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

2015-01-24 17:30程庆武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关键词:丙组乙组甲组

程庆武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福建 莆田 3511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

程庆武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医院,福建 莆田 351111)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9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甲组24例进行MRI检查,对乙组22例进行CT检查,对丙组23例进行X线检查。比较甲组、乙组和丙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甲组Ⅰ期检出率高于乙组、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具有较大意义,检查直接、有效,值得推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MRI;CT;X线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骨关节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好发生于骨折愈合和负重行走后。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疼痛部位主要是大腿近侧、髋关节,可放射至患者膝部[1]。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该病的主要手段,能为医师提供有效、可靠、真实的病情情况,为治疗方案选择及制定提供有力依据[2]。现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9例患者,对其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9例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组共24例,平均年龄是(43.36±10.21)岁,年龄范围是20~72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5、9例。乙组共22例,平均年龄是(41.09±11.07)岁,年龄范围是22~73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2、10例。丙组共23例,平均年龄是(42.33±10.55)岁,年龄范围是22~71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14、9例。甲组、乙组和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甲组进行MRI检查,对乙组进行CT检查,对丙组进行X线检查。

1.2.1MRI:菲利浦1.5T磁场共振成像系统,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层厚是5 mm,视野为350 mm×350 mm,矩阵是128×128,层间距是2 mm,共2次。T1W1:TE是30~40 ms,TR是400~600 ms;T2W1:TE是60~90 ms;TR是1500~2000 ms。

1.2.2CT:仪器选择西门子16排CT扫描机,连续扫描,扫描层厚是5 mm,层间距是5 mm,通过软组织窗、骨窗进行观察。软组织窗窗位是40,窗宽是400;骨窗窗位是450,窗框是1300。

1.2.3X线:仪器选择菲利浦DR X线机,对患者进行正为骨盆片,摄取髋关节双侧正位片,并进行DR成像。比较甲组、乙组和丙组的检查结果。

1.3分期标准

1.3.1MRIⅠ期:股骨头未见变形,坏死面积>25%;Ⅱ期:股骨头坏死区周围逐渐出现硬化,坏死面积>50%;Ⅲ期:股骨头关节软骨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破坏,坏死面积>75%;Ⅳ期:股骨头关节软骨破坏严重或完全破坏,坏死面积为100%。

1.3.2CTⅠ期:股骨头密度明显增高,分布呈斑片状,边缘较为模糊;Ⅱ期:股骨头明显可见囊变区及硬化区,囊变区密度较低,硬化区密度较高,无塌陷,形态较为正常;Ⅲ期:股骨头囊变明显加重,股骨头塌陷,形态变平,间隙比较正常;Ⅳ期:股骨头变形比较明显,且塌陷,明显可见关节游离体、大量碎骨片。

1.3.3X线Ⅰ期:股骨头骨小梁模糊,或轻度骨质疏松;Ⅱ期:股骨头出现透明区和骨硬化,透明区较不规则,骨硬化呈斑片状,股骨头周围表现为“新月征”;Ⅲ期:股骨头大块骨碎裂,且塌陷;Ⅳ期:股骨头关节的间隙较为狭窄,骨关节病状比较明显。

1.4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24例中,Ⅰ期5例,所占比例是20.83%;Ⅱ期8例,所占比例是33.33%;Ⅲ期7例,所占比例是29.17%;Ⅳ期4例,所占比例是16.67%。乙组22例中,Ⅰ期2例,所占比例是9.09%;Ⅱ期9例,所占比例是40.91%;Ⅲ期8例,所占比例是36.36%;Ⅳ期3例,所占比例是13.64%。丙组23例中,Ⅰ期1例,所占比例是4.35%;Ⅱ期8例,所占比例是34.78%;Ⅲ期9例,所占比例是39.13%;Ⅳ期5例,所占比例是21.74%。甲组Ⅰ期检出率高于乙组、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和丙组Ⅱ期、Ⅲ期、Ⅳ期检出率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坏死组织-修复炎症病灶或病变高压是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疼痛的主要原因,呈静息痛、持续痛特点,骨软骨塌陷和变形可直接引起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髋部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髋部旋转活动功能受限严重,少数患者可出现短缩性或痛性跛行。该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坏死病变较为局限,仅涉及个别关节,通过有效治疗症状可消退、减轻和自愈,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术恢复步行功能[3]。因此,必须坚持早期发现原则,及时判断病变严重程度和病理进程,采取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维护患者身体健康。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MRI、X线、CT检查等[4]。X线检查费用较低,操作简便,是患者检查的常规方式,但早期症状表现较难显示;与X线相比,CT检查能清晰显示病灶位置、大小、结构、边界等,能有效发现早期病变,操作方便,但无法显示肉芽组织浸润及骨髓坏死。MRI对患者无电离辐射损伤,空间分辨率较高,能多方位成像,能够清晰显示解剖病变形态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相关的病理信息;与CT检查、X线相比,MRI在骨髓早期病变确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对早期骨髓水肿进行有效诊断。坏死骨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碎片状,在骨髓内分布,且分布不均匀,易导致骨髓水肿,CT检查和X线较难发现[5]。MRI对该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大作用,对治疗方案确定及疗效判断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在本文研究中,对甲组施行MRI检查,对乙组施行CT检查,对丙组施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甲组Ⅰ期检出率是20.83%,高于乙组(9.09%)和丙组(4.35%),表明MRI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甲组Ⅱ期、Ⅲ期、Ⅳ期检出率与乙组和丙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甲组分别是33.33%、29.17%、16.67%,乙组分别是40.91%、36.36%、13.64%,丙组分别是34.78%、39.13%、21.74%,表明与CT检查、X线相比,MRI对Ⅱ期、Ⅲ期、Ⅳ期诊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对该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需与其他疾病相互鉴别诊断。单侧坏死需与化脓性髋关节炎、退行性髋关节改变、髋关节结核等相鉴别,该病患者以异常股骨头改变为主,而髋关节结核、化脓性髋关节炎患者髋关节面的骨质明显受到破坏,间隙明显变窄,严重时关节强直;退行性髋关节改变患者的关节面增生硬化,并伴有间隙变窄。综上认为,MRI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应予以重视。

[1]刘霞,屈辉.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6(12):55-56.

[2]李常山.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J].山东医药,2013,16(11):52-53.

[3]王建新,秦淑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评价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10(11):87-88.

[4]华春雷.3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研究[J].吉林医学,2013,14(16):41-42.

[5]吴丽,岳瑞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分析研究[J].临床医学,2013,19(21):65-66.

R445;R816.8

B

1671-8194(2015)28-0073-02

猜你喜欢
丙组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