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退热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2015-01-24 10:49吕亚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5期
关键词:银翘新昌外感

吕亚芳

(浙江省新昌人民医院,浙江 新昌312500)

银翘退热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观察

吕亚芳

(浙江省新昌人民医院,浙江 新昌312500)

目的 观察银翘退热汤对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90例患病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银翘退热汤加减治疗,治疗3 d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以及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结论 银翘退热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确切,并且与常规对症治疗相比效果更为显著。

银翘退热汤 小儿外感发热 临床观察

小儿发热的原因较多,而其中以外感触发最为多见,此类发热多由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严重者或由疫疠之气感染而引起。因小儿具有的病理生理特点,如小儿脏腑较为娇嫩,气血未充,若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腠理功能异常,阳气内郁,不得宣泄,正邪相搏则发热。现代医学则认为由于微生物致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而出现发热,小儿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故而发热较难控制,同时小儿机体含水量较大,持续发热极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所以小儿发热的治疗应予以重视。但西医常规治疗常引发患儿胃肠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笔者应用银翘退热汤加减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即解决了发热又避免了副作用的发生,疗效较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中医学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外感发热的相关标准执行[1],西医学诊断依据 《实用儿科学》[2]。收集本院在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外感发热患儿90例,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45例;年龄1~7岁。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平均年龄(3.60±1.53)岁;平均病程(11.3±2.20)h;平均体温38.9℃。对照组患儿平均年龄(3.00±1.27)岁;平均病程(11.8±2.12)h;平均体温38.8℃。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头孢噻肟0.5 g静脉注射,每日2次;病毒唑0.05 g入壶液静点滴,每日2次。患儿体温高于38.5℃时给予泰诺林口服液,3岁以下患儿每次3mL,4岁以上患儿每次5mL,4 h内不得重复使用,每日不得超过5次,如发热未被控制可与其他类解热镇痛药交替使用[3-4]。治疗组给予银翘退热汤加减:金银花10 g,连翘9 g,柴胡9 g,黄芩6 g,牛蒡子6 g,桔梗6 g,荆芥6 g,焦三仙各15 g,法半夏9 g,大青叶9 g,板蓝根9 g,紫花地丁9 g,生甘草8 g。此方具有祛风解表、和解退热、消食之功效。风寒偏重,增加适量羌活、防风用以辛温解表;里热偏重,增加生石膏用以清泄里热。药物剂量应随证加减。每日1剂,早晨顿服。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治疗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

1.3 疗效标准 患儿用药后体温在48 h内恢复正常,发热未反复且其他临床症状消失者视为痊愈;若患儿用药后48 h内体温恢复且未复发,但仍有异常理化指标被检测到视为显效;用药48 h候体温有所下降但未降低到正常水平或降低后有回升现象,仅有部分症候消失者被视为有效;用药48 h后患儿发热情况未好转,病情控制不佳甚至有进一步加重表现者被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差异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降温时间点与恢复正常体温时间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在此两项指标的比较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R254.9

B

1004-745X(2015)05-080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5.016

猜你喜欢
银翘新昌外感
锐新昌:上市前股东减持分红 圈钱割韭菜嫌疑深重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吃了银翘散,要注意什么
诈死的小妾
刘永业主任中医师治疗顽固性外感头痛经验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
产后外感高热辨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