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法抢救中蜂产卵群

2015-01-24 07:14李雨时
中国蜂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台基王台巢脾

李雨时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350002)

顺其自然法抢救中蜂产卵群

李雨时

(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350002)

蜂群失王是养蜂者在饲养中蜂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的麻烦。蜂群失王后,外出采集积极性降低、蜂群散乱无序,由于没有蜂王产卵,群势会越来越弱,对养蜂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2014年发现一群蜂群有些异常,箱外观察发现该群工蜂体色黑亮、瘦小,带花粉回巢的不多,且有体型较小的雄蜂进出。开箱对巢脾和箱体内壁有蜂的地方认真检查,排除了有伤残蜂王存在的可能性。进一步检查发现,该蜂群虽然有8个巢脾,但工蜂数量稀少,群势已不足3脾,巢脾上已出现大量工蜂产卵,有一房多卵的严重情况。工蜂房有大量雄蜂出房,5个巢脾底部有王台台基,其中3个巢脾底部的王台台基内被工蜂产卵,并且正在孵化。从王台台基建在巢脾底部的情况初步判断,这个蜂群没有出现过改造王台,属于自然分蜂,所出现的失王很可能是新出台的处女王外出交尾未能回巢而导致的失王。从蜂群的状况来看,估计失王时间在35天以上。我采用复式移虫法来补救失王群失败,而采用顺其自然法却成功了。

一、复式移虫处理工蜂产卵群

因为没有可以诱入的处女王或王台,我决定立即采取以下措施:本群只保留1张工蜂产卵少且比较新的巢脾;把另外两张较新巢脾冷冻,解冻后割去封盖,放入正常蜂群使用;尽可能地去掉雄蜂;放入饲喂器补充蜜糖;最后从正常蜂群中调入1张有封盖子、幼虫和卵的巢脾,期待蜜蜂能够通过改造王台,培育出新蜂王的同时也能给蜂群补充未来生力军。三天后的上午开箱检查,发现根本没有改造王台的迹象,立即按规范做蜡碗,放入蜂群修整,下午移入正常蜂群的4日龄幼虫,第二天作复式移虫时看到接受率为零,再次移入正常蜂群的4日龄幼虫,次日准备再做复式移虫时看到接受率还是为零。看来,采用正常的补救措施是对这群失王群根本不起作用。

二、顺其自然法成功挽救蜂群

在复式移虫法失败后,又重新采取顺其自然法。看到本群保留的那一张巢脾底部有三个王台基,其中两个王台基中正在孵化着工蜂产卵发育成的幼虫,这两个台基内还贮存了较多的蜂王浆,说明工蜂正试图从这些台基里培养出蜂王,只是此种情况下工蜂所产未受精卵孵化不出蜂王而已。如果顺应蜜蜂在这几个王台基培育蜂王的行为习惯,把王台基里正在孵化着的(工蜂产卵发育而成)幼虫移出,然后移入正常蜂群的适龄幼虫,幼虫生活在蜂王浆里且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在容易存活的同时,也更易让工蜂接受,并且会把新移入的幼虫当作自己所产幼虫来喂养。于是就果断采取行动。12天后,我观察到已经有新王出房,又从正常蜂群中调入1张有封盖子、幼虫和卵的巢脾,放入蜂群。第19天,新王开始产卵。

三、几点体会

1.失王群失去的不只是蜂王

蜂群失王初期,蜂王物质消失,蜂群进入应急状态,开始通过营造改造王台来培育新蜂王,这个时期采取做台基人工移虫来培育蜂王非常容易成功。但是,该群蜂失王的原因在于在自然分蜂后,处女王交尾失败,这时该蜂群的老蜂王已经离开12~14天,群内已经没有可作为改造王台用的卵和幼虫,所以无论蜂群如何努力,都无法培育出正常的蜂王。但是为什么常规的补救措施都不起作用呢?由于该蜂群工蜂数量较多,所以在失王后工蜂便开始大量产卵,产卵时间一长,蜂群出现了产卵工蜂控制下运行的特殊状态。由此看来,失王群失去的不只是蜂王,而是同时失去了一个蜂群的正常秩序,工蜂产卵、工蜂监督不利加重了失王后蜂群崩溃的风险。

2.引王也不只是引入一只虫

在没有可诱入的蜂王、处女王或成熟王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顺其自然地将巢脾底部的王台台基中由工蜂产的卵移出后再移入正常蜂群的幼虫的方法,来培养出新蜂王。对养蜂操作而言,我只是简单的引入了一只虫来保住了这群快要灭亡的蜂群。但事后仔细回味,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慨。虽然只是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引虫的操作,但在我看来,若没有多年的养蜂实践经验和学习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也不可能想到这种顺其自然的补救措施。

猜你喜欢
台基王台巢脾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中蜂自然分蜂要防飞逃
王台“智”造纺机供应链座谈会在沪召开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王台是否越大越好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台基股份:拟定增募资7亿发展半导体
毁除王台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