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10例临床体会

2015-01-25 06:13王潇蒙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汤加多动症注意力

王潇蒙张 彤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10例临床体会

王潇蒙1张 彤2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目的: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例小儿多动症患者,均应用镇肝熄风汤汤加味治疗。结果:10例中治愈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多动症;镇肝熄风汤;临床体会

“小儿多动症”简称 “多动症”,现代医学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症(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近年来小儿多动症发病率显著上升,国外报道在儿童中患病率为5%~10%,国内报道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为1%~10%[1],小儿多动症是儿科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笔者自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小儿多动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例小儿多动症患者作研究,年龄最小6岁,最大11岁。病程最短15日,最长3年余。10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注意力不集中、动作过多、手脚不宁等症状,并常伴有情绪不稳、学习成绩差或学习困难,部分患者有行为或性格的异常。患者均无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1.2 诊断标准[2]按照美国DSM-IV(1991)标准,MBD临床表现可分为注意力项和多动项两类,必须至少具备下述两项中各4种表现或下述某一项中8种表现。①注意力项:易受外来影响而激动;无监督时难于有始有终完成任务;难于持久性集中注意力 (作业、游戏);听不进别人在说什么;经常丢失生活及学校用品;在学校课堂注意力分散,成绩不佳;不能组织达到一定目的的活动;一事未完又做另一事。②多动项:在教室常常离开座位;常未加思考即开始行动;集体活动中常不按次序;常在问题尚未说完时即抢答;难于安静地玩耍;做出过分行动如爬墙,乱跑;参与危险活动;坐立不安,动手动脚,常干扰别人,说话过多。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味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处方:天冬15g,白芍20g,玄参15g,龙骨20g,牡蛎20g,龟板9g,生麦芽9g,茵陈9g,生地15g,炙甘草6g。加减:注意力涣散、手脚不宁明显者重用龙骨、牡蛎,加僵蚕6g;情绪波动、睡眠不佳者加远志10g,石菖蒲10g,茯神10g,酸枣仁20g;食少纳呆者加白术12g,党参20g。日一剂,水煎服200m l,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期间勿食辛辣刺激及寒凉食物,勿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应连续服药,家长亦应善加引导,勿责罚患儿。

1.4 疗效判定[2]治愈: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学习成绩基本达到同龄儿童水平;显效:学习困难、行为异常、情绪异常各症状消失2/3;好转:上述症状消失1/ 2;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10例中治愈8例,显效1例,好转1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疗程最短者为14天,最长2月。

3 典型病例

患者段某,男,9岁,因 “四肢不自主抖动一月余”前来就诊,患儿一月前暴饮暴食后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伴头部不自主点头,受批评时加重,情绪易激惹,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手部小动作明显。查体见患者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偏红,舌苔少,脉弦细偏浮。西医诊断:小儿多动症。中医辨证:肝肾阴虚,阳亢无制,肝胃不和,肝气郁滞。治宜滋阴潜阳,疏肝和胃。方药:天冬15g,白芍20g,玄参15g,龙骨20g,牡蛎20g,龟板9g,生麦芽9g,茵陈9g,生地15g,白术12g,党参20g,合欢皮12g,百合10g,炙甘草6g。患者服药7付后,诸症明显减轻,自诉有时上课头昏沉,加用荷叶12g以升清阳之气。继服21付左右后家属反应患儿诸症基本消失,学习成绩亦明显提高,情绪较稳定。嘱继服7付左右后停药,半年后随访患儿正常,多动症未再反复。

4 讨论

MBD是儿科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若患儿长期得不到正确治疗,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习能力。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小儿多动症的病因,主要认为与遗传、中毒、环境、营养等因素有关[3]。现代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脑内神经介质代谢异常,神经介质的有效浓度不够,影响信息传递,以致难以自制[4]。临床上西医常采用镇静类精神药物治疗,短期疗效尚可,但西药治疗副作用多,且容易反弹,而中医临床辨证施治该病常能够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5]。说明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若小儿五脏精气充盛,阴阳平衡协调,则神志清、情志稳、行为正常,正所谓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则神不定、魂不安、魄不定、意不周、志不坚。《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云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5]。这就是说小儿肾中精气尚未充盛,形质较弱,脏腑娇嫩,容易引起偏颇。小儿多动症患者多或先天禀赋不足,产时、产后损伤,或后天饮食不当,或忧思惊恐过度等所致。本病涉及心、肝、脾、肾,本虚标实,阴虚为本,阳亢、痰浊等为标。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5],阳盛则动。小儿稚阳稚阴,稍有感触则易阴阳偏颇,阴虚阳亢,阳亢无制。肝藏血荣筋,肝者将军之官,其性刚劲,其志为怒,肝肾同源,肾水不足,水不涵木,水火失济则心肝火旺,从而小儿多动症患者表现有注意力涣散不集中、多动、情绪易波动等诸多症状。阴虚阳亢是小儿多动症的基本病机,治当镇肝宁神、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汤首见于 《医学衷中参西录》,原方用于治疗中风病,但该方诸药正切小儿多动症阴虚阳亢的病机。该方应用龙骨、牡蛎、龟板、芍药等以镇肝宁神,配玄参、生地、天冬等以平肝滋阴。茵陈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木同气相求,泻肝热兼舒肝郁,实能将顺肝木之性,使不抑郁;麦芽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将顺肝木之性,二药佐用甚为精妙。小儿多动症患者常表现为性格急躁易怒、睡眠质量不佳等,这是肝火上扰、心神不宁的表现,可在镇肝熄风汤的基础上重用龙骨、牡蛎、玄参,加用远志、石菖蒲、酸枣仁等调养心神的药物;食少纳差者可适当佐用党参、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诸药合用,患者家长同时配以正确的心理诱导,阴平阳秘,则诸症得解。

[1]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实用儿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815.

[2]袁成文.儿科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516.

[3]高磊,关明杰,许秀举.儿童多动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5):96-97.

[4]王清江,郑之卿.临床小儿神经病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73.

[5]田代华.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02,09.

R729

A

1007-8517(2015)23-0148-02

2015.08.17)

王潇蒙,研究生在读。E-mail:1005447158@qq.com

猜你喜欢
汤加多动症注意力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People with ADHD(多动症)have Different Brains
赶走“多动症”的小恐慌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与多动症儿子一同成长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