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疗的疗效观察

2015-01-23 05:45陈立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锁骨根治术生存率

陈立杰

乳腺癌术后大分割短疗程放疗的疗效观察

陈立杰

目的观察大分割短疗程放疗对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方法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为大分割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9 Gy,5次/周,共15次,总量DT∶43.5 Gy;对照组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单次剂量2 Gy,5次/周,共25次,总量DT∶50 Gy。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7.5%、81.3%,100.0%、90.1%、8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皮肤损伤和晚期皮肤损伤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分割短疗程的放疗方法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其生存率、不良反应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无明显差异,且缩短了疗程,值得推广。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大分割剂量;放疗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15

乳腺癌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放疗在其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乳腺癌术后放疗模式为常规分割,近几年大分割短疗程的放疗模式日趋成熟。本科2010年1~4月收治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采用了大分割与常规分割的放疗模式进行对比观察,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0年1~4月收治的6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均为女性,均已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明确病理证实,分期在ⅡB~ⅢC期之间,均已行3周期全身化疗。年龄 30~66岁,中位年龄52岁,按照术后放疗指征,均应给予术后放疗。术后放疗适应证[1]∶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高危(25%~40%)的患者,即T3或腋窝淋巴结阳性≥4个,或1~3个淋巴结阳性但腋窝淋巴结检测不彻底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年龄31~66岁,中位年龄53岁,ⅡB期12例,ⅢA期8例,ⅢB期7例,ⅢC期5例。对照组年龄30~65岁,中位年龄50岁,ⅡB期11例,ⅢA期7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设野相同,均为患侧胸壁野及患侧锁骨上下野。胸壁野采用6MeV-电子线照射,锁骨上下野采用6 MV-X线及12 MeV电子线混线照射。观察组胸壁野采用2.9 Gy/次,5次/周,DT∶43.5 Gy/15次,3周完成。锁骨上下野2.9 Gy/次,5次/周,X线照射DT∶20.3 Gy/7次后改电子线加量至DT∶43.5 Gy/15次完成照射;对照组胸壁野采用2.0 Gy/次,5次/周,DT 50 Gy/25次,5周完成。锁骨上下野2.0 Gy/次,5次/周,X线照射24 Gy/12次后改电子线加量至DT∶50 Gy/25次结束照射。放疗中两组均给予2次/d照射野内涂擦放射皮肤保护剂,每周复查1次血常规。放疗后所有患者继续3周期全身化疗及化疗后根据ER、PR情况行内分泌治疗。

1.3 复发及不良反应 主要复发部位为患侧胸壁及患侧锁骨上淋巴引流区。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的损伤。放疗致皮肤损伤按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RTOG)急性及晚期放射损伤分为0~4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随访及生存率 至2015年4月所有患者随访3年,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2年生存率分别为87.5%、90.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8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复发率均为6.3%,远地转移率分别为25.0%,2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早期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8.1%、75.0%。晚期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9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臂丛神经损伤等。

3 讨论

乳腺癌为女性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后约有3%~27%会发生局部和区域性淋巴结复发[1],胸壁和锁骨上复发是最常见的部位,约占全部复发病例的80%以上。针对胸壁及锁骨上的术后放疗可明显降低其局部复发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模式为单次剂量2.0 Gy,5次/周,共25次,总量DT∶50 Gy,5周完成。传统放疗的疗程长,延迟了化疗的时间。国外早有乳腺癌大分割短疗程放疗的报导[2],近年国内多家医院也相继开展大分割短疗程的放疗模式治疗乳腺癌,并有相关报导[3,4]。其理论依据为∶肿瘤组织对单次剂量的敏感性用α/β值来表示,α/β值越小,对单次大剂量越敏感。常规分割剂量2 Gy是基于恶性肿瘤α/β值约为10 Gy的情况下提出的,乳腺癌的α/β值约为3~4 Gy[5],非常规剂量的单次大剂量分割的放疗适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本科采用大分割短疗程的放疗模式治疗乳腺癌,与常规分割剂量放疗对比,1、2、3年生存率基本相同,局部复发率未见增加,放射性损伤未见加重。因随访尚未结束,5年、甚至10年生存率还未知晓,还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对比。目前各家医院结论基本一致[6,7],大分割短疗程放疗治疗乳腺癌生存率、不良反应与常规分割放疗无显著差异。它缩短了放疗疗程,为远地转移的高危患者尽早开始化疗赢得了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疗模式。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179-1182.

[2]Morgan DA,Berridge J,Blamey RW.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llowing mastectomy for high-risk breast cancer.A randomized trial.Eur J Cancer,2002,38(8):1107-1110.

[3]郁志龙,赵建国.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同方法放疗长期疗效研究.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2):1414-1417.

[4]武二伟,邢爱民.乳腺癌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与常规分割放疗的效果比较.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34-35.

[5]韩彦辉,李向平,贺会江,等.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分割放疗与大分割放疗的疗效比较.山西医药杂志,2014,43(23): 2727-2729.

[6]赵淑红,曹席明,刘国强,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大分割放疗的研究.现代肿瘤医学,2014,22(9):2120-2123.

[7]赵宗兴,杨建征,张亚男.乳腺癌术后大分割放疗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医生,2014,42(5):24-30.

2015-05-11]

∶028000 通辽市医院肿瘤放疗科

猜你喜欢
锁骨根治术生存率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锁骨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