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分析

2015-01-27 06:47丁慧陶诚郑克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30期
关键词:队伍志愿者培训

丁慧,陶诚,郑克芬

1.青岛市中心血站,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分析

丁慧1,陶诚2,郑克芬1

1.青岛市中心血站,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青岛266003

无偿献血事业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当前的发展重点。作为一项非营利性事业,无偿献血事业管理难度较大,且要求较高,因而如何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在世界范围内,无偿献血事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西方医疗条件发达国家,先于我们开展了无偿献血队伍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起步相对较晚,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吸取他国的研究经验,并基于我国国情管理无偿献血事业,尽快在区域内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此次研究针对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无偿献血志愿队伍的管理对策,并针对当前无偿献血事业发展需要提出了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有关方法。

管理;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公益事业

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在卫生行政部门牵头下,各地均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经过多年发展,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已经趋于稳定,切实推动了无偿献血事业发展。虽然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已经步入发展的正轨,但是该体系在运营及管理方面仍不够完善。为了保证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及制度体制,同时应注意完善细节,与时俱进推进管理方法改革,这样才能建立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而保证无偿献血事业始终充满活力,实现有序、稳定、快速的发展。

1 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

1.1缓解临床供血紧张现状

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较快,而在医疗事业发展中也暴露出临床用血紧张、区域内血液供需失衡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尤为不利。在我国部分地区,临床用血紧张已成为医疗工作发展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增加献血量,保证临床血液供给的基本需求。为此,必须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无偿献血中,同时也要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较多发达国家也曾在医疗事业发展遇到“用血荒”的瓶颈,其在增加临床供血量研究和实践中发现,区域建立一支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增加献血人数,是解决“用血荒”的最好模式。我国也应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加快无偿献血者队伍建设,而建设工作重点为强化管理和培训工作。

1.2提升临床用血质量

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发展中,不仅要解决临床供血量不足问题,还要解决供血质量问题。

对于采供血机构而言,保证血液质量是最为严峻的课题。临床治疗所用血液从采集到输注人体内,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把质量关,因而采供血机构要强化无偿献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质量[1]。临床所用血液的源头为献血志愿者,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血液质量相对稳定,临床用血风险相对较小,故是最为理想的献血者。但是,目前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必须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改善流失现象,同时也要通过运营体制调整和培训工作将普通献血者转变为固定无偿献血志愿者,从而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并保证血液质量。

1.3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我国,无偿献血事业仍属于较为“年轻”的公益事业,刚刚经历了发展起步阶段,正在迈向快速发展阶段。诚然,现阶段无偿献血工作还不够完善,在管理方面也无固定管理模式可直接借鉴,因而我国无偿事业管理者需要根据已有的成熟经验,为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建立一套可靠的规范化管理模式[2]。保持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稳定性、有序性,不仅要强化管理措施,也应加强相关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作使每一个志愿者认识到无偿献血的崇高精神,并自发地保持固定献血次数,同时积极维护队伍的稳定,有利于队伍长期健康发展。

2 无偿献血志愿者管理对策

2.1构建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体系

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要实现规范化,必须先建立一定的工作体系,使每项工作合理衔接起来,区域内可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并为服务队命名。为保证无偿献血工作可顺利开展,可采用总队→大队→(中)小队的架构模式,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选拔总队主要负责人及管理者,成为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均为志愿者骨干,明确管理职责,委员会讨论确定本服务队服务宗旨和发展目标。管理委员会可根据各区域采供血需求再下分2~5个大队,大队下分2~3支队(中小支队)[3]。

为便于志愿者展开工作,应加快硬件建设,尽量为总队及大队配置办公或活动场地,并置办基本的办公器械及材料。

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至2020年,我国的半失能老人将达到6852万~7590万人,失能老人达到599万~674万人,养老护理员岗位则应达到657万~731万。据此估测,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员缺口为500万人。此外,由于养老护理行业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收入低等导致专业护理人才流失和短缺现象严重,再加上行业内没有形成培训、考核、管理等制度方面的良性循环,这也对养老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形成了明显制约。

2.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志愿行为

2.2.1完善基本管理制度结合《红十字会志愿者管理办法》要求,针对总队、大队及下属支队管理工作,制定“工时管理办法”“考核管理办法”“网站管理规定”“志愿者招募选拔规定”“志愿者档案管理方法”等制度及准则[4]。各项基本管理制度要以规范文件形式下发至总队→大队→(中)小队,主要管理制度要求装订“上墙”。针对志愿者工作职责编制《工作手册》,发放给每个志愿者。加快注册备案工作发展,总队应明确分支分队,然后经市红会批准并注册登记。

2.2.2建立志愿者准入、离队制度在区域内《志愿者招募选拔制度》中,对志愿者准入和离队做出规定。志愿者准入规定:身体健康、具备献血经历、年满18周岁、团队意识强烈、沟通能力良好[5]。大队和中队均有招募新志愿者的权利,招募流程为材料初审、面试、复审三步,确认合格后,通知志愿者尽快安排培训及学习工作。新招募志愿者名单,应定期向市红十字会报送。新志愿者完成20个工时见习后,可成为正式志愿者,并为新志愿者建立档案,留存。若新志愿者见习期间,未达到总队要求,可劝退。固定志愿者若想离队,则需要向总队提出《离队申请》,7~10个工作日做出答复,准许离开者可办理相关手续。

2.3志愿者服务工作管理方法

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调控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直接担任大队负责人,中队或小队负责人则有队内选举产生。支队成立的评价指标应包括区域发展、年龄结构、专业方向、人口密度等,以满足各地工作需要。在支队志愿者划分中,应注意年龄结构优化,使队内年龄分布均匀,每支大队,应配置1支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支队,主要负责开展宣传无偿献血和招募工新志愿者工作,同时辅以献血现场服务工作[6]。为激发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应明确各支队工作职责,赋予每个支队独立工作的权利,但是中、小支队活动需总队或大队批准才可进行,以保证工作的灵活性。为减轻卫生行政部分的工作负担,应与社会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如社区医疗部门、服务部门、企业部门等,为无偿献血志愿者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支持。

2.4建立激励制度

3 无偿献血者培训对策

3.1实施分级培训

在志愿者队伍中,每个人基础不同,因而需要根据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划分层次级别,并给予针对性的培训。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不足6个月者,为初级培训对象;大队和下分支队内骨干志愿者为中级培训对象;主要管理人员为高级培训对象。各级培训内容存在较大不同,具体分为:初级,认识无偿献血的科学价值、树立为人民服务理念、无偿献血服务要求及方法等;中级,以无偿献血生理卫生知识为基础,再加强管理方法培训,要求培训对象具备扎实的生理知识、宣传引导队伍活动能力、较好地执行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高级,培训内容以管理为主,包括分析献血事业形势、深层次剖析无偿献血理念、提炼团队文化、管理技巧、危机处理、团队向心力培育等。在无偿献血志愿者管理中,培训工作必须走在前列,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志愿者具备基本的服务能力,同时也保证服务队具备良好的战斗力。

3.2培训师资力量配置

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培训要求,应做好师资配置。应先安排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于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然后由培训合格的高级管理者,负责中级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中级志愿者完成培训后,再负责队内初级志愿者的培训工作[7]。所有志愿者在培训结束后,均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才可从事服务队内的工作。近年来,国内无偿献血志愿者培训工作多由高级培训师负责,这些培训师包括:长期从事公益事业管理者、对献血服务认识深刻的志愿者、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者、熟悉国家政策和宣传工作管理者、公益精神面貌的企业家等,我国也可借鉴其发展方法,组织无偿献血志愿者培训师资队伍[8]。

4 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建立稳定和充实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必须尽快完善志愿者队伍管理中不足,及时总结和评估志愿者工作,使志愿者服务工作满足本地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此外,应积极发掘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及管理者,加快层级培训工作,使志愿者队伍中的每个人承担起队内管理责任,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1]柴万新.管理和培训无偿献血志愿者的必要性[J].中国医药导报,2009,5(22):206-207.

[2]赵宏祥,王梅香,袁秀珍,等.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管理初探[J].中国现代医生,2009,5(30):106-107.

[3]王俊.基于区域无偿献血的现况分析与成效评估及政策建议[D].上海:复旦大学,2013:24.

[4]孔令明.哈尔滨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运行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31-36.

[5]王明民,安润.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体系的建立与运营[J].中国输血杂志,2015,5(3):233-236.

[6]任霄惠,王静,王明民.团队文化在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5,8(4):362-364.

[7]朱跃国,曹海亮,陆奕,等.上海市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5,8(3):153-155.

[8]孙森,安润,王明民.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5,3(4):351-353.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s

DING Hui1,TAO Cheng2,ZHENG Ke-fen1
1.Qingdao city center blood stations,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071 China;2.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Province,266003 China

Un paid blood donation cause is the important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s the key to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of the current in China.As a non-profit business,unpaid blood donation management is difficult,and the demand is higher,so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career become the focus of current research.Worldwide,unpaid blood don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and western medical conditions in developed countries,before we carried out the study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team,and has made certain progress.Unpaid blood donation in China started relatively late,and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should fully absorb the research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and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dministration of blood donation without cause,as soon as possible to build a in the territory,the stability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 team.Therefore,the study necessity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s for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a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 analyzed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 team,and career development needs of blood donation without compensation for the current method of training of 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s are proposed.

Management;Training;Unpaid blood donation volunteers;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R193

A

1672-5654(2015)10(c)-0035-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5.30.035

2015-07-27)

丁慧(1986.3-),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猜你喜欢
队伍志愿者培训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