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哮阳虚血瘀论治研究分析

2015-01-26 19:53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肾阳虚阳虚血瘀

久哮阳虚血瘀论治研究分析

魏 婷

本文就哮喘的中医理论出发,对哮喘的阳虚血瘀辨证治疗进行阐述,包括哮喘的发病机制、致病原因、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及治疗等。以期找到治疗哮喘的新途径,将传统的中医与现代化的新技术相结合,最终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

哮喘;阳虚血瘀;论治

哮喘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全球的哮喘人群数达到了3亿人以上,中国约有3 000万人,可见其发病率之高。哮喘具有危害性,一旦出现治疗不及时或者缺乏规范性治疗,将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过敏、变应原感染,以及遗传因素等。当前针对哮喘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80%哮喘患者的病情。

1 哮喘的发病机制

在传统的中医中,对于哮喘的发病,其本质是由于“伏痰”,阻塞呼吸道的通畅,进而使呼吸异常,引发哮喘。除此之外,哮喘亦与人体内脉络不畅,营养存在郁滞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传统的中医中,对于哮喘的治疗也从二方面着手。而在现代医学中,对于哮喘的发病机制也分为众多的流派,包括过敏、遗传机制、气道神经调节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气道炎症、神经信号转导等多方面。

2 哮喘的临床表现

哮喘的本质属于慢性器官变态反应性炎症,多由呼吸道感染引发,因此哮喘的临床表现多体现为:呼吸困难、长期咳嗽、胸闷、气促、反复发作的喘息等。尤其在气温较低的每日早晚间,以及饮食辛辣、刺激等食物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强烈。哮喘到一定的阶段之后,可由急性的哮喘发作转化为慢性持续性的哮喘,严重时伴有咯痰等。久治不愈的哮喘也会诱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等合并症。

3 哮喘的病因分析

造成哮喘的原因众多,包括:饮食、气候,患者的过度劳累,甚至是患者的心情等都会诱发哮喘[1]。其中最主要的为细菌和病毒的重复感染,当气温降低时血液流动缓慢,造成呼吸道缺血而导致抵抗力下降。此时,大气污染、粉尘、烟雾、吸烟等慢性刺激均可诱发哮喘的发生,造成患者呼吸道感染继而引发哮喘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其中以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为主。

4 哮喘的阳虚血瘀

4.1 阳虚血瘀的概念

阳虚血瘀可分为阳虚症状与血瘀症状。阳虚症状包括肾阳虚、脾胃阳虚、脾肾阳虚;其中肾阳虚症状表现为四肢冰冷、心悸气短、精神不振,面色灰滞,四肢无力等[2]。脾胃阳虚表现为胃部隐痛,喜暗喜温,小便减少,朝食暮吐,食欲不振等,进而导致患者的身体消瘦、面色枯黄或苍白。脾肾阳虚则兼具了肾阳虚与脾胃阳虚的症状,并伴有疼痛等。而血瘀症状则体现在患者的面色黯黑,舌下脉络曲张,脉沉涩或玄数。

4.2 临床研究

在现代医学中,哮喘的反复发作多认为是由于患者的酸中毒或急性缺氧,而导致体内大量释放儿茶酚胺,进而增加了血管的阻力以及血液的粘滞性。使得血液的流速放缓,内液外渗,产生淤血等,进而引发哮喘。而这正是印证了传统中医的脉络不畅、营养郁滞产生哮喘的理论[3]。

4.3 临床应用

使用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哮喘,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微循环,以改变血液的流速,降低血液的粘滞性,进而起到对哮喘的治疗作用。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分析,丹参能够有效的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生长,而肥大细胞脱颗粒正是导致患者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哮喘的重要原因。此外,与常规治疗哮喘的抗生素、平喘止咳药相比,中医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出现药物过敏的情况也较低[4]。

5 临床诊断与治疗

5.1 诊断

当前针对哮喘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控制80%哮喘患者的病情。在哮喘的临床治疗前,需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并找出发病原因,才能作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目前,针对于哮喘的诊断,在观察临床反应的基础上,可通过痰液检查、胸部X线影像学检查、白细胞检查、肺部生理功能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5.2 治疗

在常规治疗中,多采用常规感染联合止咳化痰的治疗方式,给予患者氨茶碱、支气管舒张剂以及其他平喘药物等,做针对性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呼吸平稳,进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而在中医里,通常采用活血化瘀的方式治疗哮喘[5]。清除患者的淤血,使患者的血液粘滞性降低,保持血管的畅通,以及治疗呼吸道的炎症等,最终清除患者的“伏痰”,促进患者的呼吸正常,得以治愈哮喘。

6 结语

哮喘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现象的严重,空气质量的日益下降,以及过敏原的增加,哮喘的发病率也呈现出日益上升的趋势,并且哮喘的病死率也居高不下,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损失。目前针对于哮喘的治疗仍然以西药为主,通常采用氨茶碱、支气管舒张剂以及其他平喘药物等,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喘息、咳嗽等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的呼吸平稳。但由于西药的效果不理想,并且伴有大量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等。因此,可根据中医的理论作为治疗哮喘新的突破口,并结合现代化的先进技术,以提高哮喘的治疗效果。

[1]胡秋未. 活血化瘀法在哮喘治疗中的运用[J]. 新中医,2002,34(10):70.

[2]张元兵. 洪广祥教授“治肺不远温”理论及其在支气管扩张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13-15.

[3]张仕玉. 梅国强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总结[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22-24.

[4]蔡绣鸿. 咳嗽变异型哮喘证候特征与体质特点及其发病因素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15-18.

[5]王增玲,吴航. 浅谈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9):82-83.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Asthma From 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WEI Ting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Changchun 130021,China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asthma with the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lood,including the pathogenesis,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order to find a new way to treat asthma,we should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odern new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sthma.

Asthma,Yang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Treatment

R256.12

B

1674-9316(2015)27-012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5.27.096

130021长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

猜你喜欢
肾阳虚阳虚血瘀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阳虚体质睡眠质量和抑郁的关系
话说血瘀证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阳虚质备孕女性针灸调体的古代文献研究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