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有效沟通技巧的思考

2015-01-24 15:10董春桃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药师药学门诊

董春桃*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山西 晋中 030600)

对药师提供药学服务有效沟通技巧的思考

董春桃*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山西 晋中 030600)

药师;发药;有效沟通;纠纷

药师与患者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建立和保持药患关系、审核药物相关问题,执行治疗方案、监测药物疗效以及开展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患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取药作为患者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药师在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同时,药师的沟通技巧对于避免医患纠纷也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以两例与用药有关的纠纷来探讨药师的有效沟通技能与技巧。

例1:某患者(以下称患者甲)某日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处方诊断一栏显示重度抑郁、焦虑。治疗方案中药品开具了抗抑郁的帕罗西丁和抗焦虑的艾司唑仑等药,患者从我院门诊药房凭处方购得上述药品。用药数日镇静效果不佳再次前来就诊。医师从片型判断可能是镇静药品不对,于是让患者到门诊药房进行比对,门诊药师比对后二话没说给予更换。纠纷由此开始。患者情绪很激动,再次索要“错药”,吵嚷着要作为证据找院长投诉。为不影响取药秩序,患者被带到临床药学室。经临床药师调解,平息此事。

例2:某新婚妇女,某日就诊我院方便门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分两次在我院门诊药房购得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共10 d量,不日发现怀孕,于是前来医务科讨说法。药师应邀参与调解纠纷,经调解顺利解决。

就上述2例与药品有关纠纷的调解,笔者对药师药学服务过程中沟通技能技巧作一探讨。

案例1中患者被带到临床药学室时情绪依然很激动,打电话叫张三带李四来找院长投诉,一副大动干戈的架势。临床药师先安抚患者坐下,听取门诊负责人的陈述(将“艾司唑仑”误取成“地西泮”)后,进行如下对话和处理。

临床药师:请说说您用药后的情况吧?

患者:你们给我拿错药害我治疗重头再来不说,那种药(错药)给我造成其他损害没有?

临床药师:我们先确认一下被拿错的药品是何药,再看看错药究竟有哪些不良作用,好吧?

遂叫门诊药师拿来实物“艾司唑仑”和错药及说明书。(错药拿来先经患者确认服的“错药”确系“地西泮”)。请您看看“错药”和“正确药”的说明书。……看完说明书患者情绪平复了许多。

“对于治疗方案失败”问题药师解释到:“艾司唑仑在治疗方案中目的是镇静抗焦虑作用,让您每天能够情绪平稳,晚上休息好,地西泮镇静作用弱于艾司唑仑,可能您的睡眠没有得到改善,是吧?它不会影响其他抗抑郁药的作用,您的治疗不必重头再来,其他药物可以继续按方案服用,完成一个疗程。当然由此给您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还请我们的当事人向您致歉”。

本案以当事人向患者致歉结束。

案例2中患者一家人七嘴八舌指责医师给其开具了孕妇忌用药品,要求医院必须给个说法,赔偿损失。从药学角度临床药师做了如下解释工作。

临床药师:“我们的医师开药之前有问你怀孕了吗”?

患者乙:“问了,因为刚结婚,我说没有”。

临床药师:您说没有怀孕医师选择该药治疗泌尿系感染是没有异议的。

患者乙:但我现在确实怀孕了,药品是你医院医师给我开的,也是在你们医院输的。

临床药师:您现在是担心药物会致畸是吗?关于致畸的因素其实很多,药物是其中之一,就此次用药而言,我一会儿给您看一个资料。

我们先说您当时就诊时被诊断为泌尿系感染,从药物“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说明书里规定的适应证看用此药没问题;我们的医师也问您有没有身孕,您确认没身孕,对吧?所以医师给您开了甲磺酸左氧氟沙星,但随后您的生理周期显示怀孕了,同时您也发现药品说明书规定孕妇不可用。这个结果是您和医师都不愿意要的。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于是递给患者一份资料[1]请其阅读相关段落,“药物对不同孕期胚胎的影响……”。“受精卵细胞增殖早期即受精后至18 d左右所有细胞尚未进行分化,细胞的功能活力也相等,对药物无选择性中毒的表现,致畸作用无特异性地影响所有细胞,其结果为胚胎死亡、受精卵流产或仍能存活而发育成正常个体,因此在受精后半个月左右,几乎见不到药物的致畸作用”。从您的月经史算出您用药期和受精卵细胞增殖早期(受精后至18 d)重合又超出2 d。如果到“器官发生期,受精后3周~3个月(高敏感期为妊娠21~35 d),此期如胚胎接触了毒物,最易发生先天畸形,就为药物致畸的敏感期”。您的情况是超过了增殖早期但又非教材所言的药物致畸的高敏感期(高敏感期为妊娠21~35 d)。您当时用药期确系一个盲区。根据畸胎的形成将胎儿发育阶段按天数划分不是一个绝对值,是一个区间,理论依据您也看了,您再考虑一下……如果您坚定地认为此次用药会给胚胎发育带来影响,那就人流。因为您还很年轻,不过我告诉您,以后怀孕的漫长期间都需注意各种不利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比如:风疹、病毒性感冒、食品添加剂等,在不同的孕期会影响到不同的器官发育,您也看到了”……。我一番循循善诱的解说使其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并且增长了知识,患者家属态度有所缓和。表示愿意选择终止妊娠。医务科立即协调妇科门诊为其免费人流,息事宁人。

最大限度减少发药差错是我们药剂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和底线,审核、调剂、复核、发药整个过程要各尽其职,层层把关,最大限度降低发药差错。做到发出的药品准确无误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审方时多一些判断或多一句提醒的话,案例2中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

上述案例的调解说明了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很重要。但我们常常看到沟而不通的情况,这往往是不理解患者、缺乏与药物治疗相关的知识、个人表达方式、性格、情绪因素等造成。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认真聆听。工作中一旦与患者发生分歧,请根据对方的行为(反应)而做出反应,而不是你的意图,你的意图是好的并不表示就会得到好的结果。这时聆听很重要,聆听既表达尊重和礼节,同时表示关注和重视程度,体现了药师的素质。药师要仔细听取揣摩患者表述信息的内容和意思,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以免影响说话者的思路;第二、适时换位思考:我若是取到错误的药品,作何感想?案例1中,患者质疑“错药”会不会给其造成其他损害,其次患者认为用了不正确的药将导致治疗失败需从头开始,谁来负责由此产生的损失等。适时根据患者的感受、认识做一些澄清或支持来回应患者,回应要注意正确、及时、客观、明确,达到双方意见的充分交流,表达时多建议少主张,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如“你……”为“我们……”、“应该……”为“可能……”,使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言简意赅。第三、注意非语言的运用。在沟通过程中,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建立交情再谈事情,非语言有微笑、点头、目光接触、手势、体位等。因为对方感觉你尊重他,相信你是可以信任的,接下来再谈事情才会有好的效果。第四、及时给予客观明确的建议性反馈或意见。患者接受客观事实后及时提出你的建议,如案例2。第五、通过观察对方外在行为、语言来选择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注意要用患者的认知框架去解释患者的行为,如案例1,患者感觉睡不好是用了同类镇静药中一个作用较弱的药品,没有其他更多的不良作用会发生。

沟通作为日常交流的内容之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药师于窗口和患者的交流有别于其他交流,其他交流不畅、不成,一拍两散。而药师于患者的交流发生不畅,就可能是一场纠纷或事故,因此有效沟通在药学服务中有重大的意义。

[1]李大魁,张石革,张继春,等.妊娠期与哺乳期用药,《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242-248.

R-03

C

1671-8194(2015)06-0281-02

*通讯作者:E-mail:o465706058@qq.com

猜你喜欢
药师药学门诊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门诊支付之变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