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和效果

2015-01-27 04:15王志岭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效果

王志岭

浅析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和效果

王志岭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纳入常规监护下的延迟关胸小儿心脏手术患者共3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同期选择重点监护下延迟关胸小儿心脏手术患者共3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监护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6.7%(11/30),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进行重点监护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延迟关胸;监护措施;效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nitor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delayed thoracic closure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 children. Methods 30 cases of children undergoing cardiac surgery under the control of delayed closed thoracic surgery were selected,and 30 case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3/30).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36.7%(11/30)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was P<0.05. Conclusion Intensive care for children with delayed thoracic surgery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Delayed closed chest,Monitoring measures,Effect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儿先天性心脏手术水平得到提升,使得许多复杂的心脏疾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1]。但婴幼儿机体尚未发育完全,耐受性极差,而心脏手术复杂,稍有不慎即可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手术失败[2]。因此对于小儿心脏手术患者,临床上多为采用延迟关胸方式以减轻对患者心脏的压迫力。加强对患者术后延迟监护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分析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及效果,详情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4年1~12月纳入小儿心脏手术患者共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为1 d~3岁,平均(1.2±0.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1 d~3岁,平均(1.3±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监护,观察组患者进行重点监护,详情如下。

1.2.1 循环系统监测 需对患者的体外循环系统进行监测,使得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患者年龄小,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胸廓较为狭小[3]。术后多发生心肌水肿症状,或引发心脏-纵膈不相称等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多功能监护仪检测,一旦出现异常时需立即告知医师进行诊断,在使用药物时需控制用量,并对患者的尿量、胸腔引流量等指标进行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

1.2.2 切口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均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保障患者病床及其单元的无菌性,在接触患者前均行进行手部清洁消毒,减低切口感染[4]。不可对切口进行压迫,并按时检查切口,包括是否出现出血、渗液等,若已出现感染,则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并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抗感染处理。

1.2.3 纵隔引流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进行检查,避免渗血积聚于胸腔内。对于出现出血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必要时还需打开覆盖膜。

1.2.4 气道护理 术后患儿需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需对其呼吸参数进行合理的调节,通过观察患儿的各体征等及时调整参数,使得患者维持较好的血气状态,预防体内酸性物质的增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观察组并发症患者共3例,其中肺高压危象1例、发热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3/30);对照组并发症患者共11例,其中肺高压危象3例、发热5例、纵膈感染3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6.7%(1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5)。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治疗水平提升,提高心脏病患儿的生存率,改善预后[5]。对于小儿心脏病患者术后延迟关胸是临床的共识,其主要作用为预防胸骨对心脏造成的压迫,并可积极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延迟关胸可引发一定的并发症,尤其是因为患儿的抵抗力低及已受到手术的刺激,可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6]。若处理不当,甚至可影响手术疗效。因此临床十分重视对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措施。

在本文中,我院分析了对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重点监护措施,并由本次调查结果提示,在进行重点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0%,低于对照组36.7%,组间对比P<0.05。结果提示,本次实施的重点监护措施可行有效。本次护理措施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通过加强对患者的体外循环监测、切口护理、纵膈引流护理及气道护理等积极措施对抗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术后的感染率[7]。这对改善患者预后,保障手术疗效均具有积极作用[8]。

综上,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实施重点监护措施临床效果满意,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优于传统的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 焦玲,李运飞,李凤等.小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监护要点[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103-104.

[2] 许丽.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48-49.

[3] 徐芬. 43例新生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2,4(5):415-416.

[4] 祝奎,王伟. 成人心脏手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4):63-64.

[5] 林少芬,林娜,陈丽芳,等. 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及早产儿心脏直视术后的监护[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1):4.

[6] 骆福秀,邓盛,黄家诚,等. 婴幼儿心脏术后延迟关胸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7(8):708-709.

[7] 陈淳. 1例心内直视术后延迟关胸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2,10(27):2580.

[8] 王国香,李桂英,江志勇,等. 小儿心脏手术监护期的心理行为特点及护理[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5,13(4):241-242.

Analysis on the Monitor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of Delayed Thoracic Closure After Cardiac Surgery in Children

WANG Zhiling ICU of the Surgery Department,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city,Zhengzhou 450053,China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32-0236-02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32.169

作者单位:450053 郑州儿童医院外科监护室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美元武器化会产生怎样的反噬效果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