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树种白丁香人工栽培技术

2015-01-25 10:15沈健赵辛赵志鹏
中国林副特产 2015年6期
关键词:丁香花农家肥丁香

沈健,赵辛,赵志鹏

(尚志市林业局,黑龙江 尚志 150600)

绿化树种白丁香人工栽培技术

沈健,赵辛,赵志鹏

(尚志市林业局,黑龙江 尚志 150600)

介绍了白丁香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境分布,人工繁殖方法,病虫害防治,对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白丁香;特性;栽培

白丁香(SyringaoblataLindl. var.albaRehder),是紫丁香(Syringaoblata)的变种,与紫丁香主要区别是叶片较小。叶片表面有疏生绒毛,花密而洁白,素雅而清香。该种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白丁香是优质的园林绿化树种,还可以用作鲜切花。其抗性较强,适应性强,所以深受广大用户喜爱,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 形态特征

白丁香是多年生落叶灌木、小乔木,高可达5m,树皮灰褐色或灰色。小枝、花序轴、花梗、苞片、花萼、幼叶两面以及叶柄均无毛而密被腺毛。小枝较粗,疏生皮孔。叶片革质或厚纸质,卵圆形至肾形,宽常大于长,长2~14cm,宽2~15cm,先端短凸尖至长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截形至近圆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萌枝上叶片常呈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叶柄长1~3cm。圆锥花序直立,由侧芽抽生,近球形或长圆形,长4~16cm,宽3~7 cm;花梗长0.5~3mm;花萼长约3mm,萼齿渐尖、锐尖或钝;花冠紫色,长1.1~2cm,花冠管圆柱形,长0.8~1.7cm,裂片呈直角开展,卵圆形、椭圆形至倒卵圆形,长3~6mm,宽3~5mm,先端内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1~4mm处。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1.5cm,宽4~8mm,先端长渐尖,光滑。花期4~5月,果期6~10月。

2 生长习性

白丁香较喜光,稍耐阴,耐寒,耐旱,排水良好的深厚肥沃土壤生长良好,干旱、贫瘠土地也能生长,适应性较强。

3 分布范围

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以北等地区均有分布,尤以东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

4 繁殖方法

白丁香可采用分株、压条、嫁接、扦插和播种等多种方法进行繁殖,生产上采用播种和分株法进行繁殖。

4.1 播种

东北地区4月下旬进行播种。

4.1.1 采种。待种子成熟季节,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植株,进行采种。

4.1.2 种子处理。把采集的种子进行筛选,之后把种子放在45℃的热水中浸泡6h,之后捞出,以沙子和种子3∶1比例混合,种沙湿度为65%,之后装入布袋,放置在向阳处,盖上草帘子,浇水,保持湿润,约10天,种子就可发芽,待有30%种子发芽后,就可以播种。

4.1.3 播种。整地,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1000kg,做垄。采用条播,在垄上开沟,沟深2cm,播种后要压实,浇水,亩用种子30kg。后期管理一定要跟上,遇到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梅雨季要进行排水、排涝。及时松土、除草。待苗高15cm,间苗。苗高20cm时,追施钾肥,亩施15kg。

4.2 分株

分株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

东北地区于4月下旬和10月下旬进行。方法: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将根部丛生出的茎枝分离出来,分离后马上进行移栽。移栽前要进行整地,结合整地施足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1000kg,做垄。移栽株行距为20cm×30cm,秋季进行移栽时,要浇封冻水,防止苗木生理干旱。还要进行越冬防寒,最佳方法是把移栽苗弯曲挖坑填埋,压实,雪季,最好是埋厚厚的雪,防寒、保暖。

5 栽培管理

5.1 栽植白丁香花的适宜时期是在早春植株萌动前或处于休眠状态时进行裸根移栽。根据东北地区土壤的解冻情况,一般以4月上中旬移栽为宜。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必须秋季挖苗移栽,也必须在晚秋落叶后休眠期进行。

5.2 露地栽培的丁香花,在生长季节不需特殊管理,只要把握住适当灌溉、施肥、修剪等几个环节,就可促使栽培的丁香花生长发育良好,花序繁盛,花色鲜艳,表现出良好的观赏特性。丁香的修剪时期,以在早春树液流动前或刚开始流动时为好。

5.3 在东北地区, 6月是丁香花盛花和新枝生长旺盛季节,需根据天气情况对植株浇透水,7月以后进入雨季,这时要停止人工灌溉,并注意排水防涝。从10~11月到入冬前要灌3次透水,灌水后要松土,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充足。

5.4 定植之后,一般可以不施肥或仅施少量的肥。在开花后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及少量氮肥是有利于丁香花植株生长发育的。施肥时,可根据植株大小采取穴施,即在距干30~50cm处为半径,围绕植株挖一圆形、深l0~15cm的浅穴,将肥料均匀撒入,然后培土覆盖,施肥后浇灌透水1次,并及时松土保墒。

6 病虫害防治

6.1 丁香黑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圆形至近圆形,褐色或暗褐色,有轮纹。病斑生有黑色物。防治方法:1)植株进入休眠期,要及时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病体要集中烧毁。2)发病期,要及时喷洒75%百菌清700倍液或50%扑海因1200倍液进行防治,严重时,可喷施2次。

6.2 丁香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是丁香的重要病害,最初病毒在叶片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有褐色细线纹,中部呈浅褐色,大小4~11mm。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褐色绒毛状小点,也就是病原菌的子实体。发生严重时,叶上病斑布满叶面。防治方法:早春丁香发芽展叶后,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喷洒50%苯菌灵11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9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严重时要连续喷施2次,喷施间隔15天。

6.3 丁香白粉病

病害初发生时,有零星粉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成一片,整叶布满了白色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逐渐白色的粉霉层变成灰白色稀薄的灰尘色,并陆续出现黑色小颗粒状的闭囊壳。严重时,植株萎蔫,甚至死亡。防治方法:1)发病时及时清除落叶,并集中进行销毁,消灭越冬病源。2)结合修剪,剪去过密的枝条,以利通风透光,预防病原菌的发生。3)发病期,要及时喷施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3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发病严重时,可连续喷施2次。

6.4 丁香花斑病

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和果实,按寄主受害程度,可分四种类型:星斗斑、点斑、花斑、枯焦,该病发生较为广泛,一旦发病,治疗也较难。防治方法:1)梅雨季要及时排水、排涝,保持床面见干、见湿,防止积水。2)一旦发病,在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施1∶1∶100波尔多液。

6.5 丁香潜叶跳甲

成虫取食叶肉,幼虫潜食叶肉,在危害病株上形成蜿蜒的痕迹,严重影响树体美观。防治方法:发病时,及时用40%乐果乳油1200倍液喷施,严重时要连续喷施2次。

S685.26

B

DOI.:10.13268/j.cnki.fbsic.2015.06.024

猜你喜欢
丁香花农家肥丁香
永远的丁香
丁香
如何发酵农家肥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丁香花开的时候
惦念
美丽的丁香花
火星丁丁当·农家肥
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