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5-01-24 15: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糖原低血糖早产儿

钟 旭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医院放射科,广州 番禺 511400)

新生儿低血糖监测及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钟 旭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医院放射科,广州 番禺 511400)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新生儿低血糖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番禺区何贤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78例新生儿血糖进行了检测,并对发现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进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共检出低血糖患儿34例,总发生率为8.99%。其中早产儿占41.2%(14/34),低出生体质量儿占26.4%(9/34),高胆红素血症占14.7%(5/34);窒息者占8.82%(3/34),感染者占5.58%,巨大儿占2.94%(1/34)。对34例诊断为低血糖的患儿进行血糖监测,进行输液、补糖等早期处理。34例低血糖患儿无1例发展为重症低血糖。结论新生儿低血糖是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中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高胆红素血症、窒息、感染、巨大儿等均为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应严密监测血糖。早期护理干预可及时纠正血糖,避免低血糖导致的脑损伤,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低血糖;监测;护理干预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的血糖低于所需要的血糖浓度。严重的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损害[1]。而且血糖水平越低、持续时间越长,脑损伤发生率越高[2]。新生儿低血糖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本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番禺区何贤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78例新生儿血糖进行了检测,并对发现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进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番禺区何贤医院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共计378例的资料。其中男婴238例,女婴140例;早产儿103例,足月儿275例;低体质量儿51例。所有病例均检测血糖,新生儿低血糖诊断标准如下[3]:足月儿出生后3 d内及3 d后血糖分别<1.7 mmol/L、2.2 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出生后3 d内及3 d后血糖分别低于1.1 mmol/L、2.2 mmol/L。

1.2 护理干预

1.2.1 保暖措施: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用无菌毛巾将身体、头发擦干并置于辐射保温床上。病房温度不宜过低,夏天病房空调温度在出生后第1天控制在30 ℃,第2天以后逐渐降至26 ℃。冬天控制在20 ℃以上。新生儿襁褓应干净、透气,保暖性好。教育母亲与新儿生密切接触,可将新生儿置于母体胸前,用母体温度供新生儿取暖。

1.2.2 合理喂养:分娩后30 min以内应开奶,每2 h一次,奶量30 mL。大多数低血糖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低血糖患儿依据低血糖的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同一低血糖水平临床表现的差异也较大。少数有症状者临床上可表现为反应低下、多汗、苍白、陈发性发绀、喂养困难、嗜睡、呼吸暂停、青紫、哭声异常、颤抖、震颤、甚至惊厥等。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严密观察,警惕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4]。

1.3 治疗:当监测发现新生儿出现低血糖,应立即静脉注入25%葡萄糖液2~4 mL/kg(早产儿可用10%葡萄糖液2 mL/kg),速度为1 mL/min。2 h之后复测血糖,如血糖仍<2.2 mmol/L,及时遵医嘱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直到血糖恢复正常。

2 结 果

2.1 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番禺区何贤医院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共计378例,其中共检出低血糖患儿34例,总发生率为8.99%。其中早产儿低血糖14例(41.2%);低出生体质量儿低血糖9例(26.4%);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5例(14.7%);窒息者低血糖3例(8.82%);感染低血糖2例(5.58%);巨大儿低血糖1例(2.94%)。

2.2 治疗护理效果:对34例诊断为低血糖的患儿进行密切监测血糖,积极早期进行补糖护理。同时积极进行抗感染、输液、降胆红素等对症治疗。患儿均康复,无1例发展为重症低血糖。

3 讨 论

新生儿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病之一,由于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常常被医护人员忽视。新生儿低血糖可分为暂时性低血糖与持续性低血糖。暂时性低血糖主要原因有[5]:葡萄糖储存不足。主要见于:①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肝糖原储存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因此,胎龄越小,糖原储存越少,糖异生中的酶活力较低;②围生期的应激反应。低氧、酸中毒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刺激肝糖原分解增加,加之无氧酵解使葡萄糖利用增多;③其他。如低体温,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常由于摄入的热卡不足,葡萄糖利用增加所致。葡萄糖利用增加(暂时性高胰岛素血症)。主要见于:①糖尿病母亲的婴儿。由于宫内血糖过高,导致暂时高胰岛素血症,而出生后母亲血糖供给突然中断所致;②Rh溶血病。红细胞破坏致谷胱甘肽释放,刺激胰岛素浓度增加。

持续性低血糖主要原因有:①高胰岛素血症。主要见于胰岛细胞增生症,Beckwith综合征、胰岛细胞腺瘤。②内分泌缺陷。如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胰高糖素缺乏、生长激素缺乏等。③遗传代谢性疾病。糖代谢异常,如糖原储积症Ⅰ型、Ⅲ型;脂肪酸代谢性疾病,如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氨基酸代谢缺陷如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亮氨酸代谢缺陷等。

根据引起低血糖的病因不同,临床上可分为4型[6]。①早期过渡型窒息、重型溶血病、糖尿病孕妇的婴儿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有症状者多发生于生后6~12 h,病程短暂且症状轻微。②典型或暂时性低血糖型孕妇曾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双胞胎、小于胎龄儿,可出现典型低血糖症,多发生在出生后2~3 d。大多为暂时性,预后良好。③继发性低血糖型原发疾病如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可继发低血糖症,但症状与原发疾病不易区别。④持续性或反复性低血糖比较少见,如由于糖原累积症、增糖素缺乏症或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引起的低血糖症。

导致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多种多样。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可能有是肝糖原储存不足,胎龄越小,糖原储存越少,越容易发生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因为血液中胆红素过多,干扰了脂肪代谢,机体只能利用葡萄糖,导致低血糖。感染、窒息导致机体应激状态,应激状态常伴有代谢率增加和摄入减少。有学者证实,当新生儿处于寒冷或低体温状态时,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这可能与低体质量儿的产热能力不能有关,低体质量儿产生的热量不能满足体温调节的需要。当新生儿发生细菌感染时,机体需要额外的能量进行免疫活动,导致糖代谢率增加,而新生儿在感染时摄入量减少,消化吸收功能低化,容易导致低血糖。巨大儿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可能与母体妊娠期糖尿病有关。护士应熟练掌握低血糖的发生机制,注意严密观察,对高危新生儿及可疑者及时进行血糖监测和干预,可尽量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症,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1]Burns CM,Rutherford MA,Boardman JP,et al.Patterns of cerebral injury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after symptomatic neonatl hypoglycemia[J].Pediatrics,2008,122(1):65-74.

[2]尤金英,李建国,郭景华.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特征与脑电图监测[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3):230-233.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3.

[4]薛文琳.96例新生儿惊厥的观察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59-61.

[5]刘志伟,陈惠金.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 2010,28(3):214-219.

[6]宋冰洁.58例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诊断及病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5(3):99.

R473.72

B

1671-8194(2015)06-0233-02

猜你喜欢
糖原低血糖早产儿
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什么是糖原异生
浅议糖原的分布及肌糖原的利用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