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透明细胞瘤5例病理分析

2015-01-25 06:10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4期
关键词:胞质糖原黑色素

史 勉

(鞍山市中医院 病理科,辽宁 鞍山 114000)

肺透明细胞瘤5例病理分析

史 勉

(鞍山市中医院 病理科,辽宁 鞍山 114000)

肺透明细胞瘤;良性肿瘤;病理;分析

肺透明细胞瘤是肺部原发的一种较罕见的良性肿瘤,1963年由Liebow和Gastleman首次描述。本病因显微镜下瘤细胞胞质透明而得名,亦名“糖瘤”。因其胞质透明,易与肺部具有透明细胞特征的原发性癌或转移癌相混淆。本文报道5例肺部透明细胞瘤,重点描述其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征,同时,结合文献,重点探讨该病变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我院2005年~2011年确诊的肺透明细胞瘤,共5例,复习临床资料,跟踪随访患者,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检测。

1.2 方法: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广泛多处取材后,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镜检观察。同时免疫组化染色为EnVision两步法。所用试剂HMB45、NSE、Leu-7、CK、EMA、SMA、GFAP、SyN、CgA、keratin、chromogranin、TTF-1、keratin8/18、S-100和trypsin、thyroglobulin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此外还进行PAS特殊染色。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5例肺部透明细胞瘤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2岁。病变部位左肺上叶一例,左肺下叶一例,右肺上叶两例,右肺中叶一例,均位于肺周边部。5例均为体检时偶然发现,无咳嗽,咳血及胸痛症状。临床治疗以单纯肺叶切除为主。

2.2 病理检查

2.2.1 巨检:切除肺叶标本,肿物位于一端,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圆形或卵圆形,无明显包膜,切面灰白,局灶暗红,质地细腻,较硬,大小3 cm×2.5 cm×2 cm~5 cm×4 cm×3 cm不等,无出血及坏死。

2.2.2 镜检:瘤细胞肥胖,圆形,卵圆形或短梭形,细胞质透明丰富,嗜酸或细颗粒状;核小而一致,位于中央,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性,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像;瘤细胞呈上皮样围绕血管排列,间质少,有丰富的薄壁或血窦样血管。

2.2.3 冰冻:(肺部)良性肿瘤,明确诊断待石蜡。

2.3 免疫组化:HMB45(+)、S-100、NSE、Leu-7局灶阳性,CK、EMA、SMA、GFAP、SyN、CgA均阴性;PAS染色(+),证实胞质内为丰富的糖原。

3 讨 论

肺透明细胞瘤是肺部较罕见的良性肿瘤,1963年由Liebow和Gastleman首次描述。目前肺透明细胞瘤的真正性质尚不清楚。最近有文献报道,提出瘤细胞具有黑色素细胞分化,因为胞质内可见前黑色素小体。

3.1 诊断

3.1.1 临床特征:肺透明细胞瘤发病年龄8~67岁,主要为成人,男女发病比例为1∶1,肿瘤通常位于肺周边部。患者多无咳嗽、咳痰、咳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3.1.2 病理诊断:①巨检:肺透明细胞瘤多为境界清楚,圆形或卵圆形肿物,直径<6 cm,无包膜。切面灰白色,局灶暗红,质软。②镜检:低倍镜下,病变与周围肺组织界限清,由成片的胞质透亮的大细胞构成,细胞呈圆形,短梭形或多角形,胞质清楚,胞质内含有糖原(PAS染色阳性),细胞核小,深染,居中,无病理性核分裂像。瘤细胞之间富含薄壁的血窦。间质结缔组织可有透明变性及钙化灶。③免疫组化:HMB-45(+)、HMB-50(+)、S-100、NSE、Leu-7呈局灶性阳性,EMA、SMA、keratin、GFAP、SyN、CgA、chromogranin均阴性;PAS染色(+),证实胞质内为丰富的糖原,不含脂肪。④电镜:在瘤细胞内有多量糖原颗粒,通常在有膜包绕的溶酶体样细胞器内,呈菊形团样排列。近年来,随着电镜的发展,对肺透明细胞瘤的组织发生,有了新的观点,部分细胞内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黑色素小体,提示肺透明细胞瘤显示黑色素细胞分化。

3.2 鉴别诊断:①肺透明细胞癌:患者年龄较大,多有咳嗽,咳血及胸痛;大体:肿物直径多>5 cm,质脆,切面灰白,多见出血和坏死;显微镜下:癌组织主要或完全由透明细胞构成,癌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癌细胞较大,胞质呈透明状,细胞有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癌细胞之间无丰富的血窦;在以透明细胞占优势的肺透明细胞癌中,常或多或少地见到鳞状细胞癌或腺癌的表现;免疫组化:CK(+)、TTF-1(+)、HMB45(-)。②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病灶在肾,肿物直径1~30 cm,平均7 cm,切面灰黄,常有出血和坏死;显微镜下:癌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透明,包膜清晰,胞核小而圆,位于细胞中央,异型性不明显,排列呈腺泡状,乳头状或实性巢索状,间质少,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血窦;脂肪染色阳性,超微结构上除含糖原外,尚含多量脂滴,免疫组化:keratin8/18(+)、S-100和trypsin有时也可表达,HMB45(-);③转移性甲状腺透明细胞癌:原发病灶在甲状腺,比较少见,多数患者在40岁以上,男女发病病例为1∶(2~3),大体:肿物直径1~8 cm,切面灰白,质脆;显微镜下:癌细胞界限清楚,胞质透明,核常中位,亦可偏位,癌细胞排列呈滤泡状,实性巢索状或小梁状,滤泡内可含少量胶质,免疫组化thyroglobulin(+)、HMB45(-)。④软组织透明细胞肉瘤:多见于20~30岁年轻人,四肢多见,常发生于腱鞘筋膜;大体:肿物结节状,界限清楚,无明显包膜;显微镜下:瘤细胞圆形,多角形及梭形,胞质丰富透明,核圆形,染色质粗,核仁清楚,部分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黑色素,瘤细胞之间有少量梭形细胞,及较纤细的胶原纤维;电镜下肿瘤细胞内可见不成熟的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S-100(+)。此瘤生长缓慢,少数发生远处转移。

3.3 治疗与预后:肺透明细胞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因病变不具有浸润性且从不转移,故切除的目的为明确诊断和减轻症状。文献报道2%的病例在诊断后数月至数年复发。本组5例随访3年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也提示该病变预后良好。

R734.2

B

1671-8194(2015)04-0232-01

猜你喜欢
胞质糖原黑色素
体育运动后快速补糖对肌糖原合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黑木耳黑色素F1 的结构初探
啊,头发变白了!
Q7.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会变白?
为什么人有不同的肤色?
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DH⁃突变
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
β-连环蛋白在不同胰腺病变中的表达
Wnafstu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