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2015-01-26 17:15姚煜,史婷婷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医学教育

论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姚煜,史婷婷*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西安710061,13572101611@163.com)

摘要〔〕 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存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水平不足,沟通不够自信等问题。而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是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是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基于此,提出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带教老师积极引导,学会“换位思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关键词〔〕 肿瘤专业;医学生; 医患沟通; 医学教育;医患关系

通讯作者,E-mail:13379071978@163.com

中图分类号〔〕R192〔

收稿日期〔2015-03-20〕

Importance and Effective Ways of Developing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for the

Oncology Medical Students

YAOYu,SHITingting

(DepartmentofOnc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MedicalSchoo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

Xi′an710061,China,E-mail: 13572101611@163.com)

Abstract:At present, oncology medical student in our country has many communication problems,such as communication awareness is not strong,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is not enough self-confidence and other issues.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ability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for the oncology professional medical students: it is the necessary premise for correct implementation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medical disputes,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effe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to set up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tumor department before the internship training course; establish "listen with your heart and professional guidance" mode; with teacher actively guiding; learn to "empathy" mode;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taking patients as the center".

Key words:Oncology;Medical Students;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Medical Education;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医患沟通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药物、手术刀、语言是医师三大法宝。[1]足见语言及医患沟通对于临床医生的重要性。就肿瘤专业来讲,由于肿瘤的治疗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这就要求肿瘤科医生必须具备灵活的医患沟通技巧,拥有足够的耐心及责任心,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前提下,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经济状况及个人意愿,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那么在这沟通过程中,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扎实的知识储备、崇高的道德情操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然而,对于仍在学习阶段的肿瘤学专业医学生来说,往往不完全具备这些能力,这使得其在工作中表现出焦虑、紧张和不自信,不能充分取得患者信任,影响了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1当前我国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

1.1医患沟通意识不强

大多数临床专业医学生在校期间只重视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医疗风险及法律意识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进行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更难以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加之近年来各大医院肿瘤科医务工作人员趋于饱和状态,对学位要求越来越高,工作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争取更多求职的机会,医学生十分注重临床技能的积累及科学前沿发展现状的掌握,使得他们在入学之时就为发表高质量论文做准备,从而忽视了与患者沟通技能的重要性。

1.2医患沟通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的医学生培养方式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更缺乏医患沟通能力的培训课目。在沟通方面只教会学生如何询问病史,很少向学生讲授沟通的技能,包括如何被患者接纳、如何告知病情、如何安慰患者及家属、传递治疗观念等,[2]而且大部分临床教学医院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本科见习阶段并未安排肿瘤科室的学习,使得其在并不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水平的情况下与患者接触,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不信任感,容易触发医患矛盾。

1.3医患沟通中自信心不足

一方面,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常常根据医生胸前佩戴的胸牌区分医生级别,对实习生表现出怀疑和挑剔的态度也让医学生难以建立自信,逐渐削弱医学生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对于肿瘤科病人及家属而言,医生的每一句话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这样巨大的精神压力也让医学生难以有足够的信心去和患者沟通。同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未能及时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使得其对自身工作能力存在质疑,这些因素也会使医学生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表现得不自信,从心理上抵触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从而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2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2.1正确实施诊疗工作的必要前提

病史采集是临床医生工作中最普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医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肿瘤患者的发病起因、发展过程、病情变化、诊疗经过等,其内容的真实可靠决定着进一步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性。在病史采集过程中,医患间的彼此信任成为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肿瘤患者来到医院,希望可以接受及时正确的治疗,能够得到医生的关爱、尊重、理解,但是医患间经常会出现信任危机,患者从心理上对医生对其自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常持怀疑态度。作为肿瘤专业医学生,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就需要耐心细致地将医学专业知识转换成通俗的语言,让肿瘤患者适时、适度地了解病情,通过这样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的依从性,帮助其在心理上建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会让临床诊疗效果事半功倍。

2.2减少医患纠纷的有效途径

由于医生与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有差异,在医患沟通上难免存在偏差,再加上有些媒体对医患矛盾的不客观报道,使得社会普遍对医院及医务工作者存在误解和不信任,让医生与患者之间存在戒备之心。肿瘤专业医学生需要灵活掌握与肿瘤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强化法律知识与医疗技术水平,在诊疗前要充分告知患者任何的医疗行为,都有出现意外的可能, 这样以来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医患沟通赢得患者信任,使得医患之间在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2.3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

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中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的表现。[3]对医学生的教育不能只重视不断地灌输专业知识,而忽视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现代医学教育模式要求每一位医生不仅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

3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的有效途径

3.1设立医患沟通课程及肿瘤科室实习前培训课程

为了提高医学生应对复杂医患关系的能力及学习正确处理医患矛盾的方法,各医学院校应将医患沟通技能的相关课程纳入公共课范畴,由具有医患关系研究背景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可通过开展示范患者、床旁教学、模拟医患矛盾等手段提高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能的重视,增强学生临床诊疗的自信和成就感,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肿瘤专业医学生进入肿瘤科室实习之前,通过设立“肿瘤患者病情告知”“肿瘤患者心理变化”及“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等课程,可以让肿瘤专业医学生在进行临床工作前更能深刻地了解肿瘤专业的特点,也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让医学生注重对肿瘤病人的人文关怀意识,注重与肿瘤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的必要性,从而为顺利进入临床工作做好过渡。

3.2建立“用心倾听+专业疏导”模式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已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已成为治疗疾病不可忽视的部分。作为临床医生或医学生,我们可能无法感同身受肿瘤患者的痛苦,但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耐心地去倾听病人真实的诉求,及时发现其心理问题,循序渐进地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肿瘤的特点、治疗风险以及科学发展的局限性,正确引导其对治疗的期望,用心去安慰陷入病痛的患者,消弭一些社会性的问题在患者心中所造成的不平衡,甚至是走极端的倾向。[4]

3.3带教老师积极引导

在临床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带教老师不仅要注重医学生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更要培养他们的医患沟通能力。在每一次的临床教学中,指导肿瘤专业医学生主动与癌症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走近患者的内心,用心去感受其精神上和躯体上的痛苦与脆弱。对治疗丧失信心的患者,在进行语言沟通时要注意语气、用词,随时观察病人情绪的变化,耐心询问缘由,用心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循序渐进的指导后,让医学生从心理、自然、社会等方面去思考医患之间微妙的关系,[5]审视“德”与“法”有机结合的重要性[6],从而让医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沟通能力。

3.4学会“换位思考”模式

在临床工作中,医学生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患者的角度,体会患者对肿瘤的恐惧、对治疗副反应的害怕、对经济巨大压力的担心以及对生命的渴望。肿瘤患者内心是极其脆弱敏感的,医学生应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尊重患者隐私权,主动交流,了解其文化背景、理解能力、心情处境、经济能力等情况,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或医学生获得更多的临床信息,有助于最佳治疗方案的制定。在治疗过程中,切身为患者考虑,如果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可以适度调整方案、剂量,尽力让患者在可以忍受的情况下完成治疗周期,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如果存在经济压力,可以与患者沟通,选择经济上可以接受的药物,尽量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鼓励患者继续抗击癌症。

3.5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肿瘤专业医学生应学会实现与肿瘤患者有效的信息交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鼓励患者更多的参与到他们的诊疗计划中来,并充分告知现代医疗技术的瓶颈,与医生一起抗击癌症。现主要从信息采集、治疗及病情告知两个方面阐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沟通模式,让肿瘤专业医学生意识到作一名好医生首先是看病人而不只是看病。

3.5.1信息采集。

医患沟通中,病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医学生开展临床工作的必修课。在询问的过程中,要注意仪表,语气温柔,不断用启发性的话语,同时还要通过语言表现自己的同情心,并适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病人才会更愿意讲述自己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患者会更信任医生,医生也可以挖掘出重要的信息。学会通过开放式提问与针对性的发问引导患者讲述重要的细节,这样才可以在高效利用时间的情况下,紧紧围绕患者主观感受,实现最有效的医患沟通,尽可能获得最全面、最准确的病史。

3.5.2治疗及病情告知。

肿瘤患者的病情告知不同于其他,本专业医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临床知识外,更要学会“看人说话”。肿瘤专业医学生要告知患者所患疾病的不可治愈性、告知所制定治疗方案的经济费用、副反应及其解决方案,在患者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脱发等副反应时,就不会盲目害怕、轻易丧失治疗的信心了。在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病人疑虑的同时,鼓励患者要积极面对人生,珍惜每天,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与肿瘤斗争的信心。

总之,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与其治疗的依从性息息相关。在与肿瘤患者的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内心真正的诉求,换位思考,展现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医患间的信任,能够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也能够让临床医学生更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英,吴小梅.目前就医环境下医患沟通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9):393-394.

[2]朱利楠,宗红,王峰,等.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思考[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3):270-271.

[3]Makoul G.Contemporary issues in medicine: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R].Washington D C: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1999.

[4]于婕,黄静,冯新恒,等.浅谈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教育[J].继续医学教育.2014,(8):107-108.

[5]李慕白,张海娇,于燕,等.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8):87-88.

[6]王晓波.医患关系困局的伦理审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113-114.

〔修回日期2015-06-10〕

〔编辑李恩昌〕

猜你喜欢
医患沟通医患关系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浅谈口腔医患沟通的人文素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对医患关系本质及双方权利义务的探讨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