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预防与监测

2015-01-24 06:13刘红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6期
关键词:医师用药监测

刘红洽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预防与监测

刘红洽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常遇到的现象, 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对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防范, 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分析;预防;检测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是指质量合格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中, 以正常的用量和用法, 由于药物的原因所引起的不希望发生的和对身体有不良效果的临床反应, 是困扰当今医疗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难题, 由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致死率较高(7.7%)[1], 因此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在药剂科的工作经验, 通过查阅文献,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类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预防与监测的解决办法和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1.1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难题, 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既可以是单一因素的影响, 也可以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1 药物方面 首先发现药物的质量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给药剂量以及给药途径也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随着服用阿司匹林的量的增加, 耳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线性增加[2]。

1.1.2 患者方面 众所周知,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 在使用相同药物的时候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是不一样的, 因此患者的机体因素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影响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喝酒吸烟等不良习惯对患者的影响尤为严重, 例如对于很多类型的药物代谢酶来说, 乙醇是诱导剂, 加速了这些药物在患者身体内的代谢, 从而大大降低了药效[3]。

1.1.3 医师(药师)方面 在现代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国情下, 对医师(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要具有高明的医术, 同时更要求具备良好的医德。一个医师的医术即使再高明, 如果没有良好的医德, 就会给前来就诊的患者乱开药、开高价药, 会导致非常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会大大增加。

1.2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WHO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将不良反应分为A型药物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和B型药物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两大类[4]。

1.2.1 A型药物不良反应(量变型异常) 引起该类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可归因于药物的药理作用过于强烈,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剂量是引起该类最明显的因素。该类不良反应虽然发生率会相对比较高, 但其对机体的致死率还是比较低的。由于这类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程度与药物的剂量成正比,因此可以从患者的需要以及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等方面调节药物的剂量, 从而对这类不良反应得到防治。

1.2.2 B型药物不良反应(质变型异常) 与A型药物不良反应不同, B型药物不良反应与正常药物药理作用没有任何关系, 不受药物剂量等因素的影响, 其具有难以预测性, 在临床中进行常规的毒理学筛选时很难发现对机体的异常反应。该类反应在平时比较少见, 因此其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单致死率却非常高。

2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

2.1 患者方面 由于患者是不良反应最直接的受害者, 并且不良反应与患者本身有非常大的关系, 因此患者在前往医院或诊所就医时, 应该对于疾病发生的时间、起因、症状已做过的诊疗措施以及过敏和遗传病史如实向医师叙述, 便于医师判断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措施。另外服用药物之前应该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 根据医师的医嘱以及药物说明书规定的用量用法服用。

2.2 医务工作者方面 目前中国社会中“医患关系”比较紧张, 由于医务人员的疏忽致人死亡的案例时有报道, 因此医师在开处方时, 一定要有的放矢, 不能盲目用药, 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和用量。由于药师对药品具有更全面更专业的了解和认识, 因此在预防不良反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发现处方问题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及时纠正不合理的用药,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2.3 药品生产企业方面 药品生产企业是药物生产的源头,在药物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药企必须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主要反映在疗效和不良反应两个方面。药企在开发新药时, 要借鉴国外大型药厂的经验, 开发创新药的思路,改进药效, 减轻甚至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 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3.1 提高认识、增强自觉性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基础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 我国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中取得了相当巨大的进步。然而, 由于对不良反应的认识相对较晚, 整个社会都在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5]。为了更好的开展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提高临床医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了解。

3.2 完善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体系是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保障 依据国家规定及参考国内外的经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的基本框架应当包括专家咨询小组、监测小组和常设领导机构。其中在该框架中领导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体系的建立和总体部署, 制定完善具体的工作计划, 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

3.3 政府部门的重视领导是开展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前提 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等政府部门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现卫计委)的相关规定, 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领导,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不良反应的及时报告和快速处理。同时要在本辖区内大力宣传, 提高群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完善监测管理体系, 提高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水平。

4 小结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 在生病时如何得到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国家也要建立健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加强用药知识安全和相关人员培训的力度, 制定并完善药物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 及时排除药品安全隐患, 确保用药安全, 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赵信联, 张建华.药剂科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思考.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2):289-290.

[2]李影.浅谈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25-226.

[3]韩伟, 刘瑞丽.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医药论坛杂志,2009,30(2):78-79.

[4]王永铭, 宋涛能.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现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4(3):173-176.

[5]黄宇虹, 罗洋, 张伯礼.发达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概况.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8):629-632.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LIU Hong-qia. Shandong Linyi City Hedo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Linyi276034, China

A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clinical medicati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has become the main threat to human health. It also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This paper made multiple analysis of cau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provided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monitoring and prevention to reduce and avoid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alysis; Prevention; Detection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6.197

2015-02-13]

276034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医师用药监测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