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2015-01-23 05:45周俊英侯晓丽陈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关键词:外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周俊英 侯晓丽 陈聪

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周俊英 侯晓丽 陈聪

本文通过分析外科病房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寻求相应的防范对策,指导外科护理人员规避护理风险,确保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医院应增强外科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警意识,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安全,确保外科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要把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中。外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理纠纷起到重要作用,提升了外科护理水平。

外科;病房护理;风险对策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209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因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1]。护理风险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外科病房中,护理人员必须对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和处理,才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护理人员、医院的危害和不良影响。本院外科病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视护理风险管理,通过总结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逐步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外科病房的加强了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外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

1.1 突发病情的风险 外科病房患者特别是术后患者凶险切并发症多,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病情变化分析及判断能力,延误了患者最佳抢救与治疗,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面、不及时。

1.2 管道管理不到位 外科病房中手术患者常留置各种引流管、鼻饲管、尿管等,如管道标识不清、错误;管道压迫、折叠、扭曲;固定不牢固;管道移位可诱发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后果。

1.3 给药错误 未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药物知识欠缺等因素可导致给药时间、给药途径错误,遗漏给药,输液速度错误,计量错误 ,药物错误 ,未遵医嘱给药,由于错误给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等症状。

1.4 人力资源安排不当 护理人力配备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排班层级分配不合理,各项护理措施及病情观察不到位等因素使护士未能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变化传达给医师,造成不恰当的监护,埋下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各种致病或致残并发症等危害。

1.5 仪器、设备、药品等准备不充分 病房里的仪器、设备未定时检查、未保持完好备用状态、抢救药品交接班时未认真核对,抢救药品基数减少或药名错误,影响患者的抢救。

1.6 跌倒或坠床 患者术后体质虚弱、病房地面湿滑,走廊及卫生间无扶手等,术后意识模糊、情绪烦躁、肢体活动障碍、外出检查过程中安全措施不当、用药后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等因素发生跌倒或坠床。

1.7 未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护士为逃避处罚或害怕受批评指责,总是千方百计隐瞒,尽可能不让护士长知晓,而护士长为维护病房的形象,未及时上报请求科护士长及护理部的帮助。

2 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完善护理规章制度 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是预防护理风险发生的重要保障,是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及纠纷发生的前提。外科科护士长根据外科各病区工作中发现的护理风险,从而制订了“外科手术患者交接流程”、“外科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调配制度”、“护理会诊资质要求及流程”、 “非计划拔管应急预案”等。

2.2 强化护理人员安全教育 护理质控及安全实行三级管理,通过临床典型案例,科室结合本病区护理工作实际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常抓不懈,重视环节管理,如危重、手术患者多时,人员少工作忙时,节假日、交接班时,新到岗护士单独上岗时等。对存在的护理风险及时告知相关护理人员或在晨会上告知;外科护士长每月进行月例会,及时总结并反馈科室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外科护理质量与安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反馈点评,对查房、日常交接班等护理环节较易出现问题给予防范与提醒;护理部每月召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全院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制定防范措施并以月报形式发布在院内网,做到警钟长鸣。

2.3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提高抗风险能力 护士作为临床一线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存在护理风险的几率较大,所以工作中一定要细心谨慎,加强工作责任心,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给药,及时记录护理文书,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履行告知义务,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2.4 加强专科护理知识的培训 护理风险的发生多因护理人员对相关理论知识、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不熟悉,针对本专业疾病特点制订疾病护理常规,如术前宣教视频、患者术后活动计划表、压疮评估表、各类管道标识、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健康教育等,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部、科室、病区制订了护士层级培训计划,在原有培训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科室的专业特点,还增加了相关专科护理知识、药物知识的培训,急救培训。

2.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科室排班要做到新老搭配,中班、夜班实施双班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实现人性化管理,避免超负荷工作,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如遇突发情况,可根据人力资源调配制度进行调配,确保患者安全。针对可能出现风险事件的患者,进行重点护理,最大限度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

2.6 仪器、设备、药品等准备充分 为节约抢救时间和保证抢救效果,仪器、设备、药品等应配备到位 ,班班交接,及时补充,保持完好状态。

2.7 病房安全管理 病房地面保持清洁、干燥,不能有水渍,防止患者跌倒,走廊有扶手、病房床档防护等,保证患者的安全,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处理。

3 小结

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甚至死亡的危害,严重者导致医疗纠纷、投诉,使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增大,某些媒体不知情的报导,使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救治失去信心,使医疗单位在人力、金钱及声誉等各方面受到损失,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本身构成了伤害。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是把发生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消极处理变为事件前的积极防范[2]。通过分析外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对外科手术患者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预判,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从而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3,4],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1]顾爱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夜间突发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80-81.

[2]高云,王世荣,刘青.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集体转运中的运用.中华护理杂志,2006,4(5):441-442.

[3]周美珍,吴秀芳,周春霞.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1):825-826.

[4]谢颖锋.泌尿外科术前护理风险管理对预防术后出血的效果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306-307.

2015-04-07]

∶450003 郑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外科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