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5-01-23 05:45蒋小兵王金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部围术血肿

蒋小兵 王金萍

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蒋小兵 王金萍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例,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患者治疗和护理工作结束后,其中14例患者痊愈,占22.95%;4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72.13%,有3例治疗无效,占4.92%,总治疗有效率为95.08%(58/61)。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应该配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失败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护理;效果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63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一般多发于50~70岁的男性,冬春两季较为多发。其主要是由于患者动脉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下,导致动脉血管发生病理性变化,使得各支动脉发生了坏死或缺血的情况,容易导致血肿或动脉瘤的出现,如果患者此时出现了较大的情绪波动,就可能会引发脑动脉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的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61例,其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52±9.27)岁,发病时间1~10 h,平均发病时间(4.21±0.38)h,患者高血压类疾病的病程1~11年,平均病程(3.32±0.27)年。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脑出血症状,其中脑叶出血9例、脑室出血9例、小脑出血6例、脑基底部出血37例。患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症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次分析的61例患者均采用的是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首先为患者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降低患者的血压,为患者输液保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为患者的脑部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然后在影像学检查下确定患者脑部出血的位置,对其进行局部麻醉后,采用颅脑穿刺针为患者进行脑部穿刺治疗,将颅内的血肿进行粉碎、吸出。同时利用生化酶液化技术清洗患者颅内的血肿位置,如此反复治疗,1~2次/d,并在患者脑部预置引流管,引流3~5次/d。最后利用影像学对患者脑部进行检查,并对穿刺口进行消毒和缝合,避免感染情况的出现[2]。

1.2.2 围术期护理方法

1.2.2.1 心理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发病阶段会出现严重的意识模糊情况,部分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或失语,因此难以避免的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恐惧、焦虑以及不安等负面心理情绪,对治疗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在整个围术期内,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方法的原理,尽量让家属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且了解如何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借此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

1.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 在整个围术期间,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其中主要包括双侧瞳孔的感光反应、血压是否稳定、是否提供合理的吸氧护理、是否处于昏迷状态、是否处在卧床静养状态等,这些都是保证生命健康的前提。其中由于患者本身具有高血压症状,因此对其血压的稳定性的观察必须要放在首位,正常情况下应该将收缩压保持在150~160 mm Hg (1 mm Hg=0.133 kPa),舒张压保持在90~100 mm Hg。

1.2.2.3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管是帮助患者排除体内血肿的脑部引流装置,对其的护理工作也必须要严格执行,保证引流管的卫生安全,并且根据患者不同的穿刺位置的不同基于相应的固定护理。引流袋需要每天更换1次,并且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同时无菌袋摆放的位置要低于穿刺口大约20 cm,避免引流液出现回流情况。

1.2.2.4 高热护理 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偶尔会引发感染出现发热的情况,其会增加患者脑部的耗氧量,使得脑部血液循环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应该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降热处理,可通过物理和药物两种方法。

1.2.2.5 体内环境和饮食护理 在围术期间,需要保证患者体内各元素间的相互平衡,其可以利用胃肠外或胃肠内营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饮食调节的方法来完成。其中饮食方面需要为患者提供高营养、富含钾元素以及纤维素等的食品,不能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

1.2.2.6 并发症护理 为了防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应该加强患者营养支持,为预防癫痫的发生,应该为患者提供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同时防止压疮、血栓等静卧并发症的出现。

1.2.2.7 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患者在恢复意识后要给予其相应的出院指导和功能锻炼。告知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肢体恢复,及在出院后如何进行恢复[4]。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血肿全部清除,高血压症状缓解明显;治疗有效∶患者血肿清除率50%~70%,高血压症状有所缓解;治疗无效∶血肿清除率<49%,同时患者高血压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出现加重情况。治疗有效率=(痊愈+治疗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患者治疗和护理工作结束后,其中14例患者痊愈,占22.95%;44例患者治疗有效,占72.13%,有3例治疗无效,占比4.92%,总治疗有效率为95.08%(58/61)。

3 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极为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性极大,在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的是引流血肿的方法,现代以微创血肿清除术应用最为广泛,但也需要配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1]李玉琴.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17(2):125-126.

[2]闫俊杰,曹丽华,崔志堂,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伤残医学,2011,19(3):48-49.

[3]朱慧敏,陈延选.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6例疗效及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1(8):141-142.

[4]吕伟,李兰香,宋苏娟,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围术期护理.郧阳医学院学报,2012,25(6):370-371.

2015-04-29]

∶130011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一汽总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脑部围术血肿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