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2015-01-24 06:13赵春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注射剂中药用药

赵春芳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赵春芳

探讨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 并进行分析, 制定应对措施, 保障用药安全。通过查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和报道, 分析其原因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多样复杂。重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制定相应的对策, 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中药理论基础上与现代先进的生产工艺相互结合产生, 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 其特点是突破了传统中药的给药方式。与其他丸、散、汤、膏剂等中药剂型相比较, 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迅速、作用可靠、人体生物利用度高、无消化道吸收过程和疗效确切等的优点, 在抢救危急重症、昏迷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报道也逐渐增多, 其安全性受到广泛关注[1]。作者就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 发现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与患者的年龄、种类等有关, 还与中药制剂的不合理使用、药物质量、配伍等因素有关。并建议相应的合理应用对策, 以避免或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

1.1 患者因素 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引起, 首先是过敏体质的患者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 并且发生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无关, 正常量或者是小剂量也可发生不良反应。另外还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有关,年老体弱的患者, 由于机体的耐受程度及反应程度均较差,较易出现不良反应。女性由于特有的生理期,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大于男性[2]。

1.2 不合理使用 ①不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中药理论的基础上制备而成, 其临床使用仍离不开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 而在临床中部分医生会忽略此原则, 甚至部分医生不进行辨证就大量应用中药注射剂, 比如风寒感冒发热者应用清热解毒的双黄连, 不仅无效反而作用相反, 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就增加, 加重病情。②超剂量超时间使用。有些医生认为中药注射剂是由中药提取而来, 毒副作用小, 为追求临床疗效, 使用剂量过大、应用时间过长,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③静脉滴注时液体速度较快, 更换液体时未能及时进行冲管等[3], 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配伍因素 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不合理使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时如违反了“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及“有毒药物”等禁忌, 可出现不良反应。合并用药可由于不同药物之间的pH值不同及化学成分不同而造成静脉炎、芽肿、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在使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时也可出现不良反应。

1.4 药物质量因素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 涉及生物碱、蒽醌、苷类等复杂化合物[4], 有些有效成分不十分明确, 部分中药注射液所含原料药通常达到3~7种, 高者甚至可达10种以上, 所以导致中药注射剂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另外中药注射剂提取工艺较为复杂, 而在生产过程中提取及制备的工艺相对比较简单, 生产厂家的生产技术参差不齐, 所含杂质较多, 提纯不够, 质控较难。注射用溶剂的制备不当也可能使注射剂中混入热原, 质量的不稳定性可出现不良反应, 甚者导致死亡。

2 不良反应的防止对策

2.1 仔细询问病史及问诊 就诊后医生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及过敏史, 对于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更要详细询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应用合理的药物制剂, 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2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中医除了病, 还要讲究证, 同一种疾病可分为不同的证, 假如药证相反, 不但效果不佳还会适得其反, 如果药证相符, 疗效显著, 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率将会大大降低。因此要加强临床医师的中医辨证能力,西医医生要进行专业的中药培训, 应用中药注射剂要进行辨证用药, 避免或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药剂量及用药疗程,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功能及主治使用, 严禁超功能主治用药, 防止超量、超长时间用药;严格把控液体的滴速, 特别是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注意。

2.3 合理配伍 护理人员在进行药物联合配伍应用时, 要掌握配伍禁忌, 配伍前做好“三查七对”, 发现有混浊及沉淀现象, 禁止使用;更换液体时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 防止药物之间出现反应而发生不良反应。

2.4 加强药物生产及制备管理 加强中药材的种植、炮制等规范化, 从源头把好质量关;鼓励企业对注射剂的加工、配合、提纯、辅料等生产工艺进行更新换代, 完善中药注射剂的制备标准,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格性检测, 从多方面进行质控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5], 生产出质量稳定、优质的产品, 减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

2.5 加强用药监护 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 特别是在用药开始的30 min内, 发现异常立即停药, 采用积极救治措施, 救治患者。

3 小结

中药注射液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 对于心脑血管、老年病等慢性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中药注射制剂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是不可回避的。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呈现出多发性, 并且表现出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复杂, 不仅有患者体质及药物质量等客观因素, 也有使用、配伍不合理等人为的因素[6]。

综上所述, 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要从患者因素、药物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理化性质、配伍禁忌及用药监测等环节进行把关, 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1]俞吉.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及干预措施分析.中国执业药师,2014,11(11):16-19.

[2]李波.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662.

[3]卢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22-23.

[4]马进, 陈璐.我院12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2):119-121.

[5]钱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79-81.

[6]代亚军.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4):468-46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76

2015-03-18]

471000 河南省孟津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注射剂中药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零食”怎么吃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