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5-01-23 05:45郝明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脑炎口病重症

郝明杰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干预分析

郝明杰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54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脑炎;护理干预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18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病毒引起的,以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等为传播途径的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水疱,并伴有肺水肿、心肌炎等疾病。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患儿预后甚至威胁生命。临床治疗常常采用抗病毒、退热等对症治疗,对于重症患儿则需要全面的体征观察。对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采用强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选取来本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儿童,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取得不错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本院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儿童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7例。实验组患儿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3个月~5岁,其中1岁以下2例,1~2岁4例,2~4岁11例,4岁以上1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14例,女13例,年龄4个月~6岁,其中1岁以下1例,1~2岁6例,2~4岁9例,4岁以上11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静脉注射人血免疫球蛋白和激素治疗,再配以降温、镇静、清热解毒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1.3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儿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3.1 消毒隔离 成立手足口病专用病房,实行隔离。隔离病房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保证病房内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采用紫外线对病房内的空气消毒,另外采用含氯消毒剂对病房内的地面和患儿使用过的玩具进行擦洗。患儿的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均采用专门的消毒措施后排放。医生、护理人员等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进行洗手消毒。

1.3.2 高热护理 高热是手足口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持续高热能导致抽搐的发生,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于高热的护理极为重要。遵照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同时根据情况采用物理降温方法,比如采用温水或酒精溶液擦拭患儿的皮肤,或者采用冰帽、冰袋放置在患儿的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并且及时更换患儿的汗湿的衣服,给患儿进行温水擦拭,保证患儿的保暖。

1.3.3 病情观察 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恶心、抽搐等症状。若患儿出现头痛加剧、瞳孔改变、频繁呕吐等症状,应备好抢救药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患儿的体温、脉搏等恢复正常,手足口等部位的水疱完全消失;好转∶治疗后,患儿的体温、脉搏等恢复正常,手足口等部位的水疱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的体温、脉搏基本正常,手足口等部位的水疱仍存在。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儿痊愈16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患儿痊愈13例,好转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05,P<0.05)。实验组的症状缓解时间(2.17±1.34)d、住院时间(8.43±2.7)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3.72±1.68)d、住院时间(13.28±3.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48、5.600,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1~5岁儿童的高发疾病,其与患儿的免疫抵抗力和卫生习惯有关[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等部位出现水疱,并伴有肺水肿、心肌炎等疾病,需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上采取有效的治疗外,还要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护理中采用图画,安全小手册,宣讲等方法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儿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水生食,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教导患儿家属避免在疾病流行期间去公共场所。消毒隔离也是手足口护理的关键,由于手足口病的患儿以及隐性感染者都会成为主要的传染源,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毒和隔离,其传染性极强[3]。手足口病可以经过接触、空气飞沫进行传播,其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儿童感染性高,因此,一旦出现发病患儿,要及时对其接触的人群和环境进行消毒。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病情发展较快,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本研究中的数据说明,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由于本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因此需以预防为主,若发现疫情,应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隔离,防止后遗症的发生,并且减少对患儿及其家庭的损失。

综上所述,采用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对于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1]李敏,李红梅,蔡大会.护理干预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中外医疗,2011,16(18):57-58.

[2]冀会萍,赵远贵.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20例护理体会.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75-1576.

[3]王松,张晓英,文玲玲,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60例的临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619-3620.

2015-04-28]

∶110006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脑炎口病重症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手足口病那些事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警惕手足口病
重症不惑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