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的早期心理干预

2015-01-24 15:10黄丽萍郑淑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脱机呼吸机心理

黄丽萍郑淑红

(1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2 山东省莱西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的早期心理干预

黄丽萍1郑淑红2

(1 山东省莱西市市立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2 山东省莱西市中医医院,山东 莱西 266600)

目的研究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前的心理护理时机和方法。方法本组病例对脱机前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早期开展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如向患者宣传使用呼吸机治疗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脱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加患者的视觉信息传递,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异常心理,保持相对平静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在试脱机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有效的呼吸肌训练,同时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治疗及护理,坚信一定会顺利脱机。结果本组12例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其中10例一次性顺利脱离呼吸机。结论心理依赖是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脱机失败的重要因素,只要对患者进行脱机前早期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大大提高脱机的成功率。

呼吸机依赖;脱机;早期心理干预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吸机治疗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机械通气技术已经成为抢救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重要治疗手段。但随之产生的呼吸机依赖也成为临床上机械通气治疗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患者的心理依赖又是影响顺利脱机的重要因素[1]。因此,如何进行心理疏导,怎样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和方法进行心理干预,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本文通过对12例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在脱机前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造成呼吸衰竭使用呼吸机治疗时发生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49.7岁。其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2例,脑血管意外2例,药物中毒2例,其他1例。

2 结 果

本组病例均为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带机时间最长者为87 d,最短者为26 d,平均带机时间为39 d。其中顺利脱机10例,死亡1例,自动放弃1例。

3 心理干预措施

3.1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由于疾病对患者带来的痛苦、自身呼吸功能不佳、呼吸肌疲劳、营养状况差等生理方面的因素以及对呼吸机精神上的依赖和对脱机、拔管的恐惧等心理方面的依赖[2],加之治疗给患者增加不同程度的痛苦等,均使患者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绝望等。随着呼吸机治疗效果不断显现,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患者逐渐出现呼吸机依赖现象,如害怕撤离呼吸机,一提撤离呼吸机就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出冷汗等。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问题,进行认真评估,综合分析,确定原因所在,制定严密的心理干预计划和措施。

3.2 制定心理干预计划

3.2.1 首先确定心理干预时机,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选择不同的时机进行心理干预。如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恐惧症状时,应在病情稳定后即开始进行心理干预;若患者存在抑郁、绝望等心理问题时,应在确定患者的心理问题后即开始进行心理干预;若患者存在严重呼吸机依赖现象时,应在准备脱机前3~5 d开始进行心理干预。目的是在试脱机时,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以平静的心理接受试脱机,直至脱机时不会出现异常的心理反应,以保证患者能顺利脱机,不会因为脱机失败而造成疾病反复或加重。

3.2.2 制定心理干预计划: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异常情况,进行严密的心理分析,确定患者的问题所在,有的放矢的选择干预措施,并制定严密的干预计划。如紧张、焦虑、恐惧的患者应采取安慰、放松训练、正面引导等方法进行干预;抑郁、自卑、自责、精神疲惫、心情压抑、悲观、绝望的患者应采取调节患者情绪、调动积极性、分散注意力、发展正向思维等方法进行干预,并向患者宣传当前医疗、护理技术,使患者重新找回自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严重呼吸机依赖的患者,应向其详细解释呼吸机治疗的原理及脱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供成功脱机的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从心理上摆脱对呼吸机的依赖。

3.3 心理干预的措施

3.3.1 紧张、焦虑、恐惧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不安、整日担心吊胆、恐慌失眠、多梦易惊、易激惹、心慌、气促、多汗、食欲差等。对这类患者,在病情平稳后,要及时进行干预。如主动接近患者,热情关心患者的痛苦及生活情况,对患者的心理反应给予同情和理解,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起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正确面对人生,同时指导患者学习肌肉放松训练、听轻音乐、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自觉寻求适当的支持系统,以达到转移注意力,平衡心态、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正确面对现实,建立起正向的、积极的、完整的生活目标,摆脱对呼吸机的恐惧和依赖。

3.3.2 抑郁、自卑、自责、心情压抑的患者要表现为悲观、绝望、持久性的情绪低落、缺乏价值感、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生活失去信心、自卑、自责、精神疲惫、反应迟钝,失眠、头晕、耳鸣、企图自杀,以求解脱。对于这类患者,应多接近、多关心,有时候多陪患者坐一会,为患者梳理一下头发,倒上一杯热水,为患者湿润干燥的口唇等,都会传递你对患者的爱,使患者能够相信你,愿意将心里话向你倾诉。当取得患者信任后,要主动接近患者,引导患者说出心里话,借此发掘患者的潜意识,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引导。若在患者向你倾诉自己的痛苦、心理负担时,要认真倾听、不要打断患者的思路,并不断地点头示意表示能理解和同情,一定不要驳斥和加以评论,可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帮助其发展正向的思维,正确认识自己的病痛。引导患者多说一些过去自以为自豪的事,帮助患者找回自我,振奋精神,重塑人生。同时对于此类患者,应注意严加防范,将有危险的物品,放在患者不能触及的地方,以防患者发生意外事件。

3.3.3 严重呼吸机依赖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一听到“脱机”这两个字就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冷汗,有的甚至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对于此类患者,除了为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外,应在准备试脱机的前3~5 d向其详细解释呼吸机治疗的原理及脱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说明长期使用呼吸机的危害和并发症,向患者宣传本院呼吸机治疗脱机的成功率,并提供成功“脱机”的患者现身说法。开始可简单的向患者透漏一点关于脱机的信息,然后观察患者的反应,等患者生理指征平稳后,再向其进一步说明有关脱机的其他信息,使患者逐渐适应“脱机”的信息刺激,使患者从心理上摆脱对呼吸机的依赖,相信科学,相信医疗技术,相信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加强自身力量,最大限度的调动内在的积极性,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相信一定会顺利脱离呼吸机,重新恢复自己的呼吸功能,相信疾病一定会痊愈。

在试脱机阶段,在患者有充足心理准备的条件下,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肌功能训练[3],如每日指导患者在停止呼吸机工作时,进行深呼吸,有意识的使用胸式呼吸,以锻炼自主控制呼吸肌的能力。开始可短时间训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训练。若患者能够适应,则逐渐延长停机时间,增加自主呼吸时间,逐渐达到脱机的各项指标,同时对脱机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测,使其稳定在脱机的要求。

本组病例通过对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及时摆脱心理压力,放松心情,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一道顺利完成呼吸机治疗的脱机任务。但在临床工作中,严重呼吸机依赖患者顺利脱机是一个复杂的临床过程,并不是单一的心理因素所致,因此,还要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尽管本组病例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1]于美娥,王霞.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杂志, 2005,11(3):306.

[2]宋晓燕.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1):53.

[3]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36-242.

R473

B

1671-8194(2015)06-0093-02

猜你喜欢
脱机呼吸机心理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快呼吸指数相关指标预测脱机结局的价值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改良程序化脱机在老年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