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5-01-24 06:13孔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阻塞性住院满意度

孔凤

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孔凤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8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68.52%, 护理满意度为72.22%, 住院时间为(24.1±2.9)d;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30%, 护理满意度为100.00%, 住院时间为(16.7±2.2)d。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并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节省住院费用,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呈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征, 主要与肺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8例COPD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5例, 女19例;年龄58~85岁, 平均年龄(70.4±5.7)岁;病程4~20年, 平均病程(10.1±3.4)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6例, 女18例;年龄59~87岁, 平均年龄(70.8±5.9)岁;病程4.5~20.0年, 平均病程(10.3±3.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并明确诊断, 排除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排除严重精神类疾病及其他不能依从治疗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具体步骤如下: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COPD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明确每个小组成员的职责;②设计护理内容表。由组长带领, 依据COPD的疾病特点, 以时间为横坐标, 医疗措施、睡眠、饮食、健康教育等为纵坐标建立表格,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措施, 并在临床具体实施中不断完善相关内容;③基础护理。入院后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制度及主管医护人员, 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 并遵医嘱给予COPD患者抗感染、平喘等对症治疗及相关护理;④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患者的痛苦, 注意观察患者的恐慌、焦躁等不良情绪,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多跟患者沟通, 介绍成功治疗案例,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进行治疗, 消除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⑤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COPD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普及COPD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促进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 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⑥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训练法、腹式呼吸训练法、吹气球方法等;⑦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使患者熟悉各种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并指导患者吸入药物的使用方法等, 指导患者家庭氧疗方法, 并嘱患者坚持非功能锻炼、戒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等。

1.3 观察指标 ①健康教育效果:采用健康知识评价表对患者的COPD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分, 满分为100分,≥85分为掌握,84~60分为基本掌握, <60分为未掌握, 掌握率=(掌握+基本掌握)/总例数×100%;②患者出院前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③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效果 对照组54例患者中, 掌握10例, 基本掌握27例, 未掌握17例, 掌握率为68.52%;观察组54例患者中, 掌握33例, 基本掌握例19例, 未掌握2例, 掌握率为96.30%,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调查 对照组54例患者中, 满意15例, 基本满意24例, 不满意15例, 满意度为72.22%;观察组54例患者中, 满意36例, 基本满意18例, 无不满意患者, 满意度为100.00%,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住院时间 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4.1±2.9)d,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6.7±2.2)d, 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临床护理路径是指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均按照标准化流程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4], 是一种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 能促使患者自觉的采取利于健康的行为, 以改善、促进和维持健康状态。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 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 临床护理路径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从患者入院之后的健康教育到出院指导, 使患者得到连续的系统的健康教育, 同时,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并有效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节省了住院费用。

综上所述, 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可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并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节省住院费用,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1]王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分析.西部中医药,2014,27(11):140-142.

[2]陈慧.分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2,10(28):2607-2608.

[3]戴晴霞, 赵宝英.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56-58.

[4]殷玉梅, 刘秋玉.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201-20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53

2015-03-11]

117022 本溪市中心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阻塞性住院满意度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