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分析

2015-01-24 06:13何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酸钠

何阳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分析

何阳

目的比较分析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小儿癫痫患儿, 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 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 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33/39),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39), 与对照组[89.7%(35/39)、12.8%(5/3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7, 0.1256;P=0.7348>0.05, 0.7230>0.05)。结论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较好。

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 该病以各种因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出现异常放电为特征, 属于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癫痫患病率较高, 据统计其在脑神经病变中仅次于脑卒中[1], 居第二位。临床病例显示, 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具有一定关系。1~10岁儿童患病率明显高于成人,1岁以内小儿患病率最高。对于小儿癫痫, 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 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是临床常用的小儿癫痫治疗药物, 为进一步了解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作者对本院部分小儿癫痫患儿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8月收住本院的78例小儿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患儿家长知情同意;②患儿脑电图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规定的癫痫诊断标准;③实验室检查确定患儿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如心、肝、肾严重器质性病变[2];②近期已经使用其他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其中男43例, 女35例;年龄0.5~11.0岁,平均年龄(5.2±2.4)岁;病程20 d~6年, 平均病程(2.1±1.9)年。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各39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0847)进行治疗:11.5~60.0 mg/(kg·d), 口服。对于首次使用的患儿,10岁以下者剂量应控制在10 mg/(kg·d),10岁以上者剂量应控制在300 mg/d。以该剂量维持1周。1周后对于癫痫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者,应将药物剂量增加5~10 mg/(kg·d), 直至上述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连续4周加大剂量后仍未将病情有效控制者, 应及时改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②治疗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比利时 UCB Pharma S.A. , 注册证号:H20110410)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10 mg/(kg·d),2次/d。每周将治疗剂量增加10 mg/d,连续增加4周。

治疗期间对两组患儿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案, 严密观测患儿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以及临床表现并详细记录, 同时在本次观察期间不再另外增加其他治疗药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6个月后对上述2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 疗效判定标准[3]完全控制:治疗结束后患儿癫痫症状不再发作;有效:患儿癫痫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50%;无效:患儿癫痫发作未得到控制, 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完全控制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儿完全控制15例, 有效20例, 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9.7%(35/39);治疗期间发生睡眠障碍、烦躁或嗜睡等不良反应4例, 发生率为10.3%(4/39)。对照组患儿完全控制14例, 有效19例, 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6%(33/39), 治疗期间发生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5例, 发生率为12.8%(5/39),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7, 0.1256;P=0.7348>0.05, 0.7230>0.05)。

3 讨论

癫痫俗称“羊儿风”, 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 多发生于小儿时期。该病病因复杂, 一般可将其分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4]。原发性癫痫所占比例较少, 占癫痫患者总数的20%左右。该部分癫痫患者临床没有找到明确的致病原因, 一般认为原发性癫痫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的癫痫可见于先天脑发育畸形如先天性脑积水、多小脑回畸形、无脑回畸形、肼胝体发育不全等, 患者多在1岁以内发病。此外, 继发性癫痫也见于神经皮肤综合征、遗传代谢疾病、围产期脑损伤、颅内感染、营养代谢障碍及内分泌疾病、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复杂型高热惊厥后脑损伤、脑肿瘤、脑变性病变以及中毒性脑病等。依据癫痫发作类型可将其分为全身性发作、部分(局限)性发作、目前不能确定是部分性还是全身性发作的癫痫以及各种原因诱发的癫痫等。

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是临床治疗小儿癫痫的常用药物, 其中丙戊酸钠是一种广谱抗癫痫药, 该药品不含氮, 对各型癫痫发作均一定的疗效, 是癫痫小发作尤其是失神发作的首选药物。此外, 丙戊酸钠对肌阵挛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失张力发作、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以及复杂部分性发作也有很好的效果。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癫痫部分性发作的加用治疗, 也可单独用于癫痫发作的治疗[5]。该药经口服后迅速吸收, 生物利用度完全, 多次给药不影响其清除率。作者对本院部分小儿癫痫患儿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部分患儿出现睡眠障碍、烦躁或嗜睡、肝功能损害以及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但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在治疗小儿癫痫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较好。

[1] 茶志芳.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外医疗,2013,32(6):129.

[2] 何新苗, 叶秋明, 刘英.临床应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分析.中国药房,2011,22(28):2624-2627.

[3] 刘丕松, 幸鸿宇.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70例疗效分析.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96-97.

[4] 赵均峰, 吴云, 张宪坤, 等.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中国医药科学,2013,3(5):90-91.

[5] 方嘉佳, 司洋, 慕洁, 等.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的随访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4):333-33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072

2015-02-05]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酸钠
玻璃酸钠+rh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溴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阿仑膦酸钠联用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
冰糖葫芦
癫痫患者采用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聚丙烯酸钠/CMC复合糊料的制备及其印花性能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