准,比较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一致性为72%,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作为两种无创伤、操作简便的颈部血管形态检测技术,二者可以通过互补和联合应用来检测颈动脉狭窄,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颈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颈动脉狭窄;检测;比较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42

为了探讨分析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检测的比较,现将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周后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测和CT血管造影检测,同时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作为黄金标准,比较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两者的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于临床研究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是由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内收治的,其中男64例(64%)、女36例(36%),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8.0±5.6)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颈动脉狭窄,且并无肝肾疾病及CT血管造影检测禁忌证。

1.2 检测方法

1.2.1 颈动脉超声 采用美国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IU22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议对患者进行检测,线阵探头频率调至7~10 MHz,凸阵探头频率调至3~5 MHz凸阵探头,分别检测患者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及其球部、颈总动脉。

1.2.2 CT血管造影 采用西门子公司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层厚调至1.25 mm,螺距调至1∶1,扫描时首先按照常规操作定位患者的颈椎,然后利用自动高压注射泵在患者的肘前静脉以4.0 ml/s的速率注入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85 ml,延迟扫描时间18~22 s,之后利用CT机由患者颅底至主动脉弓进行连续扫描。扫描完毕后,在Abw 4.4上对扫描结果进行后期处理,重建图象层厚1 mm,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消除肌肉、静脉、软组织及骨组织等,保留椎体,最后对颈动脉血管进行重建显示。

1.3 检测分析评定标准[1]颈动脉斑块分型∶颈动脉超声检测可根据斑块回声将颈动脉斑块分为均质回声和不均质回声,而均质回声根据其回声密度又可以分为强回声、中回声、低回声及混合回声;CT血管造影检测可根据斑块密度将颈动脉斑块分为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

颈动脉狭窄分级∶颈动脉超声检测可根据颈动脉狭窄处直径和狭窄远段的正常血管处直径来估测狭窄率,狭窄率<50%为轻度狭窄,50%≤狭窄率≤69%为中度狭窄,狭窄率>70%为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CT血管造影检测可根据颈动脉狭窄处残余管径和原始管径来估测狭窄率,狭窄率<50%为轻度狭窄,50%≤狭窄率≤75%为中度狭窄,狭窄率>75%为重度狭窄或完全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00例患者的100支血管中,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检测结果一致的共有72支(72%),不一致的共有28支 (28%);其中,不一致检测结果的血管中手术侧有9支(超声正确检测5支),非手术侧有19支(超声检测17支血管狭窄程度高于CTA)。颈动脉超声检测出2例强回声斑块、22例中低回声斑块、54例混合回声斑块;CT血管造影检测出8例钙化斑块、27例非钙化性斑块、47例混合斑块;CT血管造影对钙化斑块的检测比较敏感。颈动脉超声检测出有13例溃疡病变,而CT血管造影并未能检测出。CT血管造影检测出的23例颈内动脉闭塞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被证实,但被颈动脉超声低估为52%~67%颈动脉狭窄。总体来看,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一致性为72%,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动脉是人体的重要血管之一,主要负责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部、面部及颈部的大血管。颈动脉狭窄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2年内脑缺血的发生率高达26%,即便患者接受了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无法完全避免脑缺血的发生,可以说,颈动脉狭窄是脑缺血的最主要发病原因之一[2-4]。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临床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关键,而常用的检测方式有颈动脉超声检测、CT血管造影检测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等,其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在临床上一直是黄金标准,而前两者各有优缺点[5]。

本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检测一致性为72%,两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得出结论∶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作为两种无创伤、操作简便的颈部血管形态检测技术,二者可以通过互补和联合应用来检测颈动脉狭窄,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1]刘强,王树贤,张立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准确度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8):673-676.

[2]贺丽英,钱晓军,吕秀华,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3):642-647.

[3]金凤,王凯,刘挨师.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研究.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34(6):442-446.

[4]沈德娟,孙骏,叶靖.血管超声与64排CT血管造影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24): 65-67.

[5]付文艳,吴晓萍.颈动脉超声与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检测的比较.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95-1197.

2015-04-16]

∶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体检科

猜你喜欢
颈动脉造影斑块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