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2015-01-26 19:5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氯化钠丁苯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

洪哲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6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妊娠者、精神疾病者以及存在药物过敏史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64例患者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65.2±4.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临床均给予其100 mg阿司匹林肠溶片(1次/d)、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1次/d)以及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于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100 ml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即1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变化情况。分别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BI)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其中NIHSS评分越低,BI评分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4 疗效判定

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18%或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记录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计量和计数数据比较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中治愈19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中治愈1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NIHSS评分和BI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9.3±3.7)分,BI评分为(36.6±12.8)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9.2±3.8)分,BI评分为(37.1±12.3)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3±2.0)分,BI评分为(69.4±14.2)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6.9±2.7)分,BI评分为(56.1±14.5)分,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两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社会人口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脑梗死患者发病率升高[2],脑梗死也可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发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并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表现。脑梗死病理过程的实质是发生于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局部脑组织坏死,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发生不可逆梗死脑组织的周围多处于缺血状态,且未完全梗死。脑梗死患者起病较急,多于安静休息状态下或睡眠时发病,病情发展较快,临床症状可在数小时内或发病后1~2 d内达到高峰,需及时接受临床对症治疗[3]。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脑血管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丁苯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消旋正丁基苯酞,有研究[4]结果显示,丁苯酞可阻断缺血性脑卒中所致脑损伤的病理环节,抗脑缺血作用较强,能够缩小脑缺血梗塞面积,并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脑区的微循环与血流量,且本品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抗脑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的效用,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院选取64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NIHSS评分和BI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效果良好。

[1]张晋霞,张志勇,刘斌,等. 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1):1022-1026.

[2]顾群.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2):1079-1081.

[3]孙海,燕崔雪.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102-103.

[4]王囡. 血浆C反应蛋白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35-136.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2 Cases of 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ONG Zheren Panshi City Hospital,Panshi 132300,China

Objective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was analyzed.MethodsSelected 64 case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2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patients with NIHSS(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BI(daily living ability)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y 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Butylphthalid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中图分类号】R743.3

B

1674-9316(2015)27-010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74

132300 吉林省磐石市医院神经内科

猜你喜欢
氯化钠丁苯注射液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知识归纳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