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2015-01-24 15:10郭春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6期
关键词:泌尿系医患结石

郭春霞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河南 项城 466200)

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郭春霞

(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河南 项城 46620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项城市中医院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1012例经确诊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分为A组(未行健康教育组)和B组(健康教育组),对比观察健康教育在泌尿系结石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B组较A组相比,患者泌尿系结石治疗的依从性良好,治疗有效性提高,手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医患之间因正常并发症发生的医疗纠纷数明显减少,相应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增强医患沟通,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并发症,预防各种因医患沟通障碍导致的医患纠纷,增强患者远期疗效。

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结石;护理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多发病,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人群分布与多种因素有关[1]。病情发展可导致泌尿系感染及完全性尿路梗阻和慢性不完全性尿路梗阻使肾实质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肾功能。近二十年来,伴随体腔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方面的应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新的技术现今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临床上患者对这些技术的开展了解甚少,常因为医患在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各种不良后果,甚至发展为医疗纠纷。我院自2010年7月开始对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常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对这些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8月住院的泌尿系结石患者1012例,其中A组肾结石42例,输尿管结石201例,膀胱结石21例,尿道结石3例,男201例,女66例,年龄16~65岁。B组肾结石140例,输尿管结石562例,膀胱结石26例,尿道结石7例,男583例,女162例,年龄16~76岁。所有病例均有我院泌尿系彩超检查或X线片、CT片影像检查诊断泌尿系结石。

1.2 方法

1.2.1 入院前宣教:入院前宣教是指患者在住院治疗前的医患沟通,大多由门诊医师及首诊护士执行,门诊上,依据门诊解剖挂图,结合患者的知识水平,以患者利于理解的方式大致讲解相应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对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而首诊护士则着重于对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及负责病区治疗的主管医师,重点告知患者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

1.2.2 手术前沟通:患者对泌尿系结石微创治疗缺乏认识和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及以后是否复发及手术成功率和对中转开放的担心,而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细致耐心地向其讲解手术目的、操作程序、治疗效果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介绍手术医师的技术水平,并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主动做好患者的工作,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其次患者术前的生理护理,如术前禁食水、会阴部卫生、肠道准备等均应依序完成,确保术前准备充分。在手术同意书签字之前,应将重点放在手术治疗的目的,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特别是术后可能出现的相应治疗效果。

1.2.3 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我院在住院期间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全方位减小医患双方对该疾病治疗认识上的差异。科室利用病房内宣传展板介绍相应的结石手术方式以及及时的自我预防和治疗知识,用科室宣传电视循环播放各种泌尿系结石的治疗视频,周五下午由护理组织进行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讲课,让患者和家属进一步明确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及科室目前在治疗泌尿系结石处理上的方法与原理,同时通过相关病例列举讲述与手术以及术后效果相关情况与原因分析,让患者及家属更多的了解相应治疗。

1.2.4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泌尿系结石患病率高,发病机制不清楚,且经治疗后结石复发率高,因而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说,合适的预防措施相当必要。通过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应健康教育,患者对自身的治疗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但在出院前,针对患者出院前的不懂治疗情况,应该有针对性的沟通,使患者通过改变生活行为治疗部分残余或预防结石复发,应鼓励患者多饮水。成人每24 h尿量在2000 mL以上,可以明显减少成石物质的浓度,减少结石形成[2]。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等调节食物构成,明确患者应禁止和限制的食物,并给予一定的药物支持阻止结石形成。同时,结石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了解与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并指导患者对结石的正确预防方法,把对结石的诊治由治疗为主转为预防为主。告知体内DJ管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及拔管时间,特别强调遗忘拔除DJ管的严重后果。

1.2.5 回访:患者出院后1个月进行回访,提醒部分患者DJ管拔除,并了解患者出院后恢复情况及自身饮食治疗的依从性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对部分患者,应通知前来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在出院后半年再次回访,了解患者后期治疗的情况。

1.3 其他:依从选择数是指患者治疗过程中愿意按照医护人员建议进行治疗的患者数。结石存留是指手术非预期的结石遗留,包括手术目标结石的游走存留及目标结石的主题或部分存留,但不包括治疗后散在的不能对患者造成泌尿系梗阻影响的结石存留。饮水治疗与饮食干预数据来源于回访时患者有刻意的多饮水行为和饮食回避行为。

2 结 果

2.1 A、B两组的相关依从性数据。A组(267例):依从选择数214例,手术并发症24例,医疗投诉与纠纷5例;B组(745例):依从选择数739例,手术并发症27例,医疗投诉与纠纷1例。两组在依从性选择上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对于手术并发症,两组在医疗投诉与纠纷上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2.2 A、B两组的相关不良事件数据。A组:DJ管遗忘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结石游走18例,残石存留42例;B组:DJ管遗忘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结石游走14例,残石存留29例。

2.3 A、B两组治疗后半年回访情况。A组:回访例数189例,饮水治疗45例,复查54例,饮食干预54例,无任何处理96例;B组:回访例数724例,饮水治疗512例,复查421例,饮食干预325例,无任何处理41例。两组在治疗后的预防措施上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B组来讲,A组患者治疗后无任何处理的患者比例明显,进一步证实A组患者对相关泌尿系结石处理知识的匮乏。

3 讨 论

泌尿系结石以泌尿系梗阻或不完全梗阻为主要形式危害患者健康,人群发病率高,各种治疗的主要目标在于保持泌尿系通道的畅通,消除结石对肾功能的损害及并发症。在治疗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肾镜取石术、腹腔镜取石术等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临床医务工作者越来越重视泌尿系结石的代谢性因素,并逐步把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当作泌尿系结石治疗的重点工作之一[3]。

泌尿系结石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患在对待泌尿系结石治疗的认识差别上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基层县市级医院尤为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还是医疗科普知识的普及以及健康常识的宣传,医院内的健康教育起到了这一作用。

我们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这几年结果是非常明确的,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泌尿系结石,了解泌尿系结石的治疗现状,了解自身疾病的具体情况及需要的治疗,介绍相应的结石手术方式以及及时的自我预防和治疗知识,狭义的讲,这仅仅是一种宣教,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是从我们对比的相应数据来看,效果是明显的。患者及家属在认识上有了一个新的概念,医患关系不再对立,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能理解相应的利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以及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对于一些处理效果不理想的复杂性结石以及手术中、手术后的一些正常并发症,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反应上更加趋于理性,而且,患者在出院后自身情况明确,预防及治疗正确率高,处理上不再盲目,从生活习惯上来讲,有刻意的对饮水行为以及饮食回避行为,相关方面的复查更为主动。

健康教育是医患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在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上,泌尿系结石与患者膳食结构、饮水状况、活动情况、原发疾病明显相关,适当的预防措施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明显[4],应用价值显而易见,值得推广,而且不仅针对此种疾病,临床医护人员与患者健康教育的常规化必然要全面改变以治疗为主题的医疗现状,毕竟,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会更有意义。

[1]孙西钊.尿石的成因、评估和防治[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8 (8):23-24.

[2]刘叔斌,高文龙.外科整体护理手册[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97-200.

[3]那彦群,叶章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M].20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4-237.

[4]尹凤玲,李新贵.健康体检与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205-207.

R473.6

B

1671-8194(2015)06-0287-02

猜你喜欢
泌尿系医患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X线与超声检查对泌尿系结石诊断价值的比较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