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2015-01-23 01:19涂小丽邓伏清廖阳华朱年华
饲料工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发酵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

■涂小丽 钟 芳 邓伏清 廖阳华 朱年华

(1.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西南昌 330045;2.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1)

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以亚治疗剂量抗生素添加动物饲料中,能提高生产性能(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以来,抗生素对提高畜禽生产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时也带来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及耐药性问题。从2006年1月1日起,欧盟全面禁止食品动物使用抗生素作为促生长饲料添加剂添加到畜禽饲料中。最后4种允许作为促生长用途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黄霉素、效霉素、盐霉素和莫能霉素也停止使用。目前,国内外对抗生素的替代品作了大量研究,而其中尤以微生物制剂(益生素)研究较多,此类研究试图通过添加益生性微生物对饲料进行发酵处理,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饲料营养成分消化率,已有较多报道。本试验采用消化笼单栏饲养技术,利用全收粪法测定经微生物发酵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并与添加抗生素试验料进行对照,以探讨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效果,以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来源与分组

试验猪选自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华试验基地的去势小公猪12头,品种为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平均体重约50 kg左右,健康无病,生长发育正常。置入猪消化代谢笼内单栏饲养,适应后开始试验,12个试验栏的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头,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基础料+抗生素、基础料发酵处理饲料,即试验分为A、B、C组。

试验在长沙兴嘉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华试验中心进行,发酵饲料试验料由湖南创新公司配制并生产。

1.2 试验日粮

各试验处理组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发酵饲料:在基础料配好后,添加含乳酸杆菌、酵母菌和芽孢杆菌分别发酵后配成的发酵液(并按配料量加水15%),混合均匀装袋,2 d后开始饲喂。

1.3 试验猪管理和粪样收集

试验猪进入消化代谢笼后,经过3 d适应期后,进行7 d的预试期,预试期前3 d喂相同的饲料,观察试验猪适应情况和采食情况,各情况正常后进行分组,并称取猪体重。预试期后4 d开始饲喂各相应组的饲料。

正式试验共28 d,试验中期收集粪样(第15 d至第18 d,共4 d),每天记录每头猪的采食量、收集每天排粪量并称重(从上午9:00到第2 d 9:00)。取鲜样约10 g加10%硫酸保存于冰箱,4 d鲜样混合后,备存用于粗蛋白测定。其它粪样烘干后混合均匀,以每头猪为单位,取样约100 g用于测定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含量。

1.4 试验数据收集

生长速度:分别于试验开始、试验结束(28 d),对每头试验猪进行称重,称量前夜禁食空腹,计算阶段日增重。

饲料消耗与饲料转化效率:准确记录每头猪的饲料消耗量,计算每头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以料肉比表示)。

营养成分测定:对收集粪样和饲料样品测定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的含量,水分的测定参照GB/T 6435—86方法进行,粗蛋白质的测定参照GB/T 6432—94方法进行,粗脂肪的测定参照GB/T 6433—94方法进行,粗纤维的测定参照GB/T 6434—94方法进行,粗灰分的测定参照GB/T 6438—94方法进行,无氮浸出物即总量减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脂肪。

营养成分消化率的测定:利用全收粪法计算各种养分的消化率。

营养成分消化率(%)=(采食量×料中成分-粪量×粪中成分)/采食量×料中成分×100(采食量是15~18 d,共4 d的采食量)。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处理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

从表2中看出,与对照组(A组)相比,饲喂发酵料或添加抗生素料均能提高猪的平均日增重,分别由807.9 g/d增加到847.4 g/d和863.2 g/d(P>0.05);料肉比分别由2.68降低到2.52(P>0.05)和2.35(P<0.05),可见,饲喂发酵料后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4.89%,料肉比降低5.97%。不同处理对平均日采食量和外观评分没有明显的改变。

表2 不同处理饲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饲料对饲料中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见表3)

从表3中可看出,与未发酵的对照组相比,饲喂微生物发酵料后极显著提高了猪对粗脂肪的消化率(P<0.01),并达到了饲喂添加抗生素的效果;但降低了粗纤维消化率(P<0.05);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一定提高的趋势(P>0.05);对饲料干物质、无氮浸出物等营养成分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表3 不同处理饲料对饲料中营养成分消化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无抗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猪生长产能的影响

近年来,使用微生物发酵饲料饲喂生长猪的试验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报道。报道显示,发酵饲料能提高生长速度和降低料肉比,饲喂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肥育猪的增重效果(袁淑芹等,1999;赵正兴,2006)。魏金涛(2009)报道断奶仔猪饲喂微生物发酵饲料后显著降低了料肉比,提高仔猪日增重。胡新旭(2013)通过添加20%无抗发酵饲料,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37%,料重比降低了5.54%。发酵全价料能提高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Camibe等,2008)。但Camibe等(2007)报道发酵料能降低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与添加抗生素饲料相比,使用发酵饲料生长肥育猪在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料肉比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胡建坤,2008)。本次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使用发酵料在生长速度上差异不大,但在料肉比上还是有较大差异。

饲料经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独特的芳香味,能提高动物食欲,提高饲料适口性(李建军等,2014)。刘瑞丽(2011)研究显示生长肥育猪饲喂益生菌发酵非常规日粮后,猪日采食量提高了7.13%,但本次试验未发现采食量增加,这可能与基础日粮配方有关。

3.2 无抗微生物发酵饲料对生长猪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可能使饲料中营养成分消化率提高。本试验发现,发酵饲料组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有所提高,但极显著提高了粗脂肪的消化率(提高了27.59%)。Hong等(2007)报道,饲料发酵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的回肠消化率显著提高,Zamora等(1979)、Feng等(2007)的试验均得到粗脂肪的消化率提高的结论,而仅有魏金涛(2009)试验发现粗脂肪消化率下降的现象。刘瑞丽(2011)研究表明,饲料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极显著提高。其原因可能是饲料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益菌,可以为胃肠道补充酸性物质和活性乳酸菌,促进猪胃肠道酸碱平衡和微生态平衡,另外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对底物进行降解,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4 结论

无抗猪饲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提高了猪对粗脂肪消化率,并一定程度地提高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使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4.89%,料肉比降低5.97%;接近添加抗生素的饲喂效果。

(参考文献12篇,刊略,需者可函索)

猜你喜欢
发酵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
发酵饲料及其在畜禽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生物发酵饲料,禁抗大旗下的“爆点”已经来临
烤烟粗脂肪提取工艺优化及光谱测定方法研究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四种牧草在滨海盐渍土生境下粗蛋白与粗脂肪含量的研究
香菇菌糟发酵饲料的研制
微生物发酵饲料在养猪业的应用
常用杀菌剂对芝麻中粗脂肪和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夏秋喂牛不宜添加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