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杭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2015-01-26 19:48
中国水利 2015年1期
关键词:节水型节约用水杭州市

林 蔚

(浙江省杭州市农村水利管理总站,310016,杭州)

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大中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单一开放式饮用水水源城市,面临着水质型缺水的威胁。近年,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已逐渐成为制约杭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3年年底,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了“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抓节水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由此对杭州市的节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水污染防治,改善现有水源水质以及实施配水工程、提高制水工艺的同时,建设节水型城市是解决杭州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一、杭州市节水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杭州市节水工作现状

杭州开展节水工作始于1982年,当时的节水水平很低,城市缺水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型缺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12%。为了扭转节水工作的被动局面,杭州市以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载体,重点抓了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节水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以及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二是积极开展创建 “国家节水型城市”活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建领导小组,提高各有关部门对开展城市节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002年5月杭州市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验收。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节水各项工作。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市区原有高耗水高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并、转、迁。通过几年不懈努力,杭州市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从2002 年的 6.4∶50.6∶43.0 调 整 到 2006年的 4.5∶50.6∶44.9。加大高耗水高污染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淘汰技术落后耗水量大的设备,提高工业用水利用率,市区用水大户如钢铁、发电、石化、乳饮等行业重复用水率等指标均达到节水考核要求。结合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已控制在15.15%。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计划核定、调整、考核、征收和减免管理制度,以促进企事业单位节约用水。目前杭州计划用水单位达到2 400家,实际用水量占杭州市非居民用水量近77%。2008年开始大表远程抄表系统建设,一期450只水业总表已经建成,实现在线管理,二期850只水业总表于2013年开始建设;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从2007年的 30.6 m3下降到 22.3 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07年的83.77%提高到88.48%。杭州在2002年成为国家首批节水型城市后,分别在2006年、2011年通过了浙江省和国家的复查(检)。

2.杭州市节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层面

节水工作系统性和联动性不够。主要表现在缺乏统领性的节水总目标;节水指标前瞻性和指导性不够,指标体系不够细化,节水计划与规划(节水基础设施布局)、城建(供水、节水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循环经济、高效农业)、水利(水资源利用)、环保(水源保护)等工作的联动性不够;节水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价格杠杆、扶持政策)、管理和考核奖惩等制度支撑力度不够;政府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节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2)企事业单位层面

根据杭州市抓节水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至 2016 年,杭州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才能达到20%。绝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节水积极性不高、节水投入不力。企事业单位节水管理监测平台建设滞后,覆盖面小。目前只有极少数大型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节水管理监测平台建设(水业总表和内部二、三级计量仪表以及相应的节水器具和设施)。

(3)居民层面

节水型居民小区、节水家庭的创建力度还不够快。一方面,由于缺乏节水意识以及节水新产品和技术的推广不力,大多数居民没有养成节约用水和优先使用节水产品的习惯。另一方面,居民小区节水设施投入力度不足。杭州市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往年按每年5个,现在按每年10个的速度,要到2016年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才能达到5%。

(4)管理层面

节水管理体制还未理顺,部分县市组织机构不健全,虽然“五水共治”开展以后,有一些区县市组织机构和节水管理得到恢复,但还有部分区县市节水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此外,涉水管理部门较多,尚未形成水务统一管理体制。节水政策法规尚需完善,节水工作责任制有待强化,目标考核制度需细化完善。水资源的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尚不到位。水价形成机制还不健全,未形成合理反映资源价格的分类分层次的收费体系。

(5)技术层面

杭州建设节水型城市缺乏纲领性目标,部分指标需要完善细化。节水相关数据统计工作薄弱,家底不清。城市供水管网、计划用水管理单位的智能化监测管理亟待加强,管网漏损率需进一步降低。传统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基于产业链和工业园区的水资源梯级利用技术以及农业节水高新技术的开发研究、试点推广亟待加强。适合各地实情的雨水回收、河道水利用等非常规水利用技术的开发研究、试点推广亟待加强。节水器具、产品、技术推广和应用力度不够。

(6)文化层面

尚未形成节水文化,全民的节水意识不强。市民对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把水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水危机意识淡薄,对水资源的浪费行为习以为常,人们还没有将节水与水资源保护行为上升为道德规范、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节水理念和节水生活方式的宣传不够,节水常识和方法得不到普及;节水型城市、节水单位、小区和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不够,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杭州市节水工作的对策建议

随着千岛湖配水工程的实施,按照以供定需、分质供水、优质优用、节约用水的原则,节约用水的客观需求明显增强。2015年杭州市即将面临浙江省和国家的第三次复查,在巩固优势领域的同时,杭州市节水工作应该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创新机制、夯实基础,全方位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

1.总体思路

节水型城市的规划建设是杭州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杭州市节水型城市应该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开源”是指对非常规水资源的广泛利用,“节流”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绝对值上缩减用水量。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这两个方面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都意义重大。

非常规水源是指雨水、再生水、海水、苦咸水等经过处理后可以再生利用的水资源。杭州市非常规水源水的开发利用宜以雨水(河道水)和再生水为主。

“节流”应注重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全方位的节水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建筑物节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以及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等。

2.具体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节水管理工作

加强和恢复县市区节水管理机构,做好属地节水管理工作。要适时修订《杭州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严格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落实《杭州市节约用水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普通企业加大节水技改力度,督促高耗水企业挖潜改造,推进节水减排工作。以2015年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为契机,将节水目标和计划落实到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城市供水、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其他相关专业规划中。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制定区域的中水回用、雨水回用等非常规水利用规划。

完善用水、节水统计分析工作,为杭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2)充分运用经济杠杆,推进节水管理工作

适当提高水价,使水资源价格充分显示出资源的稀缺性,同时改变单一制水价,逐步建立阶梯式水价。在形成取水、供水、节水、排水分类分层次的收费体系的基础上,提高计划用水管理覆盖面,完善节水定额管理,实施超额累进加价制度。进一步完善节水科技应用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支持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研究,积极鼓励并大力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器具。完成杭州市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调查,启动节水器具配件改造工作,确保2016年市区居民家庭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100%。

(3)通过工程示范,推进节约用水

一是降低管网漏损。要加快城市供水管网的改造,深化计划用水单位水平衡测试工作,推广用水管理监控平台的建设,加强城市供水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其管网查漏、精确计量的主动性。二是按规划推进雨水、河道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工程。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只有体现到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防洪规划、河道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中,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三是加快节水单位、节水小区和节水家庭创建。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目标考核。四是加大节水器具改造和节水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力度,出台节水新器具、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使用的鼓励政策。五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降低工业用水量。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推进工业园区企业间水资源梯级利用示范工程,加强工业节水科技创新。目前,杭州正在积极落实新建雨水、河水的循环利用体系项目,采用下凹式绿地、渗透铺装、渗透管沟等措施收集雨水,并经初步处理,用于就近的绿化灌溉、路面与公厕冲洗和河道配水。

(4)深化节水文化建设,培养市民节水意识

一是努力营造节水文化氛围。充分发挥节水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节水的文化氛围。利用各种社会传媒与舆论工具的主导作用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大众化的节水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一个全社会节水的舆论氛围。学校应成为水文化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家庭、社会也应配合学校形成全方位的水文化道德教育体系。二是树立水危机意识和水忧患意识。建立节水型社会,构建水文化价值体系,迫切需要社会民众对水情的基本了解,建议杭州市设立一个全民节水日,不断宣传杭州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培养市民自觉的节水意识。三是创建公众参与节水文化体系建设的机制。增强公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是实现节约用水的关键。政府应及时通过大众传媒发布水资源和节水项目方面的信息,采取群众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水资源的基本知识,大力宣传节水的意义和途径,积极引导群众参加讨论,逐渐培养群众参与节水文化建设的意识。同时,要加强公众参与节水文化体系建设的法制化和制度化保障机制建设。

猜你喜欢
节水型节约用水杭州市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玻璃
节约用水
节水型抽水马桶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节约用水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杭州市行道树修剪技术规范》编制的必要性探讨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